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师
歪师

豆瓣 @塑料片 一个无法自我定位的人。

[旧牢骚搬运] 聊聊豆瓣炸号 1

(3.24首发于豆瓣)

1 炸号回顾

3.23是 Google 声明退出大陆10周年。趁这个日子在豆瓣发了一篇应景的日记,内容大概是砌墙史 timeline。昨天下午,因为这篇日记,我用了8年的号被炸了。

其实日记的内容在3月初已经在豆瓣广播发过纯文字版 (图片形式)。大概晚上10点多整理好发出的广播,存活了一整晚,到第二天早上才被删。关注我上一个号的朋友可能也都见过。

推测来看,那条广播并没有触发豆瓣的自动审核机制,是到了第二日才被人工审核删除的。

那为什么广播只是被删,日记就直接炸号?

我在广播的基础上,附上了对应网站的截图。日记是图文版。这些截图里包含对前任/现任最高 leadership 负面报道的外媒文章,我猜被炸号的根本原因是这个。

如果我的记忆可靠的话,前段时间雲五被炸号之后,写了一篇推导现行 censorship 机制的文章,分析 censor 分为4个层级:

  • 第1层 最高 leadership 相关
  • 第2层 国家队宣传机构对境外发布的言论
  • 第3层 境内敏感事件/群体性事件
  • 第4层 黄暴恐

所以我发的内容,怕是踩了第一层红线,完全不存在讨价还价空间。

2 炸号对我的影响

……其实没什么影响。

我通过“豆伴”(原“豆坟”) Chrome 插件备份了广播、读书笔记和日记。

在此给“豆伴”打个广告。有用,易用,好用!感恩开发者!

遗憾的是没有备份关注的豆友。可能要暂时与有趣的豆友们相忘于江湖一阵了。但我相信,他们还是会随着友邻的转播,重新出现在我的时间线上的:)

不过,我其实是写到这段的时候,才想起来,噢,原来我备份过自己的豆瓣账号。

下午刚发现被炸号的时候,我的心态很平和。豆瓣是我的树洞+奶头乐。在豆瓣社区,我自认是一个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并没有觉得在这里生产过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如同徒步的人前行时留下的脚印,雨后,雪后,或者随着时间逐渐消失。没什么可惜的,也没有必要回头欣赏脚印。

借用宗萨蒋扬钦哲在《正见》里对佛法的解释。 缘起性空。万物都是和合而成,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

读《正见》的时候还是高三。此后,我可能就成长为了一个与这个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社会更加格格不入的人了。于我,人生就是一场体验,没有要争夺和占有的东西。做过了,体验过了,就已经有足够的意义。对过往的一切:人,事,物,不执着,不留恋。

3 豆瓣对涉敏账号的处理方式,以及为什么不合理

炸号的表现:用户无法登录账户,即无法以原始账号所有者的身份访问该用户在网站上生产的内容。

在此不讨论炸号本身是否合理。豆瓣是监管规则的被动执行方,这点没有异议。但是,怎么处理涉敏账号,就是豆瓣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

我作为一个个例,不十分在乎失去账号关联的一切内容,并不代表豆瓣的这种处理机制就是的合理的。

账号的所有者,无权访问自己生产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能是“为豆瓣添砖加瓦”的新条目;可能是,帮助豆瓣成为中文互联网最可信的评分网站的,书影音游戏的打分、短评、长评;可能是塑造了豆瓣社区价值的原创广播、转发推荐,等等。

豆瓣呢,继续拿着炸号人为网站贡献的内容,供其他用户消费。

这种行为,等于白嫖。

封禁用户的登录权限,对豆瓣的产品研发来说,无非是选择了一种最偷懒的方式。

从系统角度讲,只要改 passport 就够了,完全不用动业务单元。

几乎可以脑补这一出 cost-benefit analysis。国内互联网人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绝大多数都过于傲慢。为了“平衡”这和那,少数人的权益总是可以被牺牲的。你我是网站的流量,是用户分层模型里的某一级,是某一个用户画像。但作为个体的你我,在这个框架内并不存在。

当然,我没有什么大智慧,也还未太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不如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仅从我个人的体验,提供两个对照。样本依旧是这篇导致炸号的文章。

石墨文档

  • 作为国内 top 共享文档,石墨当然有 censorship。涉敏文档会被禁用分享功能,切断传播路径。已经被分享过的文档会被强制转为仅自己可见,但保留了文档所有者的操作权限,依旧可以正常编辑、下载文档内容。

微信平台的试探结果如下:

  • 公众号:封禁单篇文章。文章打开404,切断传播。后台素材库中依旧保留文章、图片。素材可正常编辑使用。
  • 朋友圈:仅发布者可见,好友不可见。

希望豆瓣可以参考一下他人的封禁策略,选择一种对用户更友好的方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