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信
林宏信

軟體開發者、音樂創作者、自由軟體愛好者。現就讀五專 Website: wancat.cc XMPP: wancat@chat.linchpins.cloud

〈偽科學系列〉我認為,近視應該戴放大鏡

Photo by Marta Branco from Pexels
警告!這篇文章是由一個國中生撰寫,只依據國中光學的知識,所提出的方法沒有科學證明,請帶著批判與謹慎的心態來看待這篇文章,並不要輕易相信內容。本篇內容很可能是錯的!
本篇文章最大的目的是促進討論,激發新的想法,因此歡迎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在下方留言與我討論,我也可能會根據討論的內容修正文章內容與看法。但請你在發表評論之前,先仔細的看過本文,了解對方的論述比較能帶來有效率的討論。

先備知識

眼睛原理

我們的眼睛的主要結構,是一個凸透鏡(水晶體)與感光元件(視網膜),透過凸透鏡成像的原理,將遠處的光線成像在視網膜上,讓我們看到影像。

不同遠近的物體,需要不同的焦距才能看得清楚,在視網膜不動的情況下,就只能改變水晶體的凹凸程度,稱為曲率。水晶體曲率大,光線折射的角度越大,就能看越近的影像,反之折射角度小,則能看清楚遠處的影像。

控制水晶體的肌肉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睫狀肌,睫狀肌收縮(用力)就可讓水晶體變凸,看清近處的影像;睫狀肌放鬆,就可以讓水晶體變平,看清遠處的影像。

近視原理

所謂近視,就是睫狀肌出了問題,長時間看近物,讓睫狀肌必須長時間用力,導致睫狀肌痙攣而無法放鬆。睫狀肌無法收縮就會導致遠處的物體看不清楚,也就形成我們一般所說的「假性近視」。

假性近視還有機會治療,然而當時間一久,眼球就會開始變「凸」,水晶體和視網膜的距離拉遠,這就是無法治療的「真近視」。

我個人沒有科學根據的想法是:近視是一種「生物的用進廢退」現象,當我們在小時候長時間看近物,身體會認為該個體這輩子大概就是要看近物了,於是透過拉長眼睛來「優化看近物的能力」,越近的物體會成像在越後方,拉長眼睛可以比較輕鬆的看清楚近物,讓水晶體不用維持在很高的凸度,睫狀肌就可以不用保持在緊繃狀態。

眼鏡原理

近視眼鏡

眼鏡的意義,就是透過凹、凸透鏡,來改變光線折射的路徑。先講凹透鏡,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近視眼鏡,我使用最簡單、可能不完全正確的方式來比喻鏡片與眼睛的關係:

如果我們定義平的玻璃片(平透鏡)的凹凸程度(簡稱凸度)是 0,凸透鏡為正,則凹透鏡就是負。(這裡不使用曲率一詞,是因為曲率有其正確的定義與計算方式,較為複雜故使用簡化的「凸度」表達,科學上並沒有凸度一詞)。
水晶體一定是個凸透鏡,我們假設看清楚一百公尺遠的物體凸度要為 5,看清楚 10 公分的物體凸度為 15。當今天一個人看 10 公分的距離太久,導致睫狀肌痙攣,水晶體凸度維持在 15 無法放鬆,則此人就不能看清楚一百公尺遠的物體。
那假設有一個凸度 -10 的鏡片,則凸度 15 的水晶體加上凸度 -10 的鏡片,就可讓總凸度變成 5,就可以看清楚一百公尺遠的物體了。

以上當然是非常簡化的說法,可能也不能完全用加法來做運算,但概念是類似的。近視眼鏡的功能,是讓凸度太高的眼睛降低總凸度,以讓無法放鬆的眼睛還是能看清楚遠處的物體,注意,近視眼鏡不能讓你的睫狀肌放鬆,它僅是讓你能看清楚而已。

有什麼差別呢?請看我們下個例子:

今天你已經近視,眼睛本身的凸度為 15,你戴著凸度 -10 的眼鏡,然而現在如果你要再看 10 公分距離的物體,眼睛的凸度會如何變化呢?
10 公分的物體需要總凸度為 15,因此眼睛的凸度須增加到 25,搭配凸度 -10 的眼鏡才能看清楚 10 公分的物體。
戴著近視眼鏡,反而讓睫狀肌需要更加用力。

因為眼鏡不會依照你所看著的物體而改變凸度,因此近視眼鏡可以總歸為一句話:讓東西變近。它讓遠處物體變近讓你能看清楚,但也讓近處物體變得更近,以至於你必須更加用力才能看清楚,而這樣將會更加傷害你的視力。

遠視眼鏡

遠視眼鏡是凸透鏡,可以增加凸度,讓我們更輕鬆的看清楚近的物體。以下為例子:

今天一個人沒有近視,他戴著一個凸度為 +10 的遠視眼鏡,要看一個 10 公分的物體。看清楚 10 公分近的物體需要總凸度為 15,所以他的水晶體只要凸度 5,搭配凸度 10 的遠視眼鏡,就可以看清楚物體了。

我們知道,長時間維持在高凸度的情況下,睫狀肌容易痙攣,進而造成近視。然而保持低凸度(望遠)卻相對沒有什麼壞處,因為保持低凸度對睫狀肌而言是放鬆,所以我們會聽到看手機要休息,但不會聽到「望遠凝視 30 分鐘要休息 10 分鐘」。

有戴過遠視眼鏡的人會知道,戴著遠視眼鏡會看不清楚遠處物體,我們一樣舉例說明:

今天一個人沒有近視,戴著凸度為 +10 的遠視眼鏡,要看 100 公尺遠的物體。看清楚 100 公尺遠的物體需要總凸度為 5,然而遠視眼鏡已經讓凸度變成 10,水晶體又不可能是凹的,因此沒辦法看清楚該物體。
事實上,只要物體距離超出遠視眼鏡的「焦距」,眼睛就不可能看清楚該物體。

不同情況,戴不同眼鏡

從我們上述的討論可以發現到,戴著近視眼鏡不利於看近的物體,但戴著遠視眼鏡又看不了焦距外的物體。我認為解決方法是:適時的把眼鏡拿下來

誰規定我們要一直戴著眼鏡?如果近視眼鏡是用來看遠處,那我們就應該只在需要看遠時戴上;同樣的,既然遠視眼鏡的功用是看近處,那我們就該只在需要看近的時候戴上。

想要用一副眼鏡解決所有問題是天真的想法,而且反而會傷害眼睛

我認為比起在近視後整天戴著近視眼鏡,不如需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時,戴上遠視眼鏡來降低眼睛的負擔。你也許覺得戴眼鏡很麻煩,但等到近視後反而需要戴整天,比較後在看近時戴遠視眼鏡反而是比較聰明的選擇。

在眼睛看近時維持在一個較低的凸度,就等同於看比較遠的物體,可以大幅降低近視的機會。舉例來說,原本你看著電腦的距離是 30 公分,戴上遠視眼鏡後,水晶體只需要 2 公尺距離的凸度即可看清楚,你就相當於是用看電視的距離在用電腦了;相反的,戴上近視眼鏡後,水晶體可能需要 10 公分距離的凸度才能看清楚,你就相當是用 10 公分的距離在看電腦,會對眼睛造成更大的負擔。

因此我主張,應該在還沒近視之前就先配一副遠視眼鏡,當需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比如寫作業、唸書、用電腦、滑手機,就戴上它,讓你的眼睛保持在比較放鬆的狀態,即可預防近視。我們無法改變現代社會大量的近距離用演需求,但我們可以透過遠視眼鏡,讓睫狀肌不需要處於高度用力的狀態。而在我們日常使用眼睛時,就可以拿下來。

一個人一天要長時間用眼,再怎麼長我想也頂多 8 個小時,相對於近視的人需要整天戴著,在還沒近視的時候戴遠視眼鏡,你就只需要戴 8 個小時,而且不需要時可以拿下來,就不會有平常吃湯麵、洗澡、運動的時候戴眼鏡不方便的問題。

近視眼鏡是「讓近視的人看清楚遠處」,而遠視眼鏡則是「讓人看近處不會近視」

我相信後者才是解決之道。

問答

良好的姿勢和用眼習慣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一點也沒錯!但這也是老生常談,如果大家會照做的話,現在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近視了。

這跟霧視治療法有關係嗎?

有一些關係,但不完全相同。霧視治療法使用的是凸度更高的眼鏡,來讓影像成像在一個無限遠的位置,進而強迫眼睛望遠。可以想像是望遠凝視的加強版,我們現實中不一定能找到夠遠的地方望遠凝視(尤其在水泥叢林裡),那放大鏡就是有著「將物體拉遠」的功能,讓近的物體變遠,遠的物體遠到無法對焦之處。

我有實踐過霧視治療法,我認為效果比散瞳劑來得顯著,只要準備兩塊相同的放大鏡即可,而且跟文中所述的「看近時帶著」不同,它是「放鬆時帶著」,一天花個十分鐘戴著就能讓眼睛獲得放鬆,也是我很推崇的一種方式。

拿掉眼鏡什麼都看不到,聽你在放屁!

這位施主,我很遺憾的要告訴你,如果你拿掉眼鏡後,連近距離的物體都看不清楚,那你大概已經無法挽救了,請繼續配戴近視眼鏡吧!否則什麼都看不到了,只能祈禱度數不會再加深。

為什麼大家都說不配眼鏡近視會加深?

這個說法我還在積極的找尋資料中,我想可能的邏輯是:當有假性近視造成物品看不清楚,我們會靠的更近讓自己看清楚,造成近視更加嚴重。

眼鏡一定要一直戴著,不然度數會加深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說法,在我翻閱資料時發現的確有這個說法,但有爭議。同樣的,我還沒找到第一手資料,所以答案我先保留。

用那麼多電腦的我為什麼沒有近視?

從小六開始踏入電腦人生到現在國三,我還沒有近視真的是個奇蹟,我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睡眠習慣,家庭裡的每個人除了我都戴眼鏡,看來也跟基因無關。

然而我認為對我視力最傷的,不是電腦,是手機,手機螢幕小,用眼距離比較近,距離才是關鍵。也許我常用電腦,但用電腦的時間也會是「沒用手機的時間」。對視力很傷的還有寫考卷,考卷字並不大,尤其是要寫字的考試,沒有辦法維持「安全距離」,一場考試少說也要 40 分鐘,考試時間內就得讓眼睛長時間維持高度用力狀態。國三的這段時間,我身邊許多同學也紛紛開始近視惡化,我認為跟國三充斥考試的生活脫不了關係

我有一些自己的方法來放鬆眼睛,除了前些提到的霧視治療法,還有我自己發明的兩點擴散法(將在未來與大家介紹),都是我用來有效率放鬆眼睛的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點 Like,我可以得到收入,支持我繼續創作更多偽科學內容!
歡迎你把這篇偽科學文章分享給你的醫生、科學家、教授級朋友,讓他們來拆穿我的胡說八道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