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蘊之
張蘊之

在路上工作的人,興趣是宅在家裡耍廢。但總是在工作,從事興趣的時間卻好少啊。

緬甸佛寺裡有人面獅身像?走進緬甸佛寺的信仰世界

(编辑过)
仰光大金塔旁的人首獅身神獸——莫奴辛哈。 圖片出處:wikimedia

「為什麼這裡也有人面獅身像?」

「哈哈,就是緬甸版的索芬克斯(Sphinx)吧!」

這樣的對話,在俗稱「大金塔」的仰光喜瑞宮寺(Shwedagon Pagoda)常常聽見。可惜的是,話題往往在這兒打住了。每個旅人都聽過一句話:「如果沒來過大金塔,就等於沒來過緬甸。」這裡是緬甸最神聖的信仰中心,但是,到了大金塔究竟要看什麼?為什麼它是緬甸的代表?

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八根佛髮

緬甸人深信,大金塔已有兩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釋迦牟尼悟道成佛後,有一對來自奧卡拉巴(Okkalapa,仰光附近的小城)的孟族兄弟提謂(Trapusa)和波利(Bhallika),在經商的途中行經印度,以米糕和蜂蜜供養佛陀,並成為佛陀座下最早的俗家弟子。佛陀賜予他們八根頭髮,讓他們帶回緬甸,並叮囑他們要將佛髮供奉在辛谷塔斯山(Theinguttars)。回緬甸的途中,其中兩根佛髮獻給了阿傑塔王(Ajetta),還有兩根被蛇王那迦(Naga)偷走了,只剩下四根。

當他們抵達家鄉奧卡拉巴、打開裝盛佛髮的盒子時,裡頭的佛髮神奇地變回了八根,和當初佛陀賜予時一模一樣。奧卡拉巴王以隆重的儀式歡迎這對兄弟,但護行佛髮的隊伍找不到佛陀所言的辛谷塔斯山。天界之王塔格亞敏(Thagyarmin)下凡來協助,卻發現佛陀指定的地點並沒有山的蹤影,只有一片湖泊。塔格亞敏花了整個晚上造出一座山來,也就是現在仰光喜瑞宮寺的所在地。人們在此建起佛塔,用以供奉佛陀的聖髮。

化須彌山為聖所

帕雅塔(Pyatthat)是緬甸傳統建築的典型,為須彌山的具現。

佛塔經過多次坍毀、重修,建築形式也越來越複雜。無論附屬建築增加多少,其形態都反映了古印度的宇宙觀:以須彌山為中心,圍繞著層層山脈與海洋。中央的大塔是須彌山,周圍的建物就是山脈;寺廟的屋頂則是以頂尖為須彌山,一層層的屋簷為山脈。這種屋頂叫做帕雅塔(Pyatthat),是緬甸傳統建築的代表。

相傳當初協助建塔的奧卡拉巴王,在佛塔落成時繞著佛塔順時鐘敬拜,開啟了信眾繞塔巡行的傳統;而緬甸佛塔之所以會以黃金裝飾塔身,正是因為15世紀時孟族女王信修浮(Shin Sawbu)捐獻了與自己體重等重的黃金,用以榮耀喜瑞宮大塔,開啟了信眾捐獻黃金包覆佛塔的習慣。喜瑞宮寺的建造與崇拜歷史,奠定了緬甸禮敬佛塔的儀式與文化。

仰光大金塔的聖傘掛滿了全國信眾敬獻的珠寶。

生日角與生日佛

夕陽西下,斜陽將金色的佛塔染得紅豔。下班後的仰光市民一批批湧入,圍著佛塔祈禱。人們靜靜地找到自己的生日角,掬水、沐佛,默念著心中的願望。

緬甸的每一座佛寺都設有「生日角」,反映了緬甸人的占星觀。就像中國占星以年畫分十二生肖;緬甸占星是以「星期幾」為單位,一周七天,星期三分上下,共有八個守護星。人們深信「星期幾出生,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守護星形塑你的個性,相對應的「生日佛」則看顧你此生的功德業障。當信眾走進寺廟,除了禮敬佛塔,去為「生日佛」沐浴也是很重要的環節。以曼德勒著名的馬哈穆尼寺為例,乾脆將生日佛一字排開設在水槽上,讓信眾取水沐佛時,也兼顧排水的便利性。

馬哈穆尼寺,生日佛在水槽中一字排開。

莫奴辛哈(Manussiha)——嬰兒的守護神

至於「緬甸的人面獅身像」,祂的名字叫做莫奴辛哈(Manussiha),和佛陀沒有直接關係。傳說兩千多年前,金地國(Suvannabhumi,佛教南傳的重要基地,緬甸、泰國、柬埔寨、爪哇都宣稱自己是金地國的繼承者)首都陷入災荒,吃嬰兒的妖魔橫行,為了保護女王的稚子,印度阿育王派至金地弘法的高僧須那(Sona)與鬱多羅(Uttara),便用願力創造了莫奴辛哈,將靠近嬰兒的妖魔吃掉,守護嬰兒成長。從此莫奴辛哈就成了孩童的守護者,除了佛寺中大型的雕像,也會製作成小墜飾,配戴在嬰兒身上。

緬甸佛寺凝縮了以佛陀為中心的宇宙,也凝縮了緬甸豐富的神話與習俗。有機會去參觀大金塔,記得請導覽人員為您細細解說哦!

原刊於〈新住民全球新聞網.名人專欄 20180827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信風吹拂冷角落

張蘊之

謝謝一直為爐子添柴的你。

062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