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秋
林慧秋

設計/文學/講師/媒體社群,台灣的平面設計師,銀海設計工作室負責人,經營有寫作頻道「設計私房誌」。正致力於透過文字幫助大家做設計,以及傳達設計。

「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為自由工作者所寫的理想生活提案

收到一本適合「自由工作者」的書

前陣子時報出版社給我寄來了說是「很適合我」的一本書,編輯相當用心,收到時書上貼著她密密麻麻標記的便籤,貼著一張紙條說明,因為考慮到我工作忙,所以特地為我挑出一些最適合推薦的章節。

我讀後發現,這是一位自由作家/編輯撰寫的書,雖然工作領域不同,但在生活的狀態、以及工作流程上,其實有許多相合的地方。而且雖然這是一本實用性質的書,但文風輕鬆流暢,其實我一下子就讀完了!

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書中幾個特別有感觸的小節:

  1. 離職,才發現自己為什麼工作
  2. 自由工作者三要素
  3. 因創作而接觸有趣的事物,產生新工作:自由工作的六年嘗試

釐清自己是否適合成為自由工作者?

「為什麼我沒辦法跟其他人一樣,好好的待在公司上班呢?」

——不知道從事自由工作的人,是否曾經跟我有過同樣的煩惱、自我懷疑呢?

幾年前當我開始成為獨立接案設計師,就不時會浮現這種疑問,有時候我也會想,為什麼我就是無法跟別人一樣,好好的去當個上班族,不要讓媽媽擔心(因為在家工作而被媽媽稱為「失業族」的同學請舉手)。

關於這個問題,本書的作者在續章就立刻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解答:

在〈重新定義自由:理想的工作與自由生活〉中,作者提到了他決定離開公司體制前的焦慮心情與過程。最終他給了自己兩個挑戰提問:能否不依賴公司組織,一個人生存下來?以及有沒有可能從自己的擅長和興趣出發,打造完美符合自己需求的工作?

從這段描述中,體悟了原來我們對於工作所需不外乎兩個目標:

  1. 賴以生存的資源(也就是薪水收入)
  2. 理想的自我實現(興趣和愛好)

然而,在公司體制裡,總是很難完全地兩者兼得。

在公司工作,確實可以得到穩定的薪水收入,但也同時無法避免被擺佈分工,難免必須去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而這種「不滿足」慢慢累積成為了生活的焦躁感,成為了讓人抗拒上班的理由。那麼如果希望同時完成上述兩個目標,該怎麼做呢?

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成為自由工作者。

成為自由工作者當然是很苦的。你或許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卻窮困潦倒;也有可能為了生計,最終還是得接下不喜歡的工作。但在這之中仍然有一種幸運的可能,就是能賺到錢、同時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無論成功與失敗,透過努力賺到的所有錢,都掌握在自已手中。


自由工作者的成功三要素(擇二即可)

自由工作者該如何在市場生存呢?作者引用了小說家尼爾蓋曼所提到的一段內容:

「別人可以忍受你難相處,只要你的作品很好而且可以按時完成;別人可以忍受你拖延,只要你的作品很好而且他們喜歡你這個人;或者你的作品也不必非常好,只要你準時交稿,而且聽你說話如沐春風。」

總結來說,自由工作者賴以生存的三要素,其實就是:「才華」、「準時」、「好相處」,甚至只需要擁有二者就足夠生存。

說到才華這件事,作者與我的看法也頗為相同。記得我在兩年前受邀辦了人生第一場講座分享,當時我特別苦惱,感覺自己沒有在知名企業工作的輝煌履歷,也不是個得大獎的設計師,這樣的我憑什麼去站在大家面前分享呢?索性我便將第一場活動的講題定為:「平庸設計師的生存指南」這樣的講題多少有自我調侃的意味。

講座活動banner

書的作者分享到,一開始坦然承認自己沒有才華是不容易的事,而心態的轉變,起於他在工作中觀察到「強者都很乾脆認輸」的現象。

例如知名編輯與客戶開會,編輯說:「如果要做這個,你們應該去找某人,他做得比我好多了。」和新銳小說家吃飯,聽到他們討論說:「寫這個我超爛的耶,可是如果是寫那個方向,我可以做得不錯。」

所謂的認輸,並不是自暴自棄全然放棄機會,而是徹底地認識自己什麼做得好?什麼又較為不足?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把不擅長的讓給更專業的人,透過良性合作開創更好的機會。

因此在「平庸設計師的生存指南」講座中,我與觀眾分享的其中一個技巧,就是找到幾個自己做得特別好的事。如果有人請你自我介紹,明確地說出幾件自己擅長且有把握的技能,千萬不要說自己「什麼都做」,因為那就跟大賣場附設美食街的食物一樣,感覺難吃而不專業。


六年自由工作的嘗試

常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成為自由工作者/接案設計師,我總是不好意思地回答,其實並沒有想像中「下定決心」的那一刻。許多決定都是順應時勢,偶然得到了機會,和其他人在閒聊中找到了共同志向,然後決定和開公司⋯⋯生活不像電影或小說,沒有那麼戲劇化的轉折,更多時候都是在不斷摸索嘗試中進行。

書的作者提到,在他成為自由工作者兩年後,接案工作逐漸穩定、也累積了一些人脈資源,接下來的幾年他都在嘗試不同的目標計劃。例如:

  • 第三年:決定接案賺錢以外,開始嘗試把更多時間留給自己創作。
  • 第四年:盡情挑戰沒做過的事,只要工作有趣,便不計費用多寡都去參與。因為這一年的嘗試,所以累積了很多新的經驗,也得到新的機會。
  • 第五年:決定停止接案,把所有時間留給自己創作。而最終的結局是作品沒有順利產出,同時也因為經濟壓力不得不短暫回去上班了一陣子。
  • 第六年:每週撥出一到兩天當作固定的創作日,其他時間則用於接案工作。

我對這個章節特別有同感,是因為自己也有類似經驗,也就是「每年設定工作嘗試和目標」。像是在接案第二年我嘗試找來設計助理幫忙,而我負責做接洽工作與專案管理,一下子全力衝刺接了很多案子,也讓收入翻漲了許多。

接案第三年我開始嘗試寫了部落格,一開始這只是為了興趣而嘗試寫,不過最終因為寫作為我帶來了許多講師及其他新類型的工作機會。

我認為這種設定目標與嘗試,對自由生活很有幫助。當然它未必會完全成功,像是作者在第五年的嘗試就不算理想,但我想所有的嘗試都一定會帶來收穫,但如果不試,新的可能就永遠不會發生。


最後跟大家報告我最近如何

隨著自由工作的時間越來越久,其實我對最初問題的迷茫也逐漸消失了。現在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選擇接案而不去上班,我會告訴對方:「因為我不喜歡那種生活方式。」

我們每天有將近 1/3 的時間都在工作,因此工作的型態就決定了我們如何生活。

我沒有辦法接受每天在陽光最好的時間裡,都坐在屋內做著同樣的事,日復一日,那樣的工作使我倦怠失去活力,最終選擇了另一種更加彈性的工作方法。其實沒有哪一種工作更好,我們需要的只是更加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最後說說我今年的第一個嘗試吧:試著以工作室品牌設計自己喜歡的商品。

想做這件事很久了,設計自有品牌商品是許多設計師的夢想,可是要顧慮的事太多:擔心負擔不了成本、擔心做的東西沒有人買。工作到第四年,我的戶頭裡逐漸有了一些存款,這些存款之前大多用在我與治療師夥伴,合作開的另一家長照公司。看著公司發展越來越好,夥伴投入在事業中也很滿足的樣子,我突然在想,為什麼不把錢也拿去做做我喜歡的事呢?

雖然擁有自品牌商品或者開一家品牌商店,絕對不是容易的事,但如果只是想的話,永遠都不會有成功的可能吧?我不想總是羨慕別人,或後悔當初自己沒有去做,因此便決定去嘗試了!

想販賣商品的第一步是設想通路。

所以今年剛開始,我在 pinkoi 平台遞交了商店開館申請,這個月初申請成功,正式開館了。目前在設計館中有一些之前設計的商品,未來也會有新產品陸續上架,在此歡迎我在 Medium 上的讀者加入追蹤我的設計館,期待與你們分享新的設計 :)

▍我的設計館與商品:https://www.pinkoi.com/store/silversea-design

銀海設計商店首頁
銀海設計鼠年賀卡
台灣野生保育類郵票貼紙

親愛的看倌們!我需要你的掌聲鼓勵 ლ(・ω・ლ)

謝謝你讀完這篇文章,希望你為我拍手鼓勵!你的拍手讚賞,能讓我得到平台分潤獎勵,並支持我繼續寫作。!

延伸閱讀

若是你喜歡這篇內容,下面有更多關於「自由接案」的文章,歡迎你繼續閱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