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ingrouter
crossingrouter

panel.gov2.cyou 注册网址

差异定价 | 各种套路的组合拳

在传统的定价领域,除了成本加成定价法之外,我觉得可以和你分享的、特别基础性的概念,真的不多了。这一讲,我们再讲一个非常底层的、基础性概念:价格弹性。什么是价格弹性?就是看一个消费者对于价格是不是敏感。不敏感,我们就可以简单说,客户是没有价格弹性的。敏感,就是有价格弹性的。接下来的两句话,你一定要记住:对于有价格弹性的客户,可以薄利多销;对于没有价格弹性的客户,见一个、宰一个。当然,后面的这句话,是为了你便于记忆,开个玩笑,总而言之,就是只能提价,绝不能降价。

1.价格弹性

这两句话记住了。后面,我给你举一些例子,来讲“价格弹性”这个概念对你有什么用。我们常说,客户是不同的,有多种多样的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不同,也是对商家特别有意义的不同,就是他们的价格弹性不同。而我们常常说,要对客户分类,要细分市场,除了研究客户的价值主张之外,落实到最后一步定价上,还要看客户的价格弹性有没有不同。具有不同价格弹性的客户,对于他们的定价策略是不同的。

研究表明,多数人对于价格是相当敏感的,仿佛是刻到了骨子里面去,又仿佛是已经被罗列到了人的基因里面。绝大多数人,只要见到促销广告和“打折”的字样,神经递质立刻就会开始增加分泌,人就会不自觉地想掏腰包买东西。这就像“双11”,你只要见到大红的四个1码在你面前,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要加入购物的潮流,就像是条件反射。

过去逛庙会,你要掏银子,起码还有一点节制。现在是电子支付,仿佛不要钱,所以,“双11”的结果,往往就是买回来一大堆并不需要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框架效应”和“从众效应”。打折,给人一种比照的框架,因为价格大大便宜了,所以,必须要买。

我和你讲,产生必须要买的冲动,是正常的。美国有学者做过研究,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对人触动最大的,就是价格。由于多数人对于价格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商家在客户经常购买、容易记住价格的商品上,轻易不会提高价格,而是采用其它的办法。

比如,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花生的成本上升,导致生产花生酱的公司必须要涨价,才能维护住生产成本。可是,产品一涨价,肯定会影响销量。所以,企业权衡再三,最后想出了减少分量的办法。他们的招法就是把花生酱的底部向上升一些,这样,虽然名义价格没变,但是,实际是变相涨价了。所以,你如果以后遇到了产品换包装,就要格外注意一下所给的商品数量,是不是变少了。以前的方便面、切片面包之类的产品,都干过这种勾当。

总之,多数的人都是对价格敏感的,价格弹性都很大。你一涨价,人就跑光了;你一降价,大家就挤破头来买。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但是,如果你要再细分,不同人在不同类型的商品上,所表现出来的价格弹性之间,还是有区分的。有人更在意价格,有人在大多数时间里,对于价格不敏感,但在一些特殊的购物环境下,对于价格是敏感的。



2.差异定价的方法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你到大润发或者物美这一类超市去买苹果和香蕉,那都是论斤卖的。超市里的苹果可能个头和品相差异很大,香蕉往往是一把一把的,每一把都是有青有黄。以香蕉为例,超市里面几块钱就可以买到一斤。但是你到便利店去买苹果和香蕉,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以北京地区的便利店7-11来说,它卖苹果和香蕉,都是小包装的。苹果一般是两个装在一个包装里面,品相非常接近,个头大小和成熟度都比较接近。香蕉的包装一般分两种,三根香蕉包在一个盒子里面卖的,售价是9块钱,平均每一根香蕉是3块钱。这个价格在超市恨不得可以买两斤了。香蕉还有一根单独包装的,比三根包装的略长一点点,看上去品相也好一点点,价格贵五毛钱,卖到3.50元。

为什么便利店会比超市贵那么多?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去便利店购物的客户,是为了方便,对于这些人来说,节省时间是第一位的,价格反而变成了不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这时候的消费者弹性比较小,所以,价格卖得贵一些,客户也可以接受。而对于那些觉得价格比较贵,还希望节省一点,或者希望少买一点的人来说,便利店给他们准备了单根的香蕉。不过,单根买要贵五毛钱,为了让这五毛钱看起来贵得合理,香蕉的品相和三根装的比对起来,要好一点点。

以上就是根据价格弹性不同来作客群细分,以及差异化定价的一个例子。还有一种情况,是针对不同的客户特征,进行差异化定价,与价格弹性无关。比如,有些餐厅专门为特定人群打折,这可以看作是对其他顾客的溢价,属于一种价格差异化。还有,有的保险公司会对年轻司机收取更高的汽车保险费。这些公司会想办法进行设计,将卖给年轻人和年长者的汽车保险当作两种不同的商品。这样做,是因为年轻人更加容易采取一些冒险性的行动,他们因此会要求更多的赔偿。请你注意,这两个例子虽然都是差异化定价,但并不是因为价格弹性不同。这个差别,请你一定注意。

3.常见的降价招法


最后,我想和你分享一下降价的招法。最常见的降价招法,就是打折,还有买一送一之类的方式。下面,我们先比较一下“买三送一”和“打七折”这两种策略,有没有不同。通过这个例子,帮你熟悉一下降价促销的逻辑。

我们先简单算个账。比如,一件衣服单价是100块钱,如果打七折,就是卖70块钱。如果这个商品的成本是60块钱的话,你直接打折,每一件衣服,商家只能赚到10块钱。于是,这就形成了第一个区别,打七折促销,消费者可能选择只买一件,所以,很难达到买三送一的销量。也就是说,打折的招法在走量上优势不大,不太适合快速出货这一类的促销。

那么,要想在走量上和“买三送一”一样快,你就必须要规定只有买四件,才能享受七折优惠。这个要求听起来就有点怪,商业上不太常见。但只有设置一个买四件才打折的门槛,才能和“买三送一”在出货量上一致。那么,这时的商家赚到多少利润呢?一件10块,四件可以赚到40块钱的利润。

我们再来看看采用“买三送一”的策略,效果又会怎么样呢?首先,“送”这个字对于绝大多数人的吸引力,是比“打折”的效果要好太多了。这一点,请你一定要注意。买三送一,意味着一件衣服是不要钱的,所以,白得到一件衣服,会对一部分消费者有极大的杀伤力。其次,它可以让这个销量一单就走四件。

我自己在东京曾经遇到过一次衬衫促销,就是买三送一,而不是常见的“买一送一”。后来,我一直在想,什么情况下,是要买一送一的,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什么时候则是要买三送一?当时我见到促销的是男士的正装衬衫。你知道日本的职场人士,上班一般都是打着领带、穿着西装的,而正装衬衫每天要换,洗涤磨损又比较大,浅颜色的正装衬衫穿不了多久,衣服就会发黄变色。所以,其实男人是比较费衬衫的。于是,一次买四件,应该是很寻常的事情。

我们再算一下买三送一的的账。商家出货四件衣服,但收了三件衣服的钱,收入是300元。而四件衣服的成本呢,是240元。那么,利润就是60元。显然,“买三送一”比打七折的效果要好很多。出了四件商品,而且利润也比打折多了三分之一。

下面,我们再想想如果衣服的成本不是60块钱,而是25块钱,是打折好,还是“买一送一”或者“买二送一”好?如果我们打对折,50块钱卖一件,利润是25元;如果30块钱卖一件,利润是5块钱。你觉得三折是不是很有力度呢?而如果是买一送一,收入是100块,总成本是50块,多赚45块钱。买一送一的方式,利润高一些,而且也用上了“送”这个最有吸引力的字。但是,它的问题是,价格还是有点高。

所以,这也就是快销品的成本在它的售价中所占的比例一定要低。通常制造成本和流通成本不能高过三分之一,否则就很容易亏损。因为一旦滞销,打三折这种保本的事情,商家是没有办法做出来的。

课后思考

我们讨论了价格弹性的概念,也介绍了几种差异定价的方式,以及它们背后的逻辑。课后,请你花点时间想想,“返券销售”的逻辑又是怎样的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