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ingrouter
crossingrouter

panel.gov2.cyou 注册网址

变革八步 (二)| 巧设变革愿景

上一讲我们讲了科特变革八步的前两步,第一,营造变革的紧迫感;第二,建立领导变革的团队。今天我们接着讲后面的第三到第六步。这四步的核心就是画饼,用科特的学术语言,叫做塑造变革的愿景。

3、塑造变革的愿景(序号接上一讲)

一般来说,从领导者来看,推进变革有三种招法。第一,就是强力压制,有点像我们前面讲过的硬权力领导模式,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人;第二种,就是连哄带骗,像妈妈对待孩子;第三种,就是靠树立一个吸引人的变革愿景。在科特的《领导变革》里面,他强调第三种,也就是提出一个对大家都好的愿景,避免变革只是对老板一个人有好处,应该让大家感觉到可以是共赢的,对大家都有好处,所以,大家愿意积极地参与进来。

科特的书里有一张图,从这张图示中,你可以看到,他之所以对愿景式变革领导情有独钟,是他认为只有这样的方法具有穿透力,可以深入到人心。但是,这张图示有一个假定,就是那些不愿意变革、支持维护现状的团队成员,基本上是不变的。这张图示里面有一条虚线是我加的,如果变革的过程中,成员是可以再细分的,甚至可以更换掉一些抵抗变革的人员,也许其它手段也并非不是可以选择的方式。至少可以胡萝卜加大棒,几种方式并用。

但不管怎么说,科特的理论集中在变革愿景上,我们就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说。科特认为,塑造一个好的变革愿景是重要的。而设计一个好的变革愿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好的变革愿景是让人有想象力的,它能够传递出一个关于未来的比较清晰的图景。以前有同学问我,什么叫清晰?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我让学生体会一下装修房子的经验。装修市场是竞争充分的,你之所以和某一家公司签单,是因为设计师给你画了一张图。那种图向你传递了一个愿景,至于装修完工之后是不是这样,在最开始你是感受不到的,但那张图却是清晰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局部,是什么样,都可以从效果图上有个清晰的感觉。

2.好愿景一定是参与变革的人愿意达到的(desirable)。你之所以最后签了单,就是因为装修效果图,是你想要的,对你有吸引力。科特非常强调这个愿景是对公司、对员工真正有好处的,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员工共同参与。

3.变革的愿景一定要具有可行性,讲解起来会让大家觉得行得通。科特专门强调,如果你的变革是强调客户导向的,但组织内部的结构确实是按照产品和服务来设置的,资源也是按照这种结构进行分割的,所以,就没有办法形成合力,达到更好服务客户的变革愿景。如果是这样,大家搞两下,发现行不通,也就不信你的变革计划了。

4.变革的愿景一定要聚焦,可以给员工在变革的过程中非常清晰的导向,什么是必须要做的,什么是可以先暂缓、要放一放的。我们清理房间,或者搬家的时候,都有类似的经验,就是一定要有一个顺序,什么先动,什么后动,只有这个顺序的逻辑是清楚的,行动才有可能高效。

5.变革的愿景要有弹性,对大家的创新活动要有包容性。这一条非常重要,也非常难。为什么大型组织的变革不容易成功?就是因为大公司的规矩是特别多的。我们在控制的那一个模块里面已经充分讲过了,大公司比拼的是制度,是概率,是概率基础上的英雄主义。所以,小英雄的创新就不容易得到组织的保护。

你在今天的课后,可以研究一下诺基亚。其实,诺基亚是一家很不错的手机制造商。因为芬兰人对于产品的那种严苛态度,它的手机质量非常好。波特在研究过诺基亚的案例之后,在写《国家竞争优势》这本书时,特意强调国内市场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芬兰人对于产品非常苛求,所以,诺基亚一路受到用户的严格要求,这为它后来成长为一个全球品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第一次听波特讲这个观点的时候,就在想我们这个民族,很多时候是“差不多就行了”。我不知道能不能这样说,我们中国人是“差不多主义”,我们对产品没有那么严苛的要求,我们很宽容,而且对假货也格外有包容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产品如果不是在全球市场上检验过,质量水平一般就不太行。

说回到诺基亚,一家产品质量非常好的公司,为什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够大,规矩也多,程序上的东西比较难以改变。当时,诺基亚的手机出货量是4亿部,任何一项变革,只要在一个局部展开都要动整个体系。诺基亚不是不想变,但它很难制定出有包容性的变革计划,它很难支持面对不同场景的小创新。所以,最后只能像一头病入膏肓的巨兽,颓然倒下。

当我听到诺基亚倒下的声音时,其实内心是很难受的。我的第一部手机是诺基亚的,我曾经用得最多的手机就是诺基亚的。我曾经上课给学生演示摔手机,用的也是诺基亚的手机。当我把在地上散落的电池和手机主体、后盖板都捡起来,然后告诉学生这是诺基亚的一项专利技术,用来减震,保护它的手机屏幕的时候,我现在还能记住学生惊愕的神情。你现在已经在用手指操作手机了。但你也可能不知道,这个后来被乔布斯应用到苹果手机上的指写技术,最早的开发者是诺基亚。然而,诺基亚却没有让这项趋势性技术应用进自己的产品,而宁可在自己的手机上插着一根很容易丢失的手写笔。

总之,变革的愿景是很容易制定的,但保持愿景的弹性却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一点,请你一定要记住。

6.愿景要可以清晰表达,便于组织内沟通。科特对此有一个描述,就是能够在5分钟清晰地加以表达。

清晰表达这件事,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到并不容易。我最近和朋友进行的交流特别多,有些交流为了便于事后自己慢慢琢磨,我都给自己做了录音。坦率地说,我虽然给别人讲沟通,讲交流的技术,但我反过来听自己的很多对话,我发现有太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我们的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今天想强调的是,管理技术的改善是没有毕业的时候的,5分钟讲清楚一件事这个本事,需要你反复练习。我最近听自己交流录音的时候,发现很多时候,连我这个老师,做得都不好。

4、和员工充分沟通

第四步,是要把变革的愿景和变革的策略,和员工做充分的沟通交流。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在大型组织的变革过程中,发挥中层管理者的沟通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时候,中层在向下一级传递变革愿景的时候,他们会忘记自己在理解变革愿景的时候,曾经经受的煎熬,他们往往花更少的时间去和底下人进行交流。在《领导变革》一书出版之后,科特后来又专门写了《变革之心》等著作,来进一步解释八个步骤的细节。其中,沟通是被他强调最多的内容之一。

5、给员工更多的授权

第五步,要想办法给员工更多的授权,让他们有更大的行动空间。科特特别强调在组织架构和制度层面,要保证员工在变革中有积极的行动。科特举例子说,如果你在愿景里强调让最基层的员工承担责任、发挥作用,但在激励机制上却没有相应的变革,让中层领导者承担失败的后果,中层领导者因为不愿意承担失败的责任,常常扮演事后诸葛亮的角色,并对员工加以指责。在这样的环境中,变革是不容易成功的。

6、能不断看到胜利

第六步,要想办法让整个组织不断看到胜利果实。科特列举了三个案例:在第一种情况下,因为见不到短期成果,变革很快就失败了。在第二种情况下,14个月的时候有短期的变革成果,但一年之后没有了,变革随即失败。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在第14个月和第26个月见到了短期成果,所以,变革转型持续取得成功。

关于这个第六点,我要特别强调一下,领导者要善于把握变革的时机。变革是需要成本的,变革者如果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才开始变革,变革就很有可能落入第一种情形的轨道。而变革者如果能够在财务上还有一定能力的时候,主动开始变革,就有更大机会进入到第一个轨道,进而获得变革的持续进展。

今天课的重点,是变革中愿景的意义,剩下的内容,我们下节课继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