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晴
以晴

我是從台灣到新加坡工作的護理師,想透過著個平台紀錄在異鄉的生活大小事,還有我對人生階段的體會,我的故事有時候腦洞大開,天馬行空,但都是對現實生活中的反映與期待,邀請讀者跟我一起從文字中體驗生活,吸引更美好的自己。

啟發我的一篇文章-在哥本哈根遇見台灣(By Danielson在童話王國丹麥)

同樣身為在海外工作的思鄉客,在每個地方都能有感而發的大聲說出“哇系逮丸郎”

在我還是張白紙的大學生時代,因為父母年邁且健康狀況不好加上家裡也不怎麼富裕,
因此就算空有想要出國唸書的想法,但也沒有勇氣去追,更是把出國工作當成一個遙遠的夢,畢業後回到南投老家,從事病房護理工作三年,總算在一個契機下,我抓到了到新加坡工作的機會,也得到家人的支持,還記得媽媽在我通過面試時跟我說過一句話“決定了就要好好做,去了就不要後悔,記住,這裡永遠是你的家。”於是去年三月來到新加坡這個陌生且繁華的花園國家,到現在也一年半的時間。

在新加坡一點點的留下足跡

離開台灣的大家,不管多久,對於思念台灣的心永遠都在,因為那裡是我們生根的地方。』看到@Danielson在童話王國丹麥在哥本哈根遇見台灣中的這句話直接了當的說中我的心情,當初抱著夢想來到新的環境,儘管清楚的知道這是自己做的選擇,也預期了疫情之下無法返家的無奈,但是真的是不管多久,不管在這裡有沒有認識新的朋友,或是對工作掌握度熟悉與否,心裡永遠都會有一個聲音告訴我“台灣是我的家,總有一天是要回家的。”

以前從小大到我們習以為常的環境與資源,在出了國後竟是如此陌生與思念。

另外,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了國外的醫療環境與台灣醫療的比較,由於台灣有健保制度關係,大街小巷大小診所林立,掛號費很便宜,生病了就去看醫生拿藥,甚至有hospital shopping這種同時去多家醫院看診的文化,但反觀新加坡卻流傳這麼一句話“寧願死掉也不能生病”隨便去診所掛號拿藥便是動輒台幣三千元以上的費用,更不用說半夜如果需要去急診看病,診療費更是診所的二倍以上,雖然新加坡的繳費制度很貼心,醫藥費用可以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償還,但是生病要付出的金錢代價還是很可觀!再者,真的要讚嘆台灣醫生的看診速度,一個看診的時間下來,台灣的醫生往往能夠看診超過七十位以上的患者,但反觀新加坡的醫師,從我自己在這邊看診的經驗,一個看診時間最多不到二十位患者,等待看診的時間很長,若是要安排檢查或手術,更是有可能要排隊到幾個星期後,不僅懷念起台灣便利的醫療環境。

前陣子櫻花季節,收到台灣朋友的訊息,說是家鄉的櫻花開的很茂盛。

在新加坡的時間,最欣慰的莫過於聽到外國友人告訴我“台灣是我最喜歡去的國家”這句話,每次聽到這句話總是能夠滔滔不絕的和友人分享台灣的夜市文化(新加坡沒有夜市,也不允許一般小攤販在街上擺攤),還有各個景點(南投人推薦自己家鄉的日月潭和清境農場),台灣雖小,但就像作者提到的『台灣是個小國,但它真的是個小國嗎?』我的答案是台灣就像一個珠寶盒,看起來小但精緻,打開蓋子會發現總有源源不斷的驚喜,不管是醫療,經濟發展,政論自由,食物,台灣人的熱情,這些總是常常被我的外國友人提起(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同事們常常比我先一步知道台灣的新聞狀況),台灣的小吃在新加坡也越來越有名,常常在街上可以看見台灣的牛肉麵,滷肉飯,臭豆腐,飲料店林立。

在疫情下,防疫的成果也是大家有目共睹,雖然最近台灣的確診案例增加,但是又開始有減緩的趨勢,還記得剛來新家時,台灣已經提倡且了解戴口罩出門的重要性,但新加坡卻還認為戴口罩是生病的人做的事情,一直到後來移工宿舍群聚,才開始強制戴口罩出門,身為在國外的台灣人,雖然沒有參與台灣醫療人員的前線工作,但是也是每天在為台灣與在台灣的家人朋友祈禱,希望疫情快點退散,醫院的朋友大家都辛苦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