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兒
宛兒

每潛都是一種練習 | 可以三日不出門、也可以三日徒步環港島。

潛水的經驗,是要浸出來的。

我對香港海底的第一印象,石剎、海刺,有啲濁,但好有親切感。

其實你本身係做邊行的?

到了IE的最後Review部份,兩位SSI 考官問到。

「我其實係返工行山 的,因為公司有一個行山app,所以偶爾會work from hill。我本身讀海洋生態和生態旅遊,所以會partime教海洋生態班,閒時還會做回收分類和撿垃圾(包括地面和水底),應該算是一個靜不下來的人吧。」

再仔細想想,如果說大學時在台灣讀海洋生態是潛水的契機,那麼潛水也是我選擇到澳洲昆士蘭讀碩士的原因?

記得大學時期和室友一起大學體育必修選潛水,去墾丁上課也是在冬天的時候。還記得每次背著裝備岸潛下水,都先經過腳底按摩、和被海水拍著又沖回來的體驗。海水比水面溫暖,一上水喝著黑糖薑茶沖著熱水,是不是初學潛水時已經遇上這樣的訓練,所以令我在水下時比較不怕冷?

後來到澳洲讀書,只怪當年的澳元兌率太可怕,窮學生沒有錢,正式潛水次數只有兩次。一次是在畢業前拉了當年的室友,去大堡礁去了四天三夜帆船船宿 (然後才發現有超過一半的人只玩了一次體驗,只有我天天去下潛),另外一次就是我一個人去潛店報名了weck dive。天還沒亮,就到了潛店,人生中第一次潛到水深20多米的退役戰艦。一個人去報名潛水,聽天由命等安排buddy,除了要注意中性浮力,還要顧水流和不要卡在船鎗中間!而且因為要經常在澳台港移動,基本上學會潛水的前五年,我有的只有mask snorkel和boots,就沒有其他的裝備。

到畢業回港,花了超過半年去重新適應香港這個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潛水嗎?只可惜我的潛伴不是住澳門就是住台灣,香港的首潛,翻查log book記錄,居然是在甕缸。為了之後去馬代(不是香港那個),還買了相機防水殼,主動向剛認識的教練報名數碼水底攝影specialty,想當年應該沒有人會上吧?但第一次看到Manta,第一次看到鯨鯊,發現潛水就是用魚的視角去看海,可以學會潛水真的是太值得了。

而在香港認識的第一班潛水朋友,說來好笑,也是一個人跑去聽海洋講座時認識的。在海事博物館聽講座聽到一半,就居然中途離開跟著新朋友到中環海旁喝手工啤酒 (酒鬼之旅由此起?) 。但當時我有的裝備也只有增加了Fin、wetsuit和背飛 (即氣囊式) BC,租Reg是我的特徵。上自由潛AIDA2,上Rescue也是因為這群人慫恿而學的。

到後來由環團轉到生態旅遊公司工作,有機會教海洋班,又看到愛珊瑚有水底清潔活動,由義工變成執委,某天突然發現,每次在辦水底清潔活動,一直在船上幫其他潛水員上下水,不正是Dive Master的工作之一嗎?

到學會潛水第十年,我才正式買齊全套潛水裝備,相見恨晚呀。至於到了現在,已經不再擔心只有自己沒有潛水buddy的問題了,除了有說走就走的指定 "爛潛"buddy,還有一班一同成長一起成為SSI OWI的姐妹(弟)們,從此我也不再擔心要一個人去潛水了。

所以你覺得這三日考試過後,你有覺得自己有甚麼改變嗎?

應該是說學會潛水的這13年,回港工作也快8年,在潛水和(至今未曾停寫過的)dive log中找到自己的成長,算是有趣的經歷吧。距離2020結束還有一個月,雖然香港仍未封關,新一波武肺又再爆發,泳池和船潛又要暫停了,但幸好有大海和潛水,讓我的2020總算有意義。

後話﹕
老一輩的香港人說「潛水」也做「汆水」,看字就知道有人準備跳到水裡了。煮食的話也可「汆水」,意即川燙,過一過熱水的意思。廣東話果然是個很形象化的語言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