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
KM

上班族。普通人,不自量力的想探索各種角色。喜歡閱讀和議論。喜歡狗,但頭像都會放貓。部分文章會搬到方格子。沒有其他平台。 Liker ID: vsmile20

如果有無條件基本收入。維持工作,擴大開銷預算

接觸的人事物增多後,越來越暸解到自己所擁有的都是僥倖。僥倖成長在一個可以讓我專心成長的環境、考上不錯的大學、學會一些技術、順利畢業和生活。我與公司清潔工的差異,絕對不是智力,更多只是多了這份僥倖。我可能不會熱情擁抱無條件基本收入,但基本收入可以多少彌補少了這份僥倖的人們的缺憾。

先按照徵文活動規定說答案:不會離職,至少不是這個原因離職。離職後也會尋找下一份工作。目前的工作談不上興趣,但也談不上討厭。我通常可以在自己無趣的工作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

我在半年前加入Matters時,當時自介只寫「上班族」,最近才稍作更動。我覺得自己的生活是由「上班族」身份塑造的。並不是說我和上班族是一體,而是上班影響我的日常規劃,而這些規劃影響我的人生觀、汲取知識的途徑和限度等等。固定的日常時間分配,可以更好的預估與計劃生活模式。不過也要慶幸的是,自己在不加班的企業工作,才有固定的上下班時段。

我有位朋友前幾年獲得某基金贊助一年金額,包括差旅租金,實報實銷,執行一項田野工作。一年後由基金安排出版專著。朋友對自己的田野成果還算滿意。我問他說,會不會認為時間拉長/金額增加能做得更好?他說肯定的,但時間死線能刺激成效,不保證能好太多。

時間與金錢對生活是刺激-反應關係,且金錢因素更高一些。如果有無條件基本收入,薪水(金錢)對生活規劃的刺激一定會減少。至於減少的影響多大,則視不同人而定。許多人的工作無法緩一緩是因為一旦緩下,很可能就把工作丟了。不過社會關係一定也會有所改變。

我在出「如果有無條件基本收入」題目時,原本以為自己會選擇斷然辭職(自認物慾低,開銷少),尋找感興趣的工作生活。認真想著自己也答題目寫一篇,才認定不會這樣做。身為缺乏生活紀律的人(但有在努力建構),需要金錢的刺激-反應。

不過有一筆額外收入,還是可以做很多事。例如我每個月規劃的開銷預算,餅畫大了,每個類別能分得的預算金額也增加。我在窮學生時期,如果遇到一本書同時有簡繁出版,只要不是政治相關(沒有刪減疑慮),我都會挑簡體版。便宜。工作後預算增加,書本都以繁體版為主。

其他想到會做的事,大概還是以擴大開銷預算為主,沒什麼特別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