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flow流水帳
waterflow流水帳

水月一(黃子翔),藝文記者,自由撰稿人,小說創作人,科幻/搖滾/另類文化愛好者,藏書人。合著有《谷之旅--在地圖消失處的探索旅程》。ig:@watermoonone.waterflow。 │medium.com/watermoonone│matters.news/@watermoonone│vocus.cc/user/@watermoonone

【音樂】獨立樂團拾荒客 六點後的音樂夢

//地球的確很危險,但作為香港樂迷,好不好留下來,讓大家都不再「孤身走過被封印的秘道」,先守護香港音樂,再來便是,守護地球?//
(圖:太古坊PROJECT AFTER 6;𧧨計:水月一)

既疫情又社會亂象,地球好危險,如果有班地球防衛軍,幫忙擊退壞蛋惡人、妖魔鬼怪,你說多好?本地獨立樂團拾荒客(Ragpickers),早前參與太古坊舉辦多年的「PROJECT AFTER 6」計畫,獲配林奕匡(Phil)為師,指導製作自創歌曲《地球防衛軍》,儼如化身正義大俠,正氣凜然。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年紀輕輕的拾荒客六子,其實大多身兼正職,誠如計畫名字,要相約下午六點放工後才可夾Band,手執光劍防衛地球前,保衛音樂夢想,同樣「不管損傷不怕煙槍」。

拾荒客給林奕匡張羅一些歌曲Demo挑選,其中一首,便是「已錄得七七八八」的《地球防衛軍》。(圖:太古坊PROJECT AFTER 6)

生於亂世

來日想打妖怪,先要做人去。拾荒客六子一路走來,戰場處處是,步履說不上輕盈,也得先解決生活問題。主音Michael,曾當電台主持,現於保險公司市場部工作,在大學時期,與識於微時的Himsonz組成拾荒客,最初以二人組合之姿示人,得過一些獎項。後來他們因工作關係,一度把樂團事情投閒置散,直至Michael離開電台後,再度聯絡Himsonz,並夥拍在電台工作時認識的鍵琴手Watergold,於音樂路上三人行。後來拾荒客再添結他手Sam、Bass手Jerry和鼓手Po,陣容更見壯大。「有些樂團可能玩音樂時才走在一起,我們還會經常出來飲酒吃飯,有問題會拿出來傾,感情很好。」

鼓手Po曾是全職音樂人,一度過着日間教學、晚上表演的生活,坦言那兩年間是自己最快樂的日子,但由於收入不穩定,他後來找到一份跟音樂不相干的物業管理工作,一做便六、七年,「壓力也大,但勝在準時收工。」說到底,他始終放不下音樂,流着那股熱血,一有機會,晚上夾Band,也很享受,後來輾轉於2019年尾加入拾荒客。他坦言音樂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價值,沒有其他事情能夠比擬,能在台上表演自己的音樂,玩得盡興時,會有無憾的感覺,「生於這個世上,就是為了這樣。希望能一直玩音樂下去。」

Michael(左)與識於微時的Himsonz(右),在大學時期組成拾荒客。(圖:太古坊PROJECT AFTER 6)

初試啼聲

從二人、三人再到六人,Full Band上陣,拾荒客發展看似順利,但Michael苦笑起來,「的確想在2020年大展拳腳,卻遇上新冠肺炎,大失預想。」就是找Band房,四人限聚令下,便容納不了六子,「早就寫了兩首歌,奈何無法發展。」在表演幾近全面停擺的日子,任職公司設於太古坊的Michael,偕同隊友,一起參與專為太古坊區內上班族而設的「PROJECT AFTER 6」計畫所舉辦的《PROJECT AFTER 6:THE PITCH 2020》網上音樂會,不僅初試啼聲,還種下了後續的緣份,讓他們獲邀參與該計畫今年新搞作《PROJECT AFTER 6:我們的音樂協作》,獲配對接受林奕匡(Phil)的專業指導。

他們張羅一些歌曲Demo予Phil挑選,其中一首,便是「已錄得七七八八」的《地球防衛軍》,「本來以為Phil較喜歡我們其他R&B、Hip Hop一點的作品,怎料他覺得《地球防衛軍》最有Spark,不是他常聽到的典型廣東歌曲風,讓Rap穿插其中也很特別。」拾荒客與Phil於3月初次見面,後者道出這首歌欠缺了甚麼,「譬如Chorus有些留白位,他覺得填上會更好。一開始我們半信半疑,但試了後,才知道的確如此。」

做過電台主持的Michael,以為自己已夠字正腔圓,本來對咬字很有信心,卻被Phil指出Rap時要注意尾音等問題;另一主音Himsonz,本着問到底的精神,經常私訊Phil求教,同樣獲益良多,「Himsonz雖是唱得之人,但較多唱Live,於錄音範疇可是初哥,怎樣用聲,得到專業歌手指正,對日後錄音大有幫助。」Po則分享他們到專業錄音室錄鼓的經驗,「只是小鼓,已至少有二十個選擇!」他最後在三小時內打了六十多Takes,坦言從沒試過,「讓我知道專業錄鼓是怎樣的。」

Michael說,Phil已有很多想法,但指導方式,卻是啟發、引導,多於手把手授教,盼在不影響他們創作的前提下,讓作品雕琢得更好,對他們十分尊重,「他要我們把每一種聲都仔細聽,我們也參考了日本樂團的作品,最後這首歌的編曲轉變頗大。」Michael又言,他們作為業餘樂團,作品仍獲主流歌手認同與讚賞,對他們來說是莫大鼓舞。

拾荒客於《PROJECT AFTER 6:我們的音樂協作》,獲配對接受林奕匡的專業指導。(圖:太古坊PROJECT AFTER 6)

防衛地球

這次跟Phil學習,讓他們的音樂造詣有所提升,也因Phil及團隊與「PROJECT AFTER 6」計畫的加持,令他們更受關注,更上一層樓之日可期。雖然如此,Michael和Po都沒有全情投入、讓音樂事業變全職工作的想法。「拾荒客有六個人,就當每人每月賺兩萬元,我們一個月就要賺逾十萬元,對一對樂隊來說是不合理的,很難賺夠錢讓六人都能維持生計。」Michael說,有些全職音樂人朋友,反而羨慕他們半力出擊,「當音樂成了正職,創作就有壓力,有更多商業考慮和掙扎。」特別是現今時代,科技發達,「自媒體」多的是,雖然競爭也相對增加,但可以自行把作品放上音樂平台,又能賣廣告推銷自己,實在沒有全職的必要。

Po也點點頭,認為有正職的寫字樓工作、副業音樂,是完美平衡,「音樂對我是最重要的,只是我以另一份工作去維持。我現在仍能玩音樂,某程度上因為日間有工作。」他又說,大家只須過了晚上六點,就可以玩音樂,製作歌曲也比舊年代輕易,「我甚至沒想成是半職、兼職玩音樂,我一樣投注許多時間下去。半職不代表不努力。」

拾荒客於《地球防衛軍》剖白心迹,「從未打算未戰就言敗」,觀其氣勢,所言非虛,而現時目標,便是讓愈來愈多人接觸拾荒客的音樂。地球的確很危險,但作為香港樂迷,好不好留下來,讓大家都不再「孤身走過被封印的秘道」,先守護香港音樂,再來便是,守護地球?

(原文刊於2021年8月6日香港《星島日報》副刊)

去年參與《PROJECT AFTER 6:THE PITCH 2020》網上音樂會。(圖:拾荒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