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潔
楊心潔

在下乃一介室內設計師,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工作上所見所聞,也希望與室內設計同好們,交流心得。 室內設計關乎食衣住行,生活的一切都是材料也是成果。我喜歡那種費盡心思,為他人著想而存在的細節,也喜歡洞悉一切,發自內心想服務他人的空間氛圍。我期待,大家在設計裡,找到愛與包容,及能夠負載我們人生的喜怒哀樂,美好的空間。

獨處的品質

營造獨處好品質的那個空間,不見得是要獨立區隔一個房間,而是要依照每個人的喜好,在空間中的許多角落,隱藏專屬於使用者的巧思。

這幾年,常常在開始一個新住家空間案件的時候,接收到來自業主的需求:希望有一個獨處的空間。

這跟十年前的需求明顯不同,十年前,比較多的需求都是招待客人,或是整體考量全家人的生活起居。這樣的改變從何而來?我覺得可能有幾個原因:

1.    生活型態改變。這十年間,這個世界從工業2.0轉換成資訊時代,社會節奏變得超級快速,以往的「空閒時間」被各種資訊填滿,人們需要思考消化這些資訊的空白時間變得零碎且珍貴,所以一個獨處的空間變得蠻重要的。

2.    工作型態改變。許多工作的類型變成在電腦上或是依賴網路完成,有些人在家就可以獨立完成工作,所以一個可以專注完成工作的獨處空間變得重要。

3.    住家空間型態的改變。這幾年因為房價飆漲,許多家庭的生活空間變得更小更受限,但生活中的活動卻因為科技發展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家庭成員交織在一起的活動,讓獨處的空間變得更重要了。


一個空間中,以設計師的角度,要區隔出一個獨立的空間,並沒有很困難,有許多的方法可以達成,但要讓人真心可以在其中沉澱思考,真真正正的獨處,其實沒有那麼容易。這個困難的地方,我稱它為「獨處的品質」。

我們可以老老實實的隔出一個房間來做書房,把門一關,就可以享受獨處了嗎?不盡然。因為現代化的通訊設備,智慧型手機,超級方便的通訊軟體,可以一直一直的打擾我們的思路。就算把通訊軟體關掉,我們可能也要花個一時半刻才能沉靜下來,因為慣性的複雜思考,已經讓我們的腦子停不下來了。

所以我認為,獨處空間的氛圍非常重要,因為它才是影響獨處品質最重要的因素。這種空間的氛圍要營造出來,每個人的需求又不太一樣,並不一定是要弄個銅牆鐵壁,把自己關在一個空間裡,有時候,一個複雜的環境,一點白噪音,反而可以讓獨處的品質變得很好。


比如說我在工作的時候,喜歡在咖啡廳裡,人來人往,但只要有Jazz,加上一些適當的噪音,就可以讓我專注在自己的世界裡,效率大增。但如果我想要專注看一本書,可能就會選擇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點著床頭的閱讀燈,好好的靜心閱讀。然而,如果我想要做點瑜珈冥想之類的活動,我就會真的把房門關起來,在一個密閉空間裡好好的獨處。

所以說,營造獨處好品質的那個空間,不見得是要獨立區隔一個房間,而是要依照每個人的喜好,在空間中的許多角落,隱藏專屬於使用者的巧思。

比如說,在客廳的一個角落,擺上一張最愛的單椅,可能再搭配一個邊桌跟立燈,這樣,疲憊的時候,可以在這裡喝上一杯威士忌,或是舒服的閱讀一本喜歡的書。或是在窗前,利用窗邊空間,做一個小的臥榻,可以或坐或臥,在窗邊享受窗外景色,聽聽雨聲。有的時候可以在頂樓或露臺上,把瑜珈墊鋪著,感受微風吹過,與大自然連結一下,做做伸展。

獨處的品質取決於當下的心情,正在進行的活動,還有空間的氛圍。這也是我認為,作為一個室內設計師,不應套用公式,或是把設計視為一個標準流程的原因。

因為空間雖然是有限的,但在其中進行的活動與氛圍,是無限的。同樣的一個空間,可以因為氛圍的不同,進行多樣性的活動。這個氛圍,可以是人為營造的,但更好的是空間自然而然展現的,或是與季節環境連結後產出的氛圍。人為營造的氛圍可以透過空間佈局,燈光,擺飾品…來呈現,但空間自然展現的氛圍就難得多,這需要使用者對空間有著很多的了解跟體會。關於這個話題,我覺得日本的wabi sabi最能體現空間自然展現的氛圍,但這個題目太大,下回有機會再為文撰述吧!

獨處的品質對現代人來說,越來越重要,尤其是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人需要隔離在家,家人相處的時間變長,更加需要時間空間,來滿足大家對獨處的需求。您有獨處的需求嗎?平常獨處的時候品質怎麼樣呢?歡迎大家留言給我,說說大家對獨處的看法喔!

想看更多作品,歡迎參觀我的網站  https://www.labmotifinterior.co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