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 Rain
Well Rain

音樂愛好者,類論文式側標寫作人。

我聽「陽光普照」電影原聲帶

原聲帶我把曲序重排這樣聽,按照主題順一個我覺得音樂上流暢的邏輯出來。
跟電影的順序沒有關係。

唐女士的推薦很有趣,連張大春也說這是他今年看過最震撼的電影。你說呢?


01.他坐在哪裡
02.阿和進去了
14.滿口袋的錢
03.這樣對大家都好 鋼琴版
08.這樣對大家都好 吉他絃樂版
05.三鞠躬
15.我只是一個駕訓班教練
16.陳教練你有幾個小孩
06.動物園
07.太陽
09.把握時間 掌握方向
10.把握時間 掌握方向
12.把握時間 掌握方向
04.關我什麼事
11.你車上有煙灰缸嗎
13.算我欠你的
17.遠行Distant Journey

感覺會去看這片子的人,大部分都會講好話,因為還算水準不錯。

如果你討厭鍾孟宏,自然也不會去看。

雖然本作號稱做了詳實的田野調查,也許在各個場景出現的事件都符合現實的合理性,但是每個人物的心靈與表演傳達,卻讓我感覺到這些人物被創造的稍微僵硬,你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是這樣,但他們已經長成了這樣,而且他們都很省話,不擅長溝通,想很多,說很少,不敢做,一做就出事。

現實中是有這樣的人,但在鍾孟宏的電影,會湊齊這樣的人。這讓我感覺不舒服。

陽光普照裡頭出現了很久很久以前,鍾孟宏拍的紀錄電影「醫生」那樣的家庭傷痛主題,「醫生」是不錯的作品,讓人隱隱難受喘不出氣,這位導演好像有處理這種問題的才能。他離的夠遠不至於驚嚇觀眾,也不爛俗,但也靠得夠近,所以沒人可以迴避。


結果就是大家心裡都有同一個念頭,可是我們嘴上都不願意說出來。


我認為鍾孟宏擅長製造共同焦慮。

但他不願意或是沒能力直接解決。

於是這是有餘韻的作品。

因為一直等著陽光普照,等來等去,天空上還是有好幾片雲飄著,不時刪節陽光。




我要回頭說音樂,林生祥正式的商業電影配樂作品,這應該是第二作。上次「大佛普拉斯」獲得許多讚譽與金馬獎項,我初聽並不覺得印象深刻,只喜歡那首「面會菜」口哨歌。

看了電影以後才大大的被說服,音樂跟影像的高度交融互益,確實是很棒的電影配樂。

這次「陽光普照電影原聲帶」也是先聽過了,驚訝的發現用了交工樂隊經典的「縣道184],來自「菊花夜行軍」專輯。生祥在藍祖蔚老師的節目交待了,這是給其中一位主角的主題音樂,但是怎麼寫都被導演打槍拒絕,最後導演提了這段舊作,讓他拿出來試,於是就成了,並且改變節奏,做了三段音樂。

熱愛交工樂隊的朋友,可以在此驚喜的找到一組「縣道184」變奏曲,這也是為什麼我把這三首排在最開頭一起聽的原因。特別是第一首,是蘇珮卿的豎琴演奏,美妙乾淨的音色。

有位朋友開玩笑說因為縣道184已經重建了,這幾首應該配合現實稱作「臺28線」組曲。

我一開始還真的被他騙了。直到拿到CD才曉得。

另外有個太陽的主題,「動物園」與「太陽」,動物園是因為導演指定要用法國號(又是導演),最早曝光的時候,我意外的聽到各頻段非常飽和,近乎失真的法國號吹奏,讓我大為驚訝,把聲音做成這樣瀕臨崩潰的模樣,似乎非常值得期待啊。

後來再聽,沒有這樣的感覺了,可能是當時出品方上傳到網路上,還有我當天的聆聽條件等等原因綜合出來的,實際上聽原聲帶,聲音是正常多了。

也許應該做一下樂理分析,因為這個主題,一直讓我聯想到經典歌曲「甜蜜的家庭」,不確定在創作上是不是真的有關係,或是音樂原理上的巧合。但這足以說明光聽到這個音樂,我就聯想到這跟家庭的連結。

可是這段緩慢的音樂,無論是用暖色的法國號吹奏,或是動物園裡的鋼琴彈奏,怎麼聽都不像個圓滿的家庭,而且毫無疑問是殘缺扭曲而且終究破碎。


難得的臺語版本

聽了藍祖蔚老師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專訪林生祥的節目,明確聽到生祥說他決定要用這種下行的旋律來做這部配樂。難怪整部配樂幾乎都是這樣哀愁嘆氣,感傷揪心啊。

我非常推薦藍老師的節目,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跟配樂有關的事情,要聽。

藍色電影院173集《陽光普照》林生祥專訪

藍色電影院174集《陽光普照》林生祥專訪




另一段音樂,可能是電影裡最無奈的表情,「這樣對大家都好」,在狹小侷限的範圍內發展的旋律,用躊躇的節奏彈出,聽著很難感覺到這裡頭有足夠的解決(Resolution)。很巧的,確實是個沒辦法真正解決的問題,只能找個作法,而這個作法,自欺欺人的說:『這樣對大家都好』。

寫到這邊我查了一下生祥的臉書,這段音樂是給裡頭擔下最多責任的母親,當父親逃避各種問題時,肩頭沈重啊。

這裡也能發現一個特徵,起頭常常是三個音組成的動機,通常往下走。

例如三種編曲,出現三次的「把握時間,掌握方向」,起頭動機是先兩個音輕輕抬起,卻沉沉落下,這是林生祥非常擅長的謂嘆,這段音樂是擔任汽車駕訓班教練的人物主題曲。由兩個氛圍元素組成,嘆息與孤單。

不管哪個是月琴與口風琴版本,吉他版本,還是腳風琴版本,每種音色都是嘆息,又是不同的落寞。

「把握時間,掌握方向3」的風琴令人聯想到「面會菜」,聲音比較溫厚,可以聽到一些雜音,不確定是來自電影還是那台老舊的風琴。

生祥說:「這是一首失敗父親的曲子」,但是不難發現作曲者對這位父親的同情與體諒,所以這個嘆息的主題發展到後頭,出現了幾段可稱安慰的處理,最後穩穩的把這個嘆息的動機放下。



我很喜歡的一段音樂,是葬禮音樂,這段音樂是安慰成份最多的,分別是「三鞠躬」,「我只是一個駕訓班教練」,「陳教練你有幾個小孩」。其實我覺得這才真正是父親角色的主題曲,這也是看完電影發現的有趣現象,每段音樂主題雖然是跟著人物創作,可是在電影裡不一定黏合的那麼緊密並且使人印象深刻。又可以說是因為父親角色戲份多,所以他出現的場景有兩個以上的音樂主題。

整部配樂的色調跟方向大多一致,但這個主題卻是最讓我感覺到療癒與解脫。

非常微妙的,這段音樂首先是葬禮音樂,安慰生者,向死者道別,接著卻成為一個療癒與諒解的訊號,在最為令人困惑,最無法釋懷的場景出現,改頭換面,試圖化解劇情裡沒有答案的心結。音樂旋律發展有很強的意圖,想要伸出手輕撫擠裂的心靈,傳達同情。


剩下還有幾段音樂,他們在原聲帶的比重比較低,各有趣味,譬如早川徹作曲,詼諧的「關我什麼事?」,這邊不多說什麼,很有趣,去聽聽看吧。

另個重要角色「菜頭」的「你車上有煙灰缸嗎?」、「算我欠你的」,陰鬱詭譎,聽起來不會太讓人愉快,應該是很稱職的音樂,作曲人說這是同一個素材做成的兩個版本,但一開始我沒有發現,反而是因為氣氛相似歸類在一起。這裡有些只有在電影觀看過程才能明白的事情,也不多說。

最後是片尾曲「遠行 Distant Journey」,或說主題曲,我對生祥唱國語歌沒有什麼擔心,畢竟他歌喉好,當然大家也都認同他覺得唱客語時表現最好。生祥的大學時代直到交工之前,也都有些國語歌作品。很難得也很有趣的,人聲上加了一個像顫音的效果,有點微微失真的電氣味,陌生。直到最後,把效果解除,變成清唱,音像聚集在正中央,從天空遠處行至內心深底的細語。

最讓我困惑的是歌詞,這又是鍾孟宏的東西,初聽想到的是1990年代,愛好某種外省人為主的文藝腔的台北高中生。滿讓我尷尬的。

看完電影以後才覺得比較合理,裡頭人物講話也差不多就是這種風格,而且導演還說這是設想劇中兒子對母親說話。那你們看了電影以後,就知道裡頭兒子是怎樣講話的。也許就不會像我一樣尷尬,而覺得合理自然。

生祥樂隊 遠行 世界首演

網路上找到的

最後提一下當初看到電影宣傳文案的直覺,九月初看到的句子:

這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
不論緯度高低,
每個地方白天與黑暗都各佔一半。

看到這些就已經讓我難過了,這當然不是真的,而是人的期待,既然只是期待,就代表要落空。

地球上總是有些地方要永晝永夜,有些地方經歷的陰影比其他更多。

所以這電影裡頭,到底是陽光燦爛還是陰影幽暗的多呢?


有些人這樣說。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