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Fang
VivFang

❤️ Heart set in Game Theory & Public Finance - determined & disciplined dreamer in making Pareto Improvement. 📬 v.v.fang@gmail.com ❤️ 加拿大公立大學經濟系講師,精通賽局&公共財政,回台後在各不同產業領域闖蕩,職務包含高階特助、BDM、策略行銷等要職。

好奇心 II

好奇心陪伴我們學習跟成長

“如果我只剩一小時拯救世界,
我會花 55 分鐘釐清問題,
然後最後 5 分鐘找解方。 ”
— 愛因斯坦

為何偉大的科學家之父寧可多花時間釐清問題而不是趕緊找解方呢?

☝️全貌

有沒有試過當你提一個問題,不論在工作或者在學習的地方,對方不只沒給你答案,還問了你一串問題?

瞎子摸象這個成語大家都聽過吧。一隻大象進城,大家都沒見過很好奇。幾名瞎子前往摸索,每為瞎子摸完後都對大象有不同的結論。

「是平的,跟牆壁一樣」其中一個說。很明顯的他只摸到大象肚子的地方。

其他有的說像水管一樣、像扇子、像柱子,他們各自摸了大象的鼻子、耳朵、腿。

這個成語故事源起於印度,整個亞洲都盛傳。波斯的版本沒有瞎子,而是因為關了燈所以看不到。不同版本裡瞎子人數多寡不同。但這些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們不能草率的憑不完整、不全面的資訊去下判斷。這是很偏頗而且沒效率的。英文有句諺語說:「別用書的封面評論一本書」,也是同一個道理。知道全貌很重要。在沒知道全貌之前親易的下決定,我個人認為都是很魯莽及危險的。

這就是為何有時您提個問題,對方先回敬您幾個問題的原因。因為對方謹慎的希望能獲得較完整的資訊後再回答您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這是持續學習,保持好奇心。是很好的習慣。

電子郵件寄來,我承認我都會往下看完全部歷史信件才開始回答郵件主體。為何?因為我是隻好奇的貓,我很難不多吸收資訊就先做出判斷給答案。

好奇心是最佳學習方式,持續問問題也是好習慣。就打破沙鍋問到底吧!沒問清楚前急著找解方,可能到時找出來的是毒藥也不一定。所以我完全同意上面愛因斯坦的名言。

來談談好奇心怎幫我們渡過資訊不對稱?

☝️資訊不對稱

上週四的文章「好奇心 I」我們談過了資訊不對稱的定義,在此不贅述。總之就是一方比起另一方握有比較多的資訊。來談談資訊不對稱的例子。

  • 情境A: 「哪一道是最好吃的菜?」 您去個新餐廳可能會這樣問。
  • 情境 B: 「這個案子的時間給的夠嗎?」您可能針對某專案這樣問您屬下。
  • 情境 C: 「你覺得我穿這牛仔褲好看嗎?該不該買啊?」您可能會這樣問跟您逛街的好友,或者問服飾店的店員。

以上三個情境,某一方都比另一方握有比較充足的資訊,三題都不好回答。

來拆解情境A。如果您是服務員,什麼是您最佳反應 (BR)?說實話嗎?該不該推薦一道貴一點的幫助業績?我個人是一定打誠實牌。口碑挺重要的,我會希望客人願意回頭而且相信我的專業推薦。

如果您是情境 B 的 PM,到底該不該跟老闆誠實說專案的時間夠不夠使用?要不要讓他知道你加了多少班跟開夜車?或者其實根本時間太充裕了?什麼是您的 BR? 這題難。說時間很夠用,以後老闆可能塞您更多案子給很短時間,而且還可能會讓其他的 PM 不爽您這麼愛現。

如果您朋友穿那條牛仔褲很好看,那根本這不是問題。但如果他穿那條牛仔褲不好看,該跟他說嗎?他心臟夠強嗎?如果他不是您朋友,您只是服飾店裡的店員,您又該怎樣說好呢?

說穿了就是,不能期望其他人會對我們說實話。餐廳服務生可能不想您點最好吃的那一道菜。PM 可能就不想老闆知道他時間夠不夠用。您可能就不想對朋友穿牛仔褲好不好看給意見。為何?因為真相可能與他們的利益有抵觸。更甚,不透露真實資訊這問題在有利害關係下是越形嚴重的。阿維納什·迪克西特(Avinash K. Dixit),以及貝利·奈勒波夫(Barry J. Nalebuff)的 思辨賽局 (The Art of Strategy) 書裡也說到:「利益衝突越大,可信的資訊就越少。」

☝️操縱資訊

既然身處資訊不對稱的世界,資訊就是不公開透明。那該怎辦呢?除了保持好奇心,向下深挖找答案,還能怎樣獲得更多資訊呢?

今天來談三個賽局裡的策略,都是拿來操作資訊的工具:訊號傳遞signaling) 、訊號干擾signal jamming)、篩選screening)。

一個透露對自己有利的資訊的策略,稱為訊號傳遞(我覺得您也可以說打訊號或者方向燈)。您可以掛滿笑容的接待客人,讓客人認為您是個開朗、有熱誠的服務員,因此表示自己是個誠懇、誠實的人。這一招在服務業應該是基本配備。

減少露出對自己不利的資訊,這個策略稱之為訊號干擾。明明拿了一手爛牌卻打得起勁,好像牌很好,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訊號干擾的例子,讓跟您一起打麻將的朋友們搞不清楚其實您拿了一手其爛無比的牌。

為了想挖掘一個資訊,您設計一個環境,讓對手自己判斷在哪一個情況下他表態採取動作是對他有利的,這個策略叫做篩選。舉例:假設您想區隔出願意付高價,跟不願意付高價的兩個客層。在國外超市,常看到在門口貼有優惠特價的折價卷可以撕下。比較多時間的人,通常是比較有時間去比價的消費者,所以他們一般不願意付高價。永遠跟時間賽跑的那一群總是忙翻了,別說折價卷,他根本沒時間去研究或者比價,這種人一般也相對願意付比較高的價格。所以其實把這些折價卷貼店門口牆上,自然就會讓您能篩選出您的客層了。有時間的就會去撕折價卷。

☝️好奇心 — 學習跟成長

希望您能慢慢駕馭以上提到的操弄資訊的三個工具,在資訊不對稱時尤其是有幫助的。我個人深深受其影響,甚至認為是因為了解這些工具,而讓我能在各談判與每天遇到的危機中,能洞察先機先發制人的走在上風。

希望您今天閱讀也愉快。更希望文章有做到誘發您開啟您的好奇心開關。讓好奇心陪伴我們學習與茁壯。

謝謝您的閱讀,我們很快再見。


🃏 If you like to see the original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please visit here.

[本篇同步刊載在 Medium  與方格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