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朵兒
花花朵兒

轉了一圈,好像還是寫東西擅長。

借土養命(黃樹民)讀後感

(编辑过)
孤軍的孩子及孫子們已經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需要可憐他們,更不需要覺得中華民國政府依舊有著照顧他們的責任......

相關背景請先走過相關連結:泰緬孤軍。本書強烈建議一讀,好看,非常讓人身歷其境,充滿人類學學者對於研究對象的關懷。


但這是無法借鏡的生命經驗。

自己覺得大時代的影響下,有兩個關鍵事件影響了這群人:「取得公民權」跟「罌粟花轉作果樹」,這兩個事件在書裡都有詳細說明,我就不寫了。而之所以會被我稱為關鍵事件,是因為在二次大戰終戰超過半世紀的現在,我們還能夠那麼心平氣和的看著他們在當地平安生活,而不是在某個事件點被泰國政府出兵鎮壓或繳械,就是因為他們實際上是被泰國政府「招安」而「落地生根」,並非書名所指的「借土養命」。這並非指他們有轉化效忠對象的過程,相反的,是「效忠」在經歷了時間的風化後,成了空具形式的「框架」,無法凝聚族人的向心力。


接著然後就可以把身分認同問題向下延伸到子孫輩。

試想:當你的子孫輩依然在當地出生成長,接受當地公民教育,他們還有可能認同自己是你稱呼自己的「中國人」嗎?「中國人」這種充滿民族國家式的稱謂,除了在當地畢業於華語學校以外,並沒有更明顯的特徵。而華人子孫藉由就學時間比一般泰國孩子多很多的情形下,很容易因著高教育水準取得薪水較高的職位,進而在大城市定居下來。

但是大城市的移居也意味著需要積極融入當地社群,隱藏自身族群身分。於是乎,華語學校的額外教學時數,只是再次加強了一種階級向上流動的期許;雙語資源,只是未來能夠有好工作的表現。青少年華校學生並非以「保持中華文化」為由積極加入學習行列,而是他們知道精通中文對他們的未來有正面幫助。至於未來是否真的到來?誰知道呢?


他們是「臺灣人」?這絕對是你心裡美麗的誤會。

因為二戰後臺灣教材具有強烈的反共言論和傳統中國漢族價值觀的明確傾向,華語學校長期採用臺灣的華語文教材。在退出聯合國後的艱困時期,臺灣政府除了提供課本教材和教師在職訓練外,每年還提供五十名獎學金給一新中學的畢業生,讓他們可以到臺灣繼續接受高等教育。與其說是泰北的人們選擇了臺灣教材,不如說雙方因為意識形態而一拍即合。但身處這個島的我們真的有深刻的理解這群人的集體樣貌?積極的接納他們成為「我們」?對於當時在戒嚴後期 / 解嚴初期的島上來說,我相信是否定的。

但這些人依舊是我們眼裡的「他者」嗎?沒有,他們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看不見而已,試著睜開族群的眼睛去走走問問,我相信應該是人數眾多的一群。至於他心裡怎麼認定自己的身分認同?我想答案也就不那麼重要了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