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
KM

上班族。普通人,不自量力的想探索各種角色。喜歡閱讀和議論。喜歡狗,但頭像都會放貓。部分文章會搬到方格子。沒有其他平台。 Liker ID: vsmile20

疫情期間猜不透的行為模式:口罩、命名和其他

一,口罩

疫情初期,不少國家都推動「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且不說歐美,亞洲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是如此。除了因為口罩短缺而不得不如此分配,或是不確定是否人傳人。當初還有一個說法是:洗手比戴口罩重要,而戴口罩會忘記洗手的重要。設想的行為模式是,人們因為戴了口罩,覺得自己很安全,所以會疏於個人衛生。

如今全球一副口罩勝利的模樣(雖然不見得是事實),結果上似乎走向相反道路:因為戴口罩,無時不在警惕感染風險,因此更為注意個人衛生。以往在洗手間無需等超過一個人使用洗手台,現在排隊洗手已是常有的事。

二,命名

是否稱作「武漢肺炎」,已經是政治問題。武漢肺炎是否會引起對武漢或中國的歧視,本來就是一件很主觀的事,而武漢或Wuhan又是專屬地名,既然不想使用,就不要使用吧。雖然聽說日本有個地方叫「新冠町」,但漢字命名權被壟斷,好像沒人問新冠町居民是否接受。Corona啤酒也遭遇無妄之災。

之前在Quartz發現一篇文章,解釋了我一直的疑惑:為何不乾脆叫 SARS-CoV-2?這是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的正式命名(SARS-CoV-2是引發Covid-19的病毒)。WHO的解釋是:

使用SARS這個名稱可能會對部分人帶來不必要的恐慌和後果,特別是在2003年受到SARS嚴重影響的亞洲國家。

這個解釋乍看有理,但實務上,除了SARS期間受重創的港、臺,影響不大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一月中,就以自己曾為SARS準備,強調自己防疫能力佳。聯想到SARS或許帶來恐慌,恐慌的結果上卻是帶來更好的防疫效果。

對群眾行為反應的評估,需要同時考量時間長度,當疫情持續拉長,行為模式的利弊也有可能出現反轉。如今大家戾氣重,常使用「跨時空打臉」或雙重標準之類的說法。有的情況的確如此,有的情況則不是,或是原本短期有益的,變成長期下來的缺失。反對封鎖邊境的常見說辭,是封鎖將阻隔訊息交流和不必要的恐慌,效果上卻只多守幾週時間。如今看似是越早阻止中國入境的一方佔優勢,但持續封鎖各個疫情重災國,又能維持多久呢?可能也會有不同結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