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ki瓦基
Waki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嗜書成癡的愛書人、前台積電技術副理。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賞析,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當中。

《破框能力》拓展舒適圈的最好方法就是「先行動後思考」

你知道嗎?當你越擅長自己做的事情,就會一直去做。做得越多、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這樣的循環讓你獲得大量專業經驗,卻容易讓你受限於專業框架,落入能力陷阱。如何跳脫這種舒適的狀態,朝向擁有更大影響力的「領導者」邁進呢?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在我今年讀過的書裡面,我特別喜歡《跨能致勝》這本談論跨領域通才的書。尤其是書中的這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人是透過實際行動發覺可行性,例如不斷嘗試新鮮事物、建立嶄新網絡、尋覓全新典範」我們是從實踐認識自我,而不是透過理論。

跨能致勝》的作者在書中也提到全球Top50的管理思想家艾米妮亞.伊貝拉(Herminia Ibarra)的觀點:「與其打造好高騖遠的計畫,不如找出可以迅速實踐的實驗。」這種先行動、後思考的想法引起了我的興趣,我接著去尋找了她曾經寫過的書。

伊貝拉在前一本著作《職業身分》(暫譯)裡面談到,她認為「了解自己」這件事,雖然常被大家當作改善工作和生活的關鍵,但實際上,「了解自己」是旅程結束時的獎勵,而不是旅程開始時的曙光。我們卻常常把這個順序搞反了。

很巧的是,伊貝拉的最新作品《破框能力》在今年被翻譯成了中文版,我當然是第一時間就去找來讀。

Photo by Andrew Neel on Unsplash

這本書在說什麼?

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突破自己既有的專業框架,《破框能力》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作者透過這本書說明「先行動、後思考」的做法,才是促成真正「改變」的關鍵。重點在於,你必須先改變自己的「外在行為」,然後才會改變自己的「內在認知」。

大多數的書,標榜著教你如何從起點(現在的自己)達到終點(未來的自己),但它們常常只是很簡單地,寫出了終點——理想中的優秀領導者——應該是什麼樣貌,然後教你一些很簡單的策略去計算差距,然後怎麼樣拉近距離。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作者認為最重要的,其實是這段轉變的「過程」。

在成為更優秀的領導者之前,你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和疑惑,甚至產生自我矛盾的心情。我們如何不被這些問題難倒?可以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來克服?就是這本書在探討的主題。


我的讀後心得整理

我很認同作者說的,如果你光是待在原地思考,只是不停地反省自己為什麼沒辦法踏出舒適圈,你反而會永遠踏不出舒適圈。由於你現在能夠反省的,只是用自己「以前的經驗」在想事情,而且也只能用「現在的觀點」去思考未來的事情。所以,光是用舊的想法去思考,並不會造成任何改變。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出這本書的核心精神,那就是「弄假直到成真」(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作者在書中用「由外而內」的概念來說明,如果你想要像一個領導者一樣思考,唯一的辦法就是先讓自己像一個領導者一樣行動。

我試著用一張圖把作者要傳達的核心訊息整理出來:從「現在的你」到「未來的你」之間,會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轉變」。進行這個轉變,需要三種由外而內的具體行動。然後,你可以在過程中,應用五種方法度過這段轉變。最後,接受未來的你可能跟原本自己期待的不太一樣。

拓展舒適圈的最好方法就是「先行動後思考」

由外而內的具體行動

當人們停留在原本的舒適圈的時候,會很難察覺哪些舊的習慣已經不再適用了。也很容易掉入一個陷阱,那就是自以為現在的所作所為,就是忠於自我的表現。在這個階段的你,無論怎麼思考,都很難跳出舊的框架。

因此,你必須直接採取行動,去體驗還有挑戰這個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新的想法才會被激發出來。然後你就能用這些新的想法,去修正自己的步調,思考未來的目標該如何調整。

在書中,作者提出了三種具體的行動,可以促成自己開始轉變:(1) 重新定義工作內容、(2) 發展人際關係網路、(3) 探索各面向的自己。以下,我特別挑出每個行動裡面,對我自己最具有啟發的觀念。


啟發1:重新定義工作內容

過去的成功會造成能力陷阱,你喜歡你的工作內容,就會做很多這樣的工作,然後越來越擅長。當你越把時間分配在擅長的事情上,就會花越少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久而久之,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去學習原本自己不擅長的東西。

研究指出,效率高的領導者行事曆上有大量的閒置時間,還有未安排的行程。效率低的領導者,反而讓自己的行事曆擠滿各種會議、出差與報告。然而,真正的領導者該做這四件事情:(1) 與不同的人和團隊建立橋樑、(2) 做有遠見的事、(3) 提升影響力、(4) 將想法和個人經歷結合

這也讓我意識到最近忙碌的狀態,該如何讓自己從行事曆中釋放更多的時間出來,重新聚焦在團隊策略性的事務上面。

啟發2:發展人際關係網路

如果你認為發展人際網路可以「自然而然」地發生,那你可能就落入了兩種盲點:(1) 「自戀的」:只喜歡與自己相似、意見相同的人相處;(2) 「懶惰的」:只想與同一部門和樓層的人相處,對於要花多一點心力才能接觸到的人們,顯得提不起勁。

另一種阻止你主動建立人際網路的障礙是來自內心。研究指出,越是成功的領導者,樂於主動建立人脈,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本身能「提供價值」給別人。相反的,處於低職位的人,比較容易懷疑自己能貢獻的價值,在互利互惠的交流中,它們感覺更像「乞求者」,而非平行地位。

我也曾經覺得那些主動建立人脈的動作,看起來很像在利用他人,而且感覺不太真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情境下,人脈的重要性遠大於專業能力。我後來調整自己心態,在出擊的時候秉持著一種「從我的觀點提供資訊」以及「真誠表達感謝」的態度,就不會這麼不自在了。

啟發3:探索各面向的自己

作者給了我一個很棒的啟發,那就是我們時常自以為的「忠於自我」,往往只是「忠於以前的自己」。這也是讓許多人一直待在舒適圈,用這個理由安慰自己的原因。但是,真正的自我其實還包含了「未來的自己」,那個未來的模樣和可能性,是現在的你還無法預測到的。

也就是說,自以為忠於自我的陷阱,會阻礙你成為優秀的領導者。因為你覺得那個真實的「」只是一個過去的自己。如果要拓展舒適圈、獲得進步,就必須擺脫這個過去的你。唯一的辦法,就是嘗試原本覺得不自然的新事情,在過程中,那個「真實」的自己才會嶄露出來。

我曾經在《安靜,就是力量》的書評分享過自己是個內向者,但我在結論裡寫到:「肯定且忠於自己的內向特質,但為了核心信念和志業,必須主動學習並運用舒適圈以外的技巧。」我仍不停嘗試著那些,讓內向的自己渾身不自在的事情:演講、主動攀談、分享故事。至於未來的自己會成為什麼模樣,以及還有哪些尚未發揮的潛力,就是最讓我著迷的事情。

你的身分——你是誰——不僅僅是有關於過去,而且還關乎未來的你會成為誰。

轉變的循環階段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具體的行動和策略,也強調了這個拓展舒適圈邁向轉變的過程,並非一夜之間就能完成的。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下去的過程,在過程中你會遭遇許多困難,碰到自我懷疑的複雜情緒,甚至會感覺整個生活陷入一團混亂。我們可以藉著認識這些轉變的階段,讓自己知道有沒有偏離軌道,該如何重新把焦點拉回來。

  1. 發現差異:「感受到你是誰、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之間的差異,加強第一步行動的緊迫感。
  2. 只加不減:增加新的角色和行為,但保持舊的。察覺新舊之間的差異,獲得進步的成就感。
  3. 混亂迷茫:你可能會退步,甚至恢復原狀。身邊的人可能會覺得「原本的你」就夠好了。
  4. 修正方向:回頭檢視舊目標,用這段期間的經驗進行反思,提出新目標。
  5. 內在化:繼續堅持改變,這些外在的改變就你的新身分,也代表你已經轉變成你想成為的樣子。

這個循環可以一直套用在不同的轉變上面。而且,每一次的轉變,都讓你漸漸地從別人眼裡「原本的你應該是這樣」的看法中釋放出來,這就是改變的過程讓人最有成就感的部分。

Photo by christopher lemercier on Unsplash

後記:出一張嘴

讀完《破框能力》這本書之後,讓我回想起,以前還是工程師的我,也曾經有過一種疑惑:「在我還不是一個主管的時候,我該表現得像一個主管的樣子嗎?」原本做技術、學專業,過得挺舒適的,那些做主管的嘴砲技能,看起來不好學、也不是我的本性。

直到有一位前輩提點了我,公司在乎的是你能提供的價值,如果你能提供的是一整個團隊的能量,才是真的了不起。因此,如果想要往上晉升管理職,就必須用主管的角度想事情,去練習那些主管該做的工作內容,而不是成天只鑽研技術,除非你未來完全不想走管理路線。

他接著說道:「一個主管有多成功,就是看他能用一張嘴巴,完成多少事情。」當初我還只是似懂非懂的樣子,也很懷疑這種說法,不就像是大家都很討厭的「出一張嘴」嗎?但是,透過跟這本書的對話,我產生了新的體會。

優秀領導者的工作內容,在於建立外部資源與內部團隊的橋樑,挪出時間培養遠見和擬定策略。主動建立人際網路,聆聽來自各領域不同的聲音,也貢獻自己的觀點和價值。將想法和個人經驗結合,傳達給更多的利害關係人。這一切,都需要動「」。要成為一個優秀領導者,我們採取不同的行動,刺激新的思維。

改變的矛盾在於:「改變我們思維方式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做那些我們的習慣思維阻止我們做的事情。」

最後我才終於明白,這張嘴,指的就是「影響力」。一個領導者有多成功,就是他能發揮的影響力有多大。讓我們放下思想的束縛,勇於嘗試舒適圈之外的做法,突破既有的專業框架,成為一個更好的領導者,一個更好的自己。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若喜歡《破框能力:全球TOP50管理大師教你突破「專業」陷阱》這本書可透過此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

原文連結閱讀前哨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