眚盦
眚盦

個人筆記

讀經筆記(1) | 長阿含經 第一卷

(偶然有了通讀三藏主要文本的想法,雖然雑務繁多,極有可能做不了幾篇筆記便即將長時間中斷,但姑且把它發到這裏,也算是留個念想,作爲日後有空了對自己的督促。我沒有受過相關專業訓練,決沒有能力妄加註解經義,所以只敢大致概括內容,並抄錄幾條註釋,便利自己的學習,只祈求不應錯誤的刪節曲解了世尊的原意。筆記是按照個人的習慣為自己作的,但也稍稍期望會有些許人感到這些粗陋的筆記或許有一點參考價值。)



阿含,āgama,前綴ā表示相反,gama謂去,即爲“來”的意思。因此阿含即謂展轉傳來,也有傳授傳承的意思。阿含經是部派佛教時期整理的接近佛陀原始教義的文獻。

卷一:第一分,大本經

本卷談如來出家和成道的因緣事蹟。

佛在舍衛國祇樹花林窟,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花林窟/堂,即給孤獨園)。諸比丘乞食後集於花林堂,好奇過去無數諸佛故事,世尊以天耳聞,即詣花林堂,敘過去諸佛因緣、名號、種族、所出生處。曰,各劫中有佛名毘婆尸Vipassin,尸棄Sikhin,毘舍婆Vessabhū,拘樓孫Kakusandha,拘那含Konāgamana、迦葉Kassapa,釋迦牟尼。自毘婆尸佛劫至今,人壽遞減,弟子遞減,其中釋迦名瞿曇Gotama,坐鉢多樹下成道,弟子千二百五十人,有舍利弗Sāriputta與目揵連Moggallāna堪稱最為第一,執事弟子為阿難Ānanda,兒子名為羅睺羅Rāhula,父名為淨飯Suddhodana,剎利王種,母名為大清淨妙Māyā,王城名為迦毗羅衛Kapilavatthu。

如來又以毗婆尸佛爲例,敘諸佛故事(曰“此是常法”,不再分別列舉諸佛事跡):毗婆尸菩薩從兜率天Tusita降神母胎,從右脇入,降生時從右脇出,地為震動,光明普照。墮地,行七步,無人扶侍,遍觀四方,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要度眾生生老病死”。父王召集相師觀太子相,相師白曰:“王所生子,有三十二相,當趣二處,必然無疑。在家當為轉輪聖王,若其出家,當成正覺,十號具足。”

太子駕車巡行遊觀,路遇老人、病人,知世間痛苦與煩惱,又見死人,戀世情滅。及見沙門,廓然大悟,便剃除鬚髮,出家修道。

太子思索生死病苦的緣由,即以智慧觀察: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生從有起,有是生緣;有從取起,取是有緣;取從愛起,愛是取緣;愛從受起,受是愛緣;受從觸起,觸是受緣;觸從六入起,六入是觸緣;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癡起,癡是行緣。是故,癡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憂、悲、苦惱滅。

(是爲“十二因緣”。即:癡、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癡”也作“無明”。覺悟十二因緣而能了知生死輪迴的真相,達到究竟解脫。)

毗婆尸佛初成道時,修二觀,一曰安隱觀,二曰出離觀。認爲凡愚之人,於此甚深因緣,不能解了,若為說法,彼必不解,更生觸擾。便默然不復說法。而梵天王再三勸請,毗婆尸佛乃曰:“今為信受樂聽者說,不為觸擾無益者說。”毗婆尸佛為王子提舍、大臣子騫茶說法,教授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說苦聖諦,敷演開解宣釋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諦。爾時,二人即於座上遠離塵垢,得法眼淨。

(是爲“四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也即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四諦是離苦解脫的基本原則,大量的經文闡說的便是這些基本概念中的步驟和路徑。諦satya即真理,四者分別是苦的現象、苦的成因,離苦解脫,離苦的方法。苦即是生、老、病、死等等;集為聚集,心有結使為因,招聚生死之苦;滅即要滅除結使,結使滅則業亦滅,獲得解脫;道是達到“滅”定方法,包括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也細分為三十七助道品。)

爾後,毗婆尸佛遣此城內十六萬八千大比丘眾,各處遊行,至六年,還來城內,說具足戒。滿六年,如來講說戒經,以忍辱為第一,不以除鬚髮而害他者為沙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