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ng能
Neng能

Linguistics (theoretical mainly) student, “Descrive e cerca di interpretarlo." 個人文章中留言出現不尊重用語的,一律封鎖,望理解,謝謝。

我在朋友圈的“尖酸刻薄”记录

存档最近自己的一个朋友圈,原文在朋友圈都已经被删除了。毕竟在朋友圈发这些真的是一件十分孤独的事情,可不知道为何还是有一些奇怪的,虚妄的期待,期待有人会懂。呵呵(自己)

起因是读到了一直关注的一个分享意大利生活资讯的公众号写了张文宏医生与海外留学生等连线的那个视频,在她的文章中,特意把张医生说的“80%的非重症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给写了下来。这让我脑内开启了嘲讽模式,因为常读外文有关于coronavirus科普等等的,都知道这是国外医生早从一开始就常说的。但尤其是留学生们,在觉得自己国家的西方人/白人/外国人傻X的同时,也是经常用这条科普去指责所在地国家的政府“不管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遂在分享的文章中写了这样一段:

在张医生说80%的人发热也不用着急去医院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们的医生也是这样科普的。但留学生们were like: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傻X,瞎说的,他们要害死我们了。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Nobody cares🤷🏻‍♀️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是针对某种被害妄想症而说的,歧视是一回事,但特意要害死你,一个中国留学生,我想,你还是没有那么重要的。

并在评论中追加:“客观来说,你西方国家的科普做的挺及时也挺好的,前提是,你看了,并看懂了🙂描述总结一下大概是:身在国外,不了解,也不想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依然高度依赖中文垃圾信息。👍

追加评论是因为在朋友圈近期开始出现什么,翻译了中国抗疫手册,要分享给意大利人呀,的这种自我感动。意大利人需要吗?疫情至今都一个月了,他们的科普早就做到位了,儿童版的,寓教于乐版本的,数不清的版本。我想应该是大陆需要和他们学习一下如何做到疫情科普工作吧。

之后因为觉得没讲清楚,心中的嘲讽之气实在难平,又写了一段:

“不知道张医生中文视频里说没说为什么你怀疑自己有coronavirus,如果症状不严重,不要 自行 去医院,除非症状严重要叫救护车🚑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医生们解释的很清楚:你怀疑自己有病,还自己出去,传给别人怎么办?这是基本的 公 民 义 务,为了他人,你要在家里,或者叫救护车。

中国人:我觉得我都要死了,你叫我为他人着想?我也不知道自己严不严重,但是在发烧,我就会死的!

interpretation: 你知道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具体定义是什么么?你就是祖国整天批判的西方个人主义的最佳注脚诶!👏万万没想,1个惊喜😊

当然了,以上是在公民社会的前提下,一个公民要做什么。贵国人不知道也正常,因为(从定义来说)贵国也不是1个公民社会。

那么,公民社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我们要向往/创造/活在一个公民社会中呢?

不可说😶”

配图是:(无版权)


在此段的下面出现了我之前在国内学意大利语时期比较尊重的一位老师的评论,没有授权不全部转述了,击中我的点是:她也在强调“不是所有意大利都XX,不是所有中国人都XX”云云。

我觉得心累的一个方面,就如我回复她的一条:“我觉得不是所有XX人都XX,难道不是一个不用标示的常识吗?比如同样的批判类的话,意大利同学们发出来,下面也不会有谁去特意留言一句:但你要注意了,不是所有的XX都是这样的……

标示的必要性,到什么程度为止?你觉得被冒犯了,所有情况都一定是表达者的问题吗?

但在与她的对话中,以及我编辑上一条的时候,也已经在犹豫,有些东西,比如社会信任,是不是有必要写出来。比如,她认为:意大利人会在家等救护车,是一种自觉地遵守规定。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意大利人难道没有正常的对死亡的恐惧吗?不是的,我想还是因为:社会信任。所以思考了以后还是决定写下最后一条:

“意识到,还是不能撇开 社会信任 光讲 公民义务。

毕竟东亚人真的太会牺牲和委曲求全了。

看XX回国,被困在上海医院里,不吃不喝不能睡觉二十多个小时,发状态吐槽还要小心翼翼:‘我也不是不理解现状...’太辛酸了也。

在这种东亚认知下,根本无法讲 公民义务,一不小心就转成某种形式的压迫。

比如强迫东亚人做到这件事,也不并不难,威胁一下,比如:你做不到素质就是很低,不配当中国人。

但意大利人可以做到在家里自行隔离,不是因为被“威胁”着,是他们相信,如果有必要,救护车不会不来。

但留学生不相信。为什么不信?

不管在任何一种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安全感都不是光说/propaganda能带给你的(哪怕洗脑洗到你自己都信了),是在现实中每一件细小的事情累积起来的。我们见过什么?

所以现在看到了社会可以成为的另一种样子,你想活在什么社会里?不是非要移民,或者你想怎么创造/改善自己的环境?”

是的,没看错,我讲的是,东亚。论如何保证每个人都有尊严地活着,东亚都不怎么样。

最后这条我在评论里追加的是“社会”,“society”的词根,来自拉丁文“sŏcius”,意大利文翻译为compagno,英文对应大概是companion,中文也许是“陪伴/伙伴/同志”。在思考一个概念时,从词根开始思考它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

我想虽然也许没必要在此处标注,为何我们讨论这些概念的时候,更应该选择拉丁文的词根而不是中文的词根,但也许为了防止误解,中文读者还是应该注意一下:这些词代表的概念,始终是外来的,不是中文创造出的概念。

我也很好奇,中文,“社会”这个词,词根,构词到底是代表了什么?对比一下很容易就看得出,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别。我中文这些几乎没学,那么个人的观点,明显是倾向西方关于社会的思考的。

互相陪伴,真正的人间,人之间。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