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
KM

上班族。普通人,不自量力的想探索各種角色。喜歡閱讀和議論。喜歡狗,但頭像都會放貓。部分文章會搬到方格子。沒有其他平台。 Liker ID: vsmile20

世界很糟糕,但不是以你想的那種方式:讀《真確》

Factfulness: 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 review,中國譯為《事實:用數據思考,避免情緒化決策》,台灣譯為《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我讀的是台譯本。作者借用部分數據,解釋某些直覺推論與反應和現實不合。

相較之下,中國譯名會更接近作者原意。至於台灣譯本,我認為更準確的說法是:世界很糟,但不是你想像的那種方式。

作者在不同知識精英共聚的場合,調查眾人對諸如:全球30歲女性平均受教育多少年、大熊貓老虎和黑犀牛是否更瀕臨絕種、過去20年生活在極端貧困狀態的人數變化、2100年世界增加40億人口,主要是哪個階段人口增長等問題的認識。

作者收到的答案,往往比真實答案來得負面,並認為是人們受限於直覺偏誤。

《真確》這本書有英、法、德、義、西和中譯本。讀者最常給的負評是「選擇性使用數據,呈現美好趨勢」(但絕大部分是正面評價)。不過我認為本書預設的聽者,應該是對世界趨勢帶有負面認知,才需藉由相對美好的數據,呈現「其實沒那麼糟糕」的印象。

這點在政治討論時很常見。例如,「為什麼你總說XX政府/政黨的壞話,不說好話」的詰問,偶爾也是基於預設對方已知「好話」。若對方對XX一無所知,並且依賴你作為主要訊息源頭,就有提供完整資訊揭露的必要。如果任何情況都需要完整利弊揭露,會讓溝通變得很繁冗,也缺乏效率。

我認為本書也是如此。

世界很糟糕,但不是以你想的那種方式

《真確》引用的其中兩筆數據,讓我想到:世界的確很糟糕,但可能不是原先想像的那種方式。

問題11:1996年,老虎、熊貓和黑犀牛都列為瀕危動物。現在這3種動物裡,哪幾種面臨更迫危的危機?答案是0

作者的引申解釋是:「雖然有些地方和亞種的數量下降,但野生老虎、熊貓和黑犀牛的總數在過去數年都增加了。斯德哥爾摩到處門上貼的熊貓貼紙沒有白費,但僅6%的瑞典大眾知道他們的支持起了效果。」

作者設定的1996年起算年份,並不是隨意設定的。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資料,黑犀牛在1960年至1995年間,減少98%,數量低於2,500隻。在1996年,黑犀牛的瀕危等級升到極危(Critical Endangered)。如今數量翻倍超過5,000隻,但看似美好的「成長」數量是建立在之前98%的銳減前提。目前依然是極危。

野生老虎一直都是瀕危(Endangered)等級。2010年,野生老虎的預估數量來到世紀新低,從10萬隻降到3,200隻。近年的確有上升趨勢(但不排除只是計算方式差異),得益於印度、不丹、俄羅斯和中國的穩定成長,來到3,900隻

不過對野生老虎的威脅不能只看數量變化,也要在乎其棲息地正迅速減少。

Source: IUCN Red List

大熊貓無疑是瀕危動物中的贏家,在2016年已脫離瀕威動物。

真實的數據很可能比你想的美好,但你所在乎的數據,未必能提供解答。

問題5:現今全球有20億個兒童,年齡介於0到15歲之間。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到了2100年全球會有多少個兒童?答案:20億。

人口暴增影響糧食充足問題,但人口減少也影響勞動力。作者提出的經典人口推論:隨著嬰兒死亡率降低、生活與教育水平增高,生育率將隨之減少,世界人口將會在世紀末維持。他認為人們會犯直覺性直線偏誤,看到上升的趨勢,就直覺以為將不斷上升。

這張是聯合國人口預測,與作者所說相同。一般預料在世紀中後期達到至高點,之後將趨於和緩。

數據和對偏誤的批評都是對的,但是推論是否合理?首先要理解,全球人口變化的最大變數一直都在非洲,或更準確的說,撒哈拉以南非洲。

左圖非洲,右圖亞洲。要注意y軸的數字水平不相同。亞洲人口較高,但很大機率在2050年開始下降。相較之下,非洲繼續成長的機率很高。

至於嬰孩存活率與受教育程度的影響,1. 非洲5歲以前嬰孩存活率在逐漸升高。2.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撒哈拉以南非洲女性在1970年平均接受3.3年教育,在2015年已經上升到8.8年(男性為9.7年)。

生育率:

左圖撒哈拉以南非洲,右圖亞洲。亞洲以遠快於世界平均值的速度下滑,撒哈拉以南非洲則可能在世紀末仍高於世界平均。

近年來的確有不少研究顯示,提高教育程度將降低生育率。所列舉的條件都是合理的,但問題是,生育率下降的速度,能否達到世紀末總人口停止成長的成果?非洲受教育女性的實際生育人數,容易高於理想生育數字,說明許多女性可能無法完全掌握生育權。教育不會直接降低生育率,但家庭計劃會,因此聯合國打算加重投資這塊。當很多人以聯合國報告作為權威引用時,還要謹記他們過往就常低估非洲人口,而非洲恰好又是人口增長的關鍵。

不久前,一篇《刺胳針》(The Lancet)的論文,透過不同模型,預測出比聯合國還低20億人的數字。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生育率雖然下降,但人口仍會持續成長(論文預計的成長速度較聯合國低)。全球人口不再爆發增長,主要受其他國家如日本、泰國和中國的人口將迅速衰減所影響。

人口的確不會出現直線上升,但原因可能不是你想像的模樣。

寫給發達國家(瑞典)讀者的批評之書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感覺作者有其明確的預設讀者:發達國家,或更準確的說是瑞典讀者,並針對發達國家(瑞典)認識世界的方式與印象給予回應。

除了因為本書列舉不少瑞典例子,也包括他的批評往往有明確的讀者指向。

例如他指責西方衛生棉製造商忽略更大的非西方人口市場需求,而只想著如何改進滿足西方市場(如針對比基尼可用的超薄衛生棉)。考量商業成本,要在歐洲生產出具價格競爭優勢的低技術性商品是很困難的,也迫使他們降低考慮設計銷往非發達國家市場的意願。但是作者想點出的卻是人們對全球人口分佈的無知。對亞洲讀者來說,很難忽略亞洲本身就是人口大洲這回事。

當書本被原本翻譯成中文,少了語言(外語)隔閡,會降低陌生感,並更容易的接受內容。作者說:「斯德哥爾摩到處門上貼的熊貓貼紙沒有白費,但僅6%的瑞典大眾知道他們的支持起了效果」,你是否也會一時跨國國界差異,覺得自己國家也是如此?

知識停滯的成年人

作者很常提醒,人們使用六、七〇年代的背景知識來理解當今世界。

這點非常有趣。

結束正規教育訓練後,不再需要被迫接受與己「無關」的知識,卻容易忽略後來建立的知識,其實是在這些「無關」知識的基礎之上。

低開發國家的女性平均受教育時間,已經從1970年的2.8年,升至8.9年(男性9.7年)。如果缺乏更新這段知識,會影響對全球性別不/平等的批評方式。又如人們如何理解今天的新加坡和印尼的人權民主狀況?作為知識參照的,是否仍舊是李光耀時期的新加坡和蘇卡諾時期的印尼(或者一般想到的針對華人政策)?你知道他們離總理/總統之位多久了嗎?

類似現象,不只限制想像,也會影響不同國家/區域人們的討論。

台灣人提到「選舉」時,無論在說利弊,很可能聯想到的是台灣和美國選舉制。同樣的兩個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人很可能先想到的是西敏寺內閣制。有的人會忽略這點,並認為自己在談的是選舉的本質,但操作技術卻會影響討論時對利弊和重要性的排序方式。

又如當提到「少數族群」,在台灣可能是指漢人(95%)以外的族群、馬來西亞可能是指馬來人(70%)以外的族群,在寮國(老撾)可能是指寮族(53.2%)以外的族群。我們無法抽空現實面(具體比例)談「少數族群利益」。

大部分人的日常不會討論各國細節,所以我們通常以更大的範疇進行對話,例如「東南亞/南亞外勞的生活習慣」、「新加坡和中國一樣是一黨執政」,並延伸對留學、移民和移工議題的理解。成年人(甚至不是大家愛調侃的老年人)早已是偽知識的傳播者。人們對偽知識的喜愛,說明他們(或我們?)並不厭惡吸收知識(畢竟吸收偽知識),而是樂衷於以現有的知識進行闡述。往往不是所謂的「邏輯問題」,而是知識的匱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