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信
林宏信

軟體開發者、音樂創作者、自由軟體愛好者。現就讀五專 Website: wancat.cc XMPP: wancat@chat.linchpins.cloud

[在線問答]15歲的生涯選擇,我為何拒讀高中?

Matters 溫馨提醒:這篇文章是 Matters 在線問答 林宏信 X 寓森父子對話:15歲的生涯選擇,我為何拒讀高中? 的講者主文。今天(10月13號)晚上八點(東八區),講者將會在線上與大家互動、回答問題。歡迎提前留下你的問題,我們到時見!

林宏信(右)與林寓森(左)

兒子—林宏信:

我現在國三,從小六時接觸了Scratch,國二開始學習Python程式語言,我漸漸的確定這是我想走的道路—做一名工程師。

//Scratch為一個圖形化的程式語言,可以透過拉積木、組合的方式,來做動畫、寫遊戲。https://scratch.mit.edu/

小六時,我開始玩Scratch,心中想著要做出好玩的遊戲分享給大家,於是開始設計遊戲,製作出一個又一個的遊戲,在別人都在玩做好的遊戲時,我在設計屬於自己的遊戲。我很享受這種感覺,將心中的藍圖實現出來,創造的感覺。

到了國一下學期的時候,我發現Scratch已經不足夠,沒辦法寫出更好的程式了,於是我開始學習程式語言,後來甚至接觸Linux作業系統,開始替人做圖書管理系統。在這些過程中,我逐漸確定這是我的熱情所在。

對高中的不滿

我平常的生活是,在學校認真上課,將作業寫完,回家就開始「工作」,寫程式、寫文章、寫音樂。我幫自己安排了很多工作、很多專案,這些都是能使我成長的事,我也樂在其中,但每每遇到段考,就會使我的生活遭到破壞。為了準備考試,我必須將工作的時間拿去讀書,讀一些無法使你成長的教科書,浪費黃金的課餘時間。

現在的高中教育,坦白講是為了升大學而存在。內容教授國英數自社等基本學科,但開始越發奇怪,脫離了「義務教育」的範疇。尤其是國文,目前的教學方式完全沒有辦法促進表達能力,要取得高分只需要背誦考試技巧。而考試制度又扼殺了語言的多變性,把文義僅限在唯一的解。

在我兩個姐姐就讀高中的期間,我就知道了普通高中並非我想要的學校,我將會花許多時間去學習基本科目。但這並非令我反感的原因,對我而言,基本學科的內容也是有趣的,我對於「學習」沒有那麼勢利,不會說要對我有用的知識才肯去學。問題是我得花許多時間去準備考試,這就不有趣了,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在「學習」了。而這些時間,是我原本可以用來充實自己、做專案的時間。

所以我下定決心,這樣的生活到國中就好,三年了,體驗的也夠多了,高中我不要再繼續下去了。

出路在哪裡?

我開始去找我的出路,我問了工程師朋友:如果想當工程師要怎麼升學?基本上大多的回答是念普高或高職都可以,重點是大學。我不免感到懷疑,既然大家的目標都是大學,為什麼我們不能直接去考?反而還要在高中三年作為跳板,這樣高中不就像是補習班一樣嗎?

我對於普通高中的教學內容感到不滿意,認為這會浪費我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會壞了我學習這門知識的胃口,因此我決定走技職的路。

在我父母的觀念中,是很支持技職教育的,台灣太多只會考試的學生,卻缺乏實做的訓練。雖這麼說,但過去「技職」從來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由於成績優異,似乎就是注定要念普通高中,注定要繼續讀書考試下去。

直到我開始去了解,開始找自己的出路後,我才發現,自己的未來不一定要侷限在普通高中裡,我可以作為一名專業的技術人才,提早開始走自己的道路。很慶幸我的父母在溝通後也支持我的決定,我想願意支持孩子決定的父母,就是最好的父母了

未來,從現在開始

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位現在很夯的斜槓青年:工程師/寫作者/作曲家,選擇技職教育不代表限制自己的未來,我相信只要內心清楚方向,走哪都不會迷失。

我的目標學校現在選擇的是北科大新開的五專菁英班—自動化工程科,內容包括程式設計、電機、機械等內容,這個班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在那可以得到台北科技大學的豐富資源,而且豐富的實做課程,以及豐富的教師資源,同時我也相信,在只收30人的班級中,能遇到更多像我一樣懷抱著熱情的人。

而在生活中一步一步朝著理想邁進,這不就是最幸福的事嗎?

關於我: https://facebook.com/wancatserver


父親—林寓森:

老實說,兒子選擇讀技職體系,心中並不是完全沒有遲疑與猶豫的。畢竟我是成長於台灣舊聯考時期的人,很多習慣性的反應還是直接出現。像是「你的成績是學霸級的耶,可以念很困難的學科,念技職會不會太可惜了啊」,「你跟其他念技職的人會不會有很大的差異,適應上會不會有問題?」,「現在才國中生耶!交給他自己決定未來行不行啊!會不會是我自己太不負責任,沒有好好幫他們規劃?」。

其實不光是對兒子,兩個姊姊決定念美術與音樂時,我心裡都有過遲疑。

但是我心中的這些O.S.我全部沒說出口,因為我相信他們,也相信自己對於個人成長的信念。

我的信念就先不多說了,有興趣了解的人可以看我在站上發表的文章。我在這裡想對其他為人父母者強調一個我的判斷邏輯—「讓孩子相信自己是一個絕對不會失敗的選擇」

這個邏輯並不是說,小孩的選擇不會錯誤;而是說當他們能真正相信自己時,即使選擇錯誤,並不會因此就喪失信心,一蹶不振;當他們是自己做的選擇時,失敗了不會怨天尤人,而是調整自己。當我們試著要去幫他們做未來決定時,依據的是目前的環境狀態,但是未來瞬息萬變,誰也沒辦法有把握一定選對。那麼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不成功或是過得困難,做的過程總還是有開心的感覺,這就夠了。很多人生活過的舒適、安全、無憂,但是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情,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這樣的生活說真的,還比較不快樂。

所以表面上我做的似乎是一個冒險的決定,但我認為這其實是一個最安全的決定,這取決於背後對於生活價值的信念。

很多人擔心小孩不夠成熟,讓他們自己決定可能在生活上會很容易失控。我自己的經驗是,當他們覺得可以自己決定時,反而會更謹慎,更會想要聽你的意見參考;而決定了之後,更能投入想做的事情與克制玩樂的衝動。有人會說,「小孩的特質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自制力差的小孩不能這麼做」。我的三個小孩的特質都不同,也有人真的自制力不好(就不點名了),但是結果都一樣耶。雖然其他生活部份的自制力各有差異(其實我的自制力是家中成員最差的XD),但是他們對於自己的選擇都是全力投入喔!

真的沒有理由不相信他們啊!

Matters 溫馨提醒:這篇文章是 Matters 在線問答 林宏信 X 寓森父子對話:15歲的生涯選擇,我為何拒讀高中? 的講者主文。今天(10月13號)晚上八點(東八區),講者將會在線上與大家互動、回答問題。歡迎提前留下你的問題,我們到時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