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栏里的猫咪
任务栏里的猫咪

放一些墙内不让放的东西? 个人咸鱼一条

是“学习”还是“负担”?

刚刚接到三叔的电话,说是在学校的家长微信群里,老师发了一个什么东西,搞不明白,老师还强烈要求今天晚上必须完成,让我看一看。

让年长的人来找自己感觉有些失礼,我就自己去了三叔的家里。

进屋寒暄了一下,婶子连忙让我坐下,三叔有些无奈的把手机递给我,用手指着老师发的消息,说自己不会玩手机,平时这些任务也都是孩子完成的,不知道该怎么操作。

我看了一下老师发的内容,看完后不由得感到困惑和震惊。

老师要求家长去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附有一张二维码),然后在公众号上选择 【大学习】,然后在【我的】选项卡里寻找【个人资料】,在资料里通过【搜索】功能找到学校,并选定孩子所在的班级的【团支部】,完成这些后,需要完成本期的【青年大学习】。最后再依次点击【我的学习记录】、【学习记录】,找到本期学习的证明,然后【截图】该页面,在微信群里发送给老师,然后【接龙】输入学生姓名,方便老师统计。

是的,熟悉的朋友应该已经看出来了,这就是老师要求学生家长去做一期【青年大学习】而已。

关于这件事,真的有很多有意思的点。

三叔家的孩子才上初中,难道【青年大学习】这种活动已经要求到初中生来完成了吗?孩子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学习,我当然不反对在孩子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入爱国教育,但是真的要采取“在手机端登录微信公众号进行视频观看学习”这种方式吗?

仿佛这个规则的制定者就默认了,在这个规则下的学生家里是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的,学生是可以通过操作这部手机进行学习的,学生是会进行这一系列操作的。

请注意,今天是周一,在我们这边,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回家住宿,而选择在学校周围的“学屋”住宿的。这个时间点上,老师在微信群进行这样的要求,执行任务的人就只能转嫁给了父母。至于父母会不会进行这一系列的操作,这重要吗?

看一眼三叔的手机就知道这个在手机市场上也就是个中低端机,又想到前些日子婶子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修手机屏幕,内心又感一阵无奈。三叔和婶子看着我在屏幕上点来点去,有些无奈的说自己也看不太清手机上这么小的字体,年纪大了花眼咯。

信息也修改完了,打开【青年大学习】进行学习吧。一看时长,足足十分多钟,没办法,只能等着它播放吧。

趁着播放的空,三叔说平时这些东西都是孩子搞的,搞完了也没给家长说,而家长很多东西更是不懂,只能给我打电话了。

正说着,【青年大学习】停住了,蹦出一个问题,我拿着手机给三叔和婶子看了一下。婶子说,你做吧,这个小字我看不清呀。

画面上原本鲜艳的背景和字体现在倒是更像一种讽刺。

选完答案,还得点击【继续学习】才能继续播放内容,我特意给三叔看了一眼点击按钮的过程。当显示“完成学习”时,我松了口气,顺手给截屏了。回到微信群,发现老师要求发的不是这个界面,于是又返回公众号,连续几次点击找到后,截屏发送。

问题似乎是解决了。

解决了吗?下次怎么办呢?下次如果没有别人来操作,只有三叔和婶子在家,怎么面对这个难题呢?

三叔有些厌烦的说,老师和学校整天搞这些干什么,咱又不会玩(手机),小孩会玩手机,那能让他把手机拿学校去吗?婶子补充说,“小孩在学屋住宿,学屋那边也不让拿手机。”

要求初中生完成【青年大学习】这个要求,不知道是哪位领导一拍脑门决定的。我仿佛看见了规则制定者的傲慢。

这个学习应该是面向学生的吧?毕竟有【青年】这个词呢。但绝大部分的初中生哪有属于自己的手机?莫非是后浪?就算有自己的手机,那孩子应该什么时候学习呢?周一到周五可是有很多孩子无法回家的,周末的话,为什么要强制要求在星期一完成任务呢?

若是面向家长这个年龄层的学习,那不更应该考虑一下实际情况吗?就算是在村子里发宣传单,在村子里的告示栏上贴宣传材料,在村子里播放影片不比让这块小小的屏幕折磨家长强?

这是“学习”还是强加到普通家长身上的“负担”?还是这里的“普通家长”不包括一些真正普通的人呢?

#后记

关于为什么要把这篇放在这里的理由,啊,明明就是那边不让放嘛!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