围炉weiluflame
围炉weiluflame

围炉,大学生思想、经历的交流平台。以对话为载体,发现身边有意思的世界。 香港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JointU综合联校 | 哥伦比亚大学

对话@游牧笔记NomadicNotes :站在鸡蛋的那一边 | 围炉 · CUHK

微博博主@游牧笔记NomadicNotes,原@蒙古笔记MongolianNotes、原@蒙古笔记MongolNotes,致力于推广蒙古文化等逐渐走向边缘的文化,分享各游牧民族、方言地区的语言艺术等。

围炉 = 炉

游牧笔记NomadicNotes = 游

炉 | 我们先从您个人的微博账号聊起吧。当初是什么契机让您有运营这个账号的想法呢?

游 | 微博上有一个账号叫“亚非文学bot”,一直都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博主,也经常看他的内容。大概在今年的三月末、四月初时候,因为肖战粉丝的一些事件,他就决定不再更新了。我觉得他的内容很好,亚非的视角也很吸引我,不做了有些可惜,就想把其中一个小模块接过来,在平时自己读书时看到一些好的内容就顺手摘录过来,于是就开了个微博叫“蒙古笔记”。

炉 | 在后来运营的过程中,想法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游 | 有的。一开始我只是想做一个私人的笔记本,有人看就看,没有人看就自己随便记一记。那时候我更新的频率也很低,想起来就更新一两次,到八月份几乎就不更新了。但八月份的时候因为内蒙发生课改的事件,我很愤怒,也十分痛苦,但在微信朋友圈等个人信息过于公开的地方,由于种种原因不适合去公开发声,也不想让父母担心。于是我就想起了这个微博,于是就在微博上骂街(笑)。也不是骂街啦,就是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言论等等,我会尝试发在微博上。之后突然有一条微博被很多人转发,这个账号也被很多人看到了,收到了很多温暖的理解和支持,就想着应该把这些好的内容再发一下,做一做。

炉 | 课改事件发生几个月之后,现在您的账号也主要重新聚焦于蒙古文化和其他边缘文化,是这样吗?

游 | 对,因为其实蒙古文化里真正好的作品很少被翻译成汉语,大部分人可能并不了解蒙古文化、游牧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朋友们的生活、文化、遇到的困境。可能大多是很模糊、初步的印象,比如提到内蒙古,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骑马射箭、蓝天白云大草原,但是问蒙古文化究竟是怎么样的文化,很少人能答出来,生活上一些有意思的细节、文化差异也很少有人关注。所以我希望能尽量将蒙古族的生活、文化和有意思的习俗习惯带给大家,也希望我们能够走近——靠近的“近”——主流文化。

炉 | 您刚才提到了,我们这些外人看蒙古文化可能就是蒙古包、摔跤、骑马等等。我比较好奇,现在这些传统还有多少保留在内蒙古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游 | 是有一定的保留的,但是在绝大多数蒙古族人的生活中,还是更多地被边缘化了。因为这些习俗其实是跟以前的生产生活方式连接很紧密的,现在生活生产方式改变了,很多人都过着比较现代化的、城市里的生活,在牧区、农区的人们也只能一定程度地保留这些传统的生活,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

炉 | 现代的科技进入生活后,这些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就改变了,是吗?

游 | 对,但国家的一些政策也会迫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比如说禁牧的政策,以前蒙古族人在草原上可以真正过着游牧的生活,依据水草、季节、气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地方搬家、放牧,转一下草场。禁牧之后每一家被划分了一片草场,只能在那一片草场上放牧。有一点像农耕的分田一样,以那种农耕的思维把草场、牧场也拆分开来,给每家平均分配了。以前我们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牧场,四季去不同的地方。现在给每一家划定了固定的地,很多人就在那里盖上固定的砖房,而不是可以随时迁徙的蒙古包。这就导致生活方式会发生改变。

炉 | 那么在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中,您觉得传统文化是不是也在受到损害呢?

游 | 她是在受到冲击的,会发生变化,有一些可能就慢慢消失了。也不能说她跟不上时代,只能说她有不适合这个时代的一面,于是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了。

炉 | 一方面生产方式改变可能会使生活条件更好,但另一方面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也会受到冲击。您是怎么看待这样的改变呢?

游 | 这个其实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我自己是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去主动拥抱时代,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适当保留,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做一个结合。比如之前说过的住蒙古包,现在住蒙古包的人也有,但不是特别多了,有一些家庭可能春季夏季暖和的时候会住在包里,冬季的时候可能就转到砖房里住。我觉得首先一定要去接受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但在这种改变的同时也不能一味地照搬城市或者其他文化的模式,还是应该根据自己文化的特点,本地化、有自身特色地接受、适应新的现代化生活。

炉 | 您刚才提到,蒙古族人有一些还住在蒙古包里,有一些则进入了城市、进入了砖房里。我之前去一些村庄,常常见到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是老年人,去往城市的大多是年轻人。在内蒙是不是也是这种状况呢?

游 | 是的。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遇到的一个难题吧。有一些蒙古族人比较希望回到自己家乡、去建设家乡,但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是在往外走,从牧区农区到城市、再到大都市去。这是一个很大的趋势。我上次回老家的时候,看到老龄化很严重,年轻人几乎都到城里、镇上,一步一步在往大都市走,去打工。留下的就是老人、小孩、身体不太好的人等等。

炉 | 那一个方面来看年轻人会离开蒙古的传统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来看,有没有可能那些年轻人会把陪伴他长大的那些蒙古文化带到城镇里去,影响更多的人呢?

游 | 那要看是在哪。如果是在内蒙古范围内的话,是有这样的现象的,蒙古族人的比例虽然没有汉族人高,但终归是自己的自治区,无论能不能带到,至少大家都生活在这样的文化下的,之前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不会过多消失的。但如果是去没有蒙古族文化影响的地方,到北京或者南方,可能就像一滴水进入大海一样,根本找不到了。

炉 | 那样的话,年轻人之间蒙古文化流失得越来越多,您会如何想象蒙古文化的未来呢?

游 | 我可以看到自己民族的文化在一步一步走向弱势、在边缘化,我们并不能很好地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看到她一步一步慢慢式微,包括语言的靠近濒危、甚至有消失的危险的时候……从理性上,我其实是可以接受的。历史上有那么多语言、那么多民族,凭什么你的文化是不可以消失的那一个呢?我想我们所有人的文化都像是在永恒之中闪烁一下的感觉。虽然听上去可能有些矫情(笑),但的确是这样。我觉得我是可以接受的。我不能接受的是外力去消灭、去强行抹除她。但如果是她自然而然地消失,比如语言不能满足我们交流的需求,不能让我们很好地与别的民族沟通,那理性上,我觉得她的消失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觉得有些可惜而已。

炉 | 您刚才提到可能蒙古文化的一部分不能适应现在这个时代。拿汉文化举个例子,近代以来汉文化很多方面被强势的西方文化取代,但汉语、儒家道家的一些思想依然存在。您觉得蒙古文化能否也像这样去适应时代,并保留自己的内核,而不是一定去消失、绝灭?

游 | 蒙古文化我认为她还是保留了自己的内核,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未来是否还能一直保持,我真的没有太多信心。因为这一代的人可能还能够使用自己的语言、知道自己的历史,但受到种种限制的情况下,语言就会消失掉,这就很难去保持自己民族核心的文化。汉族的儒家文化等等,她能得到保留是因为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政策上又会有扶持,是不太存在这样的危机的。我们就不太一样。

炉 | 就像您刚才所提到的,比方说你们的人口基数比较少,要去大都市、适应汉族的生活,年轻人也更少去传承蒙古文化。像这种是不是也是因为汉族在政治上的优势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是蒙古文化自身就不适合现代生活,还是只是因为现在的政治、社会环境,使蒙古文化适应的难度大一些呢?

游 | 现代化可能是从工业革命慢慢开始的,社会工业化之后我们的游牧文化可能不能跟工业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个算是有一些冲击。当然跟政治方面也有关系,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跟文化自身还是有关系的。但是,我想说游牧文化和现代的、城市的文化并不一定存在落后或者先进的分别,只不过是不同而已。提到游牧的生活方式,很多人会觉得是落后、生活条件不好的,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在我们漫长的游牧生活中,大家已经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生活智慧和经验。我们知道如何照顾不同的牲畜,我们在草原上可以认出几十种不同的草,知道它们哪一些是适合牛羊在什么季节吃,牛羊生病了又该怎么去治。这些我们是知道的,但城市文化里的人并不了解。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城市的文明更加落后呢?所以我不太愿意说是先进还是落后,只是一种不同而已。

炉 | 这也让我想到,之前有一个人类学家曾经说,很多人会觉得那种狩猎—采集文明一定比农业文明低级,但不一定是这样的。实际上那些狩猎-采集文明并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饥寒交迫、风餐露宿,实际上他们一周只需要去打猎两天,就可以养活很多人,剩下的时间他们就用来娱乐、放松。他们对动物、植物的了解也超过了后代的农业、工业社会。

游 | 是的,这只是文化的不同,生活方式不一样而已。最近那个比较火的藏族男孩丁真,大家对他的印象可能就是原生态呀、不会说汉语没什么文化这样。那朋友们你们怎么不和他去比说藏语呢?我看有评论喊他好好学习汉语,甚至说他是文盲,但他是可以说藏语认藏文的啊。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不懂中文≠文盲这件事情。人们总是以自身出发去看待少数民族的文化,但其实他们不知道从少数民族的文化看待他们,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人在成为大多数的时候就不会去理解少数,觉得少数永远是野蛮的、落后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炉 | 是的,但是在现代,像蒙古文化、游牧文化,可能会有一些变迁。您刚才也提到了蒙古文化的不变的内核,您觉得这种内核具体是什么呢?

游 | 我认为蒙古文化里最最重要的就是一种和天地自然和谐相处、万物有灵的思想。我们非常爱惜身边的无论是物体还是生命,会把世间万物都视作有生命的,像朋友一样。遇到一座山的时候,像汉族这样的文化,可能就会觉得只是一座山,也许是小土坡,也许是巍峨的高峰,但我们认为这座山是有灵魂的,我们对他会有一种敬畏,一种情感上的交互。但是一方面是这样想吧,另一方面可能又觉得民族概念是建构起来的(笑)。不过从我观察来讲,蒙古族人可能更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这跟我们的生活也是紧密相关的吧,你站在那样的草原上,过那样的生活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有一种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

炉 |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视频,就是蒙古族用那种载歌载舞的仪式去迎接那些在前线抗疫的医护人员回来。这种很传统的礼仪现在在内蒙还多吗?

游 | 还是挺多的,这样的礼仪在内蒙还是非常普遍。在比较重要的场合可能会献哈达。包括不是那么重要的场合,比方说两个人一起喝酒,四五十岁的中年老爹(笑),喝白酒有那种小盅子,在喝酒前他们都会用手指点一点酒,点三下,表示敬天敬地敬神,再开始自己喝酒。包括每年会有非常盛大的祭圣山拜敖包等活动。像这样一些习惯,我平时也许没有特别去观察,觉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很多都是融入在生活中的,要仔细想一下才能够知道是自己民族比较特有的礼仪和习俗。

炉 | 您刚才提到您目前在研究蒙古语,推广的一个重点也是蒙古语。蒙古语现在在内蒙的蒙古族之间依然是一个通用语吗?

游 | 基本上是的,在内蒙分汉语授课学校和蒙古语授课学校,这两类学校大家都可以自由报名的。汉族的小朋友肯定会去汉语的学校,而蒙古族的家长一部分会把孩子送到汉语授课的学校,一部分送到蒙古语授课学校。如果送到蒙古语授课学校,从小到大一直在这个环境里的话,蒙古语就会是通用语言。但有些孩子从汉语的学校出来,没有很好地学习蒙古语,这样我们之间沟通交流可能还是要用汉语。

炉 | 今年的教育改革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游 | 原先在蒙古语授课学校,学生也不是就不学汉语了,他们也有一门主科叫汉语文,除了这门课之外其他所有的课程都是用蒙古语教学的,比如数理化、政史地等等,高考也是用蒙古语来答卷。我们之前学习汉语文会稍微简单一点,类似于学习外语的标准,然后把蒙古语作为第一语言,像你们的语文课一样。

今年开始对汉语的教材进行改革,说要统一成汉族学校学习的语文教材。这样的话汉语文的难度就会立马提升,很多蒙古族的小朋友刚入学的时候汉语并不是那么好,结果就是最后蒙古语很难掌握,汉语也很难掌握。还有一个改变目前还没有发生,但文件已经下来了,说在接下来的两年,会把政治和历史这两门学科改成汉语教学。想一想,政治历史改成汉语教学了,高考的时候怎么考?总不能说地理用蒙古语考、政治历史用汉语考吧。所以这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取消民族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目前没有一下子去改变,但这个大趋势是肯定的了。

之前内蒙发生了很广泛的抗议,政府为了稳定事态,就发公告说这次只是汉语文课发生改变,其他都不会变。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首先音乐这门课也是从蒙古语改成了汉语,另外在蒙语文的教材里,所有关于语言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内容都被删掉了。我们有一首非常经典的诗是赞美自己语言的,大意是“我从小到大学习的语言是不能忘记的文化,从生到死的故乡是不能离开的地方”这样的。这首诗前面赞颂风景的内容都被保留了,但最后一段点睛之笔,赞颂自己语言文化的,被删掉了。所有跟蒙古相关的字眼几乎都被删掉了。我记得有一篇很正常的课文,大概是介绍我们蒙古族有什么样的习俗,它的第一句话是“我们蒙古族有很多优良传统”,新版本改成了“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优良的传统”。

这就让我们非常愤怒。他们在悄无声息地,对这个民族做一件最恶毒的事情,就是慢慢抹去自己的认同。那个时候内蒙很广泛地没有人送学生去上课,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反对的声音。然后政府会出面从汉族学校找几个汉族的小孩,从服装租借的地方租来几件很低劣的蒙古袍,借着那种党校的地方,党校椅子不够还从旁边的饭店把那种软包椅拿过来,拍照片、发新闻讲某地的学校已经正常开学了。照片里,刚开学他们的书本就翻到了中间的页面。

还有很多过分的事情。大家基本上都是以不送自己家孩子去上学这样的方式抗议,然后各行各业的人也会联名写信、摁手印表达反对。为了让人们屈服,他们会用孩子威胁父母,然后也会用父母威胁孩子。在内蒙很多人都是在体制内工作,他们就会威胁如果不送孩子到学校的话,就会把你开除公职。还有一些牧民,他们就以草场补助、以贷款来威胁。当时内蒙很多银行发通知说,不送孩子去学校的一律取消贷款资格,取消草场补助。贷款和草场补助对于牧民来说就是命根子,有些人生活就是靠这个,没了这些他们生活是运转不下去的。还会威胁说如果你某月某日几点之前不送孩子报道的话,你的孩子就会永久地取消学籍,我们学校永远不会接收这个孩子。内蒙也被抓走、请喝茶了很多人,包括也有一些人士因为这件事情自杀了。

但互联网上根本没有任何声音,唯一一次的正规媒体的报道就是内蒙通辽市把所有在学校门口等孩子回家的家长都列成了寻衅滋事嫌疑人,一共好像是一百三十多个人的名单。官方媒体就发出来协查公告,说这些人要去自首。发出来之后就翻车了,说为什么一百三十多个人都成了寻衅滋事嫌疑犯,到底犯了什么事情。大家都不是特别相信。很快官方媒体就把这个删掉了。内蒙也撤职了一大批各种各样的官员,但凡为这件事发声的人,基本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炉 | 您刚才也提到了,蒙语授课学校中,理化生等等理科类都是用蒙语教学的。很多人有一种偏见,蒙古语是一种很不现代化的语言,在交流科学等等方面都会有些弱势。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吗?

游 | 对,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确实可能有一些名词、术语翻译不够及时的现象,但毕竟前沿科技就是这样,汉语也是慢慢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像那些元素周期表啊、生物医学上那些科技名词,只要不是太新的,我们都已经翻译完毕了,都是有恰当的表达方式的。说蒙古语不适合现代化的发展,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说全世界的人们都使用蒙古语而不是英语的话,其实现在的科技发展的名词都可以用蒙古语来生成的。语言、文字这些其实并没有什么适应时代发展或者不适应时代发展这样的区别,只是有些文化可能就慢慢变得强势了,有一些可能就在这个时代边缘化了一点。

炉 | 但可能问题就在于,并不是全世界的人都在用蒙古语。在中国普遍用汉语,在世界就是英语。在中国的学生,大多也得学好英语,去和外界做一些学术上的交流。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想要跟外界沟通的话,用蒙语又会多了一重障碍,毕竟不是一个通用的语言。那么可能就会着重去学一些汉语或者英语。这些您怎么看呢?

游 | 这个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从我们这一边主动去学习汉语、英语这样,是很正常的,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只有这样的话,才可以跟那些科技上前沿一些的地方去交流,然后文化也会去吸收、接纳这些文化优秀的一些东西。主动地学习、吸收和接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唯一的问题在于有没有强迫、有没有被人为地抹去。

炉 | 我想蒙古族的自我认同可能会包括对历史的认同。历史上蒙古曾经横扫欧亚大陆,那段历史,以及成吉思汗等人物也会有一些争议。当代的蒙古族人对这些历史、这些人物是怎么看的呢?

游 | 首先讲成吉思汗吧,几乎所有蒙古族人都会把他看作我们的圣祖,我们就会把他作为祖先,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悬挂成吉思汗像,会认为他是不可亵渎的。现在一些烟、酒用成吉思汗作商标,很多人也是反对的。包括现在有些国家拍那段历史,有一些蒙古族人可能都会觉得演员的选角不符合自己心目中的圣祖形象,不应该由这些人去演等等,会有这样的声音。但是那一段历史虽然看着可能会心潮澎湃,觉得很波澜壮阔,可毕竟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十三、十四世纪的历史大家可能会更熟悉一些,之后的历史,尤其是最近几十年的历史,能了解到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少了。我们上历史课也是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据我所知很少有学校开蒙古史课程、讲蒙古史。也有很多历史上的事件,尤其是最近几十年的,很难有真实的资料去了解。有一些讲历史的公众号可能就会被封停,很难做起来。

炉 | 您刚才说到学校里讲的都是中华史,某种意义上可能就带有汉族史观,会习惯以汉族为中心、站在汉族的角度考虑事情,觉得游牧民族是野蛮的化外之民,如果被汉族文化同化,比如忽必烈时期蒙古族被汉化,或者北魏孝文帝易汉服、习汉礼,就是变得“文明”了。但这是以汉族中心视角来看的,那么以游牧民族的视角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呢?游牧民族是怎么看待汉文化的呢?

游 | 这个很难说,我说这个只能代表我自己。我自己算是同时接收了蒙汉两种文化的,所以我不太清楚从纯牧区出来的小伙伴们是怎么理解汉文化。我自己是不会认为汉文化是一个他者,我是同时存在于这两个文化里面的,然后这种汉族中心视角,我可能也是有一些的。蒙古这边的话,可能会有一些人会从蒙古族发展的视角看问题,从蒙古帝国的发展、后来四个汗国的变化这样的脉络来看。比如大家都知道忽必烈这边的元朝,但在土耳其等地方也会有蒙古相关的文化,从中华民族的视角可能就会很自然地觉得那些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我们还会更多联系起来。

炉 | 我们再回到您个人微博运营上吧。您之前也说了,微博运营最初是想效仿亚非文学bot,微博上现在也有很多类似的bot。这些bot在很多情况下都只是做一些文字的摘录,有些人就会觉得像文化分享的bot就应该当一个机器人,只分享文化,不含个人情感、不沾惹有争议的话题。但是您的账号第一条原则是“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您也经常用这个账号去为各类弱势群体发声。为什么您想要通过这个账号来做这些事情呢?

游 | 这个账号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叫“笔记”,没有用bot,当时其实就有考虑过这个因素,因为不想做一个纯摘录的账号。我自己性格也很直,有什么就会直接说什么,做那样的bot也不太适合我。所以一开始我就取了“笔记”,希望能做一个介于bot和个人账号之间的账号,既不希望个人色彩太过浓厚,也不希望就完全是一个机器人账号。后来由于内蒙的事件,我也感到很痛苦,我自己也认为,如果在中国你一直都属于一个多数群体,从来没有变成少数的话,你确实可以过得很舒服,是感受不到少数人遇到的困难、痛苦的。但我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也算是在亚文化的圈子里,大概能了解到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作为少数,如果想得到一些权益,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是得不到大多数理解的。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少数民族遇到的困境,还是比如说LGBT群体遇到的困境,或者性别上的困境,他们其实是相通的。有时候我很不理解那种又排斥少数民族、同时又为LGBT群体发声的人,我觉得他整个人就是割裂的。我觉得着其实是一件事情,都是跟人、跟人性有关,所以我就会觉得LGBT群体、被歧视的女性、被虐待的儿童啊,其实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边上的。我看到可能不一定能完全感同身受,但也能去理解他们。这个账号也获得了一些关注、有一些读者,我就希望能多多少少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可能没有办法起到太大的帮助,但自己有一点能力就做一点。

炉 | 但在网络上有一些,可以称之为汉族的民族主义的一种思潮吧,有些人就会觉得,并不是汉族有特权,而是少数民族有特权,比如高考加分等等。关于这种想法您是怎么看的?

游 | 他们的眼睛似乎只能看见那基本上没有用处的十分,而并不能看到更多情况下少数民族的困境。他自己没有经历过,就永远不会了解到。那十分对我们来说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我们宁可不要。大部分的人会去考省内的学校,那是没有这十分加分的。只有考外省的学校,并且以民考汉的很少的招生计划去考,才能有加的十分。与此同时,我们遇到的困境是很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比如新疆维吾尔族到别的省份去,入住就是很大的难题,入住时酒店可能会拒绝你,即使入住了也可能有警察第一时间找到你去询问。大家同在一片土地上生活,为什么要这么被对待呢?包括我自己也有亲身经历,当时办身份证要登记指纹,我前面的汉族同学登记一个指纹就结束了,到我自己的时候就把我十个手指的指纹都录进去了。一开始我没有反应过来是因为我是一个少民,但反应过来之后就觉得,说好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区别对待呢?

炉 | 在内蒙古本省,蒙古族和汉族交流多吗?两者的关系大概如何呢?

游 | 交流挺多的,然后我认为民族关系还是挺好的,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当然可能小时候不太懂事,会有一些打架,但这不是民族问题。在内蒙不太存在蒙汉矛盾这种民族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关于一个具体的行为,双方的立场不同。比如说在草原上旅游会留下一些垃圾,破坏草原的生态。你说这是民族矛盾吗?其实不是,只是在这一个事件上不同立场、态度的矛盾。可能有一些文化的因素在里面,但并不能说就是民族矛盾。

炉 | 我们刚才谈到了汉族的民族主义,那么像您这样去加强蒙古族的自我认同、传统文化,会不会担心促成了一种蒙古族的民族主义,一种排他性的情绪呢?

游 | 说实话,我觉得是有这样的可能的。我最开始做这个账号的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警惕这个事情,不要带这样的节奏,而是应该去包容所有的文化、理解所有的人。但后来自己因为课改的事情,可能会有一点被慢慢往民族主义那边推。但我也算是时刻去警惕、去反思这样的事情发生。目前我觉得大家都还好,不至于非常排他,只是希望自己艰难的处境得到一些改变吧。以前也一直有那种蒙古民族主义的人,大蒙古主义,但现在据我的观察是越来越少了。我认为自己也算是在微博上有意识地引导去接受不同的文化,我并不是只发蒙古语,有一些其他语言很有意思的内容、其他文化有意思的事情我也非常愿意发出来,我的读者应该也都能理解我的这个“核心价值观”吧(笑)。

文 | 马也

图 | 来自网络

审核 | 故苏

微信编辑 | Bullet

matters编辑 | 蔡佳月

围炉 (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菜单栏目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