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hent
Vinchent

Blog : vinchent.xyz 有拍不回,自娱自乐。

论语21 - 雍也 - 其他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南面有多种解释,有的是说可以当天子,有的说可以当诸侯。我无意深究。这句话说明冉雍很厉害。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冉雍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孔子的评价是:「简」。接下来重点可能是孔子所认可的冉雍的议论:居敬而行简和居简而行简。两种都是行简,但是态度不同,就会有高下之分。平时严肃认真,礼仪周全,做事简洁明快就是加分项;但是平时要是态度就草草了事,那做事简洁明快就有点过分了。很显然,在孔子看来做事的态度要比方式更加核心、更加重要。

冉雍看待问题,往深了再想一步,我也喜欢这样,希望能再坚持下去。

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君子周急不继富,简单来说就是要雪中送碳,不要锦上添花。这是在透露出孔子追求平等的观念吗?

仔细看看这件事,公西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母亲为她打米,孔子说那就拿一袋吧,冉求觉得不够,孔子说那就再拿半袋,结果冉求直接把一车米都拉走了……然后孔子说:年轻人你不讲武德,公西华已经开着小轿车穿着爱玛士了,你还往他家送这么多米,这样好吗?这样不好。

怎么想怎么怪,这是替他老母打米吗?这TM是借机贿赂吧!他母亲多长时间才能吃完这么多米?君子周急不继富,我觉得孔子是客气了……放到现在,那绝对是作风问题啊!

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结合上一条再来看,原思在孔子家当管家,孔子给他发了一车米,原思说不要不要,孔子说,别,你就拿下吧,分给你的乡里乡亲去。

恐怕这才是孔子说的周急不继富。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表扬颜回,能够坚持三个月做到不违背仁德,而其他的学生最多坚持一天。可见仁真的很难做到。

6.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闵子骞看不上季氏,打死也不为他效力。为什么呢?因为季氏不遵守礼,搞僭越,不符合儒家伦理。这里应该是把闵子骞当作正面典型来表扬。不能助长歪风邪道。

不妨问问自己,我有没有什么原则,有没有什么工作是给我很多钱我也不会去做的,因为和我的观念不符,以及,我的这个观念站得住脚吗?

把儒家往大了看,可能闵子骞并不够境界,他如果做费邑的宰相,搞得人民安居乐业,安分守礼,作为一个表率,以此来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难道不是更高级的选项吗?

6.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孔子是个非常重感情的老师,“自牖执其手”这一幕就非常感人。

6.13 子谓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6.14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汝)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游当了武城的县长,孔子问他那有没有什么人才。子游答道:有这么一个人,走路从来不抄小道,不是公事,从来不来我这。

可惜现在的人想方设法地找捷径,并且为了给自己正名,想尽了办法。现在据说这也成一门学问了……不过既然子游也就点出这么一个人来,可见在千百年前这种人本来就是少数吧,所以也不用感叹世风日下,世风从来没上过。

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很怪。孟之反不夸耀自己,在撤退的时候殿后,快要退到大门的时候,一边鞭打自己的马,一边说:“不是我敢殿后啊,实在是马跑不快啊!”

我只想说:咱别装行不???这样让跑在前面的人多尴尬!!!哈哈哈哈还是其实本来这句话就是在讽刺?

6.16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孔子感叹自己处在一个看脸不看能力的时代,这个世界不会好了。这是长得丑的知识分子持续几千年的怨言~醒醒吧,哪一个时代都看颜值……据说这都是有生物学解释的呢!所以,要么整容,要么就别再天天抱怨了哈哈哈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很失望,为什么正道放在这,就是没人走呢?为什么呢?经济学家也说,正道就是在这,为什么就是没人走呢?交给市场就行了啊,为什么政府要干预呢?可能我们给孔子的答案和给经济学家的答案是一样的——总有你没有考虑到的情况呀,看起来的正道,其实布满荆棘。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中等智力以上的,可以跟他说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不能跟他讲高深的学问。我就想问:您是中人以上还是中人以下呢?说不定你以为高深的学问,在人家看来简单得很呢……不必搞这么一套标准,保持真实,有啥说啥!别觉得自己是在“语上”,真佛只说家常话,自己觉得自己高级,没有任何好处。

6.22 樊迟问知(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的智慧,应该是管理人民的智慧,孔子回答“敬鬼神而远之”,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虽然我悟出来的道理是瞎掰的:敬鬼神,这是顺应民意;而远之,这是保持清醒。

最近西方媒体说到中国的疫情治理,总是难以启齿,一方面中国治理的成果好,一方面又一定要说中国官方的数据不可信。当然了,从意识形态出发,他们当然不能认同中国政府,这是顺应民意的,也就是“敬鬼神”的部分。但是他们说着说着自己都信了,好的经验教训也不学习,这就没有做到“而远之”,吃了大苦头,怪谁呢?怪没读《论语》啊!

很遗憾,优秀的政治人物,一定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们常常需要团结一群人,说服他们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为了一个更有远见的目标。

6.23 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智)者动,仁者静;知(智)者乐,仁者寿。”

智和仁是矛盾的吗?把这三句话对应起来看:智者对应水、动和乐;仁者对应山、静和寿。

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有一个运动饮料就叫做“水动乐”,不知道和这个有没有关系。

智和仁站在了两边,但是真正的仁人一定是把智和仁对立统一起来,答到既而又的中庸之道的。所以我推测,孔子说这句话并不是为了说明正和反,而是往「左」看、往「右」看,然后再接着往「前」走。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感叹礼崩乐坏。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是个辩才,有点像古希腊的智者,井里有仁人,那么有仁德的人会跟着一起跳下去吗?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为什么要这样呢?君子你不喜欢可以让他走,但是不能构陷他;可以哄骗他,但是不能迷惑他,让他误入歧途。

大意就是说,你怎么能拿这样的坏问题来折磨一个君子(或者有仁德的人)呢?

但是我倒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回答,如果理想信念会让我身陷深渊,乃至于万劫不复,我还会义无反顾地奔向它吗?我「应该」坚持吗?此时的坚持,是智还是愚呢?

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不得已去见了一个坏人,子路不高兴,孔子捶胸顿足对天发誓说:我要是说了不真诚的话,天打五雷轰啊!

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徐英谨老师认为,如果要为中国文化寻找一个关键词,那就是“中庸”。我自我感觉,从小到大,自己观念里长的最大的那颗树,也叫中庸。

这让我觉得自己每一个可能有点“极端”的行为,都是一种背叛。

孔子这句话就像一个咒语,现在民确实久久地都中庸为德了,不知道现在的中国文化符不符合孔子“至”的期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