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轻海峡
津轻海峡

喜歡研讀、細讀文學作品,鑽研文學翻譯,也喜歡把社會與政治當作文學作品研讀。

葉芝·龍沙·玫瑰 西方情詩傳統400年

龍沙与龍沙玫瑰

鑑賞中國的一首著名詩歌,需要對該詩與先前的詩歌的傳承關係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才能對它的精妙或不妙做出一個大致不差的判斷,或對它使用的修辭手法及其涵義有大致不差的理解。同理,鑑賞愛爾蘭詩人葉芝的名詩“當你老了”也需要了解葉芝對前人的借鑒和傳承。

---------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1865 - 1939)的名诗“当你老了” 如今在中国也有众多的爱读者。这首感情饱满、意蕴丰富的诗歌包含一连串的简单的祈使句表达呼唤、命令、劝诱、警告,显示了西方400多年来的一种情诗修辞传统。

具体地说就是,叶芝的这首情诗其实是脱胎于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诗人皮埃尔·德·龙沙(Pierre de Ronsard, 1524 - 1585)的一首著名的十四行情诗。

龙沙那首名诗是他的《写给埃莱娜的十四行诗》(Sonnets pour Hélène)组诗当中的一首。埃莱娜是当时的王太后的年轻侍女,在她16岁的时候,时年45岁的龙沙在王太后的鼓励下施展其诗人的全部解数,频频向那美丽又聪颖的妹子发起魅力攻势,写情诗向她求爱。

然而,凌厉攻势之下,那妹子却居然硬是岿然不动,刀枪不入,油盐不进,对他无动于衷,没感觉。于是,绝望的龙沙不甘死心,但又不得不死心,同时又忍不住再做绝望的努力。龙沙的努力结果包括这一首后来成为叶芝范本的十四行诗,其原文以及尽量忠实于原文的译文如下(没有学过法语的读者对这里的法语可以忽略,只读译文就好):

Quand vous serez bien vieille, au soir à la chandelle,

当你非常老的时候,在夜晚烛光下,

Assise aupres du feu, devidant et filant,

坐在炉火边,纺线又绕线

Direz, chantant mes vers, en vous émerveillant :

吟唱着我的诗句,你就说吧,就带着惊讶说:

Ronsard me célébrait du temps que j'étais belle.

龙沙曾赞美我依然美丽的那些时光。

 

Lors, vous n’aurez servante oyant telle nouvelle,

那时,你的仆人因劳顿而进入半睡

Déjà sous le labeur à demi sommeillant,

听到这样的信息

Qui au bruit de mon nom ne s’aille réveillant,

听到我的名字一定会惊醒,

Bénissant votre nom de louange immortelle.

用永恒的赞美来祝福你的名字。

 

Je serai sous la terre et fantôme sans os :

那时我将早已入土,已是没有骨头的幻影,

Par les ombres myrteux je prendrai mon repos :

在神秘的阴影下歇息;

Vous serez au fouyer une vieille accroupie,

你将是个蜷缩在炉火边的老妇,

 

Regrettant mon amour et votre fier dédain.

为拒绝了我的爱和展示了对我强烈的厌恶而后悔。

Vivez, si m’en croyez, n’attendez à demain :

假如你相信我,就好好活吧,不要等到明天:

Cueillez dès aujourd’hui les roses de la vie.

今天就采摘今生的玫瑰吧。

读者由此可以看到,就说话者的语气而言,叶芝的情诗的说话者口气跟龙沙的完全是一脉相承,也可以说是明显复制。

顺便说一句,龙沙的这首十四行诗的词汇和句法也很简单,韵脚安排是ABBA, ABBA, CCD, EED。此外还应当说明一下,这里的译文虽是尽力忠实于原文,但为了使译文不至于变成晦涩难解的谜语,我也在译文中做了我认为是必要的词语次序调整和添加。

***

有“诗人中的王子”之称的龙沙写的这首情诗是法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名篇。为了简化讨论,这里不妨撇开龙沙诗歌中的典故和他对其前辈拉丁语诗人的诗歌借鉴不谈,只是谈叶芝跟龙沙的诗歌传承关系。

读者在这里已经清楚地看到,龙沙的诗跟叶芝的诗有明显的传承关系。龙沙跟叶芝写情诗的情况类似(都是单相思),叶芝的第一句几乎是照搬他300年前的前辈的第一句。两位诗人在各自的诗中反复使用的修辞手法都是祈使/命令(在龙沙是“说吧”,“好好活吧”,“不要等到明天”,“今天就采摘吧”;在叶芝则是“取下这本书,慢慢读吧”,“在梦中回想吧”,“喃喃自语吧”)。

此外,龙沙诗最后一句的压轴意象和比喻是“今生的玫瑰”,而叶芝这首名诗则收入他的名为“玫瑰”的诗集中,显示了叶芝不但在其诗歌的说话者语气上,而且在其思想和诗歌意象上也是有意识地追随龙沙。

两位诗人都是拿玫瑰说事,并以此劝诱、恳求、忠告和警告对他们不来电的心上人:“你不爱我,真是太不懂事,不明智,到时候一定会后悔莫及”。

叶芝的这首诗中没有出现“玫瑰”,但这首诗出现在他的名为《玫瑰》的诗集中。叶芝为什么要给他的诗集取名“玫瑰”?龙沙所说的“今天就采摘今生的玫瑰吧”究竟是什么意思?玫瑰在叶芝或龙沙那里究竟有什么象征意义?

要确切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从而确切地理解叶芝的诗和龙沙的诗,就不能不说一说玫瑰在西方文学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了。

随着西风东渐,玫瑰作为美貌与爱情的符号和象征在中国也普及开来,而且是普及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符号和象征是来自西方的,并非中国原产的。证据就是如今情人节送玫瑰也在中国蔚然成风,但先前并没有这种风气,尽管中国以前也有玫瑰(月季花)。

与此同时,玫瑰作为爱情的符号和美女的象征虽然已经在当今中国普及,但作为象征的玫瑰花在西方的其他含义在中国则不那么广为人知。这里所谓的其他含义包括玫瑰象征人生的短暂,以及玫瑰跟文艺复兴时代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和文学主题“及时行乐不可缓”的关系。

“及时行乐不可缓”这一诗句出自中国宋朝文章大家、诗词大家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本人也有“行乐当及时”的诗句。在西方文艺复兴时代,表达这种理念或思想的词语是拉丁语短语carpe diem,其字面意思是抓住今天或抓住当下,其实际意思则是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不要辜负眼下的好时光;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没后悔药可吃。

“抓住现在好好享受、不要辜负这难得的一生”的想法和理念在中国在西方都是常见的。只是在中国文学中,这种理念常常是跟酒相关联(人生难得几回醉,醉生梦死最幸福),但在西方文学中则常常是跟玫瑰花相关联(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抓住现在尽情享受才是正经)。

可以说,玫瑰在西方跟及时行乐的关联跟龙沙有相当大的关系。

***

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诗人,龙沙还有一首诗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及时行乐不可缓”这个主题与玫瑰的关联。他那首题为“致卡桑德拉的颂歌”(Ode à  Cassandre)的诗也是世界文学中的著名情诗之一,其原文和尽力忠实的译文如下(没学过法语的读者对这里的法语依然可以忽略,只读译文就好):

Mignonne, allons voir si la rose

亲爱的,我们去看看那玫瑰吧,

Qui ce matin avait déclose

今天早上它向着太阳

Sa robe de pourpre au soleil,

敞开了它那大红的袍子,

A point perdu cette vesprée,

到了今晚是否已经丢失了

Les plis de sa robe pourprée,

大红袍子的摆褶,

Et son teint au vôtre pareil.

还有跟你相似的颜色。

 

Las ! voyez comme en peu d’espace,

啊!看吧,亲爱的,在短短的时间里,

Mignonne, elle a dessus la place

玫瑰的美貌怎样在这里,

Las ! las ! ses beautés laissé choir !

唉,就在这里悄然坠落!

Ô vraiment marâtre Nature,

啊,大自然真是不仁,

Puis qu’une telle fleur ne dure

如此这般的美丽花朵

Que du matin jusques au soir !

也不过是从早晨开到晚上!

 

Donc, si vous me croyez, mignonne,

好吧,亲爱的,假如你愿意相信我,

Tandis que vôtre âge fleuronne

就趁着还是如花的年龄

En sa plus verte nouveauté,

在你正当年青的时候,

Cueillez, cueillez votre jeunesse :

赶紧采摘你的青春吧:

Comme à cette fleur la vieillesse

因为衰老将毁损你的美貌,

Fera ternir votre beauté.

就像毁损这花朵。

龙沙的这首诗就这样清晰地展示了玫瑰所代表的美貌易逝、青春难留的象征意义,而且也展示了玫瑰的这种象征意义跟龙沙在其情诗中提到玫瑰时那种急迫的祈使语气的有机联系。

同样的意思转换成中国人的形象语言则是,“人生就像白驹过隙,短暂得要命,要抓紧时间好好享受啊。”这里的后半句“要抓紧时间好好享受啊”也是祈使句。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拿玫瑰说事的龙沙在当今西方依然是余音袅袅。 1985年,也就是在龙沙去世整整400年之后,法国一家玫瑰培育公司推出一个玫瑰新品种,并将它命名为“皮埃尔·德·龙沙玫瑰”(the Pierre de Ronsard rose)。由此可知,龙沙至今回响不绝。

***

“皮埃尔·德·龙沙玫瑰”又名“伊甸园玫瑰85”,是一种攀爬的蔷薇,初开时花瓣呈粉红色,然后花色逐渐苍白。

拿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人、法国当年著名的“七星诗社”中最杰出的诗人的名字给这种玫瑰命名,无疑是培育这种玫瑰的花卉公司吸引眼球、给自己公司(Meilland International SA)和公司产品提高身价的公关操作。这里顺便说一句,至少部分是由于这种公关操作的成功,皮埃尔·德·龙沙玫瑰如今是全世界栽培最普遍的玫瑰品种之一。

叶芝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产品即他的情诗与玫瑰和龙沙挂钩,无疑也是一种类似的操作。假如没有这种操作,他的情诗就是一个失恋青年的悲叹和呻吟,难免给人一种气急败坏、俗不可耐的印象。

失恋的年轻人心情沮丧发牢骚毕竟是太常见了,虽然值得同情,但常常显得可笑。对人性和人情世故总是观察入微的莎士比亚有一种嘲笑说法,说是失恋年轻人的长吁短叹有如火炉的风箱(the Lover,/ Sighing like furnace)。

然而,叶芝可不是莎士比亚嘲笑的那种一般的失恋青年人,而是手腕高超得不一般的诗人。他化失恋的悲伤和悲痛为力量,为灵感,把自己的失恋诗嫁接上龙沙的玫瑰,嫁接上文艺复兴的传统,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就出现了,原本大有可能被认为是可理解但不可爱的牢骚顿时便成为推陈出新的文学表演。

叶芝的这种诗情嫁接正是20世纪著名诗人、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斯·艾略特(T.S. Eliot,1888–1965)所称道的传统与个人才能的嫁接和融合。

艾略特在其著名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阐述了传统与新作(个人才能)的辩证关系:

现存的诸多杰作自己构成了了一种理想的次序,而这种次序会因为新的(真正新的)艺术之作引入而发生改变。在新作到来之前,现存的次序是完整的。在新作添加之后,次序要想保持,现存的整个次序就必须改变,就算是改变轻微也罢;因此,每一个作品对整体的关系、比例、价值就被重新调整;这就是新与旧之间的合并。
The existing monuments form an ideal order among themselves, which is modifi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the really new) work of art among them. The existing order is complete before the new work arrives; for order to persist after the supervention of novelty, the whole existing order must be, if ever so slightly, altered; and so the relations, proportions, values of each work of art toward the whole are readjusted; and this is conformity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

在写“当你老了”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叶芝的创作心态显然正是艾略特所称道和提倡的那种基于传统的创造和创新。叶芝的创作立足于欧洲文学和爱尔兰文学传统,既继承了传统,又改变和推进了传统。

就像艾略特所说的那样,一切可观的文学创新都不可能是空中造阁楼,而只能是更上一层楼式的创新。有才能的个人的创作不可能脱离传统,也不可能不改变传统,恰如三层楼通过加盖变成四层楼,必定使原先的三层楼的每一层的相对位置和意义都发生变化,第四层虽然是后来加的,但跟前面的三层是共时的存在,构成一种共时的秩序,是整座楼房的一部分。

叶芝的这首情诗跟龙沙的情诗有明显的借鉴和继承关系。但两者又是同一个主题的各有特色的变奏。两者虽然都是劝诱和警告对他们不感冒的恋人,但比其恋人年长得多的龙沙为埃莱娜写的情诗表现出无奈,和无奈之后的绝望又不死心的劝诱,跟其恋人戈恩几乎是同年的叶芝写的情诗则在有意无意间透露出他的自信,以及对自己的美好前景的期盼。

年长的龙沙想到自己一定会早死,对今生得到埃莱娜的爱不再抱希望,便在想象中从彼岸世界对埃莱娜发出最后的呼吁,要她珍惜今世今生剩余的时间。但叶芝作为一个年轻人则信心满满,自信前途无量,根本就不去想、或许也想不到自己的死亡,因此他对戈恩的警告也更现实,而他的语调也可以更轻柔,更温柔(有自信的人更容易表现温柔)。

叶芝那样的警告也完全可以是一种甜言蜜语的变体——嗨,亲爱的,你现在仗着你的美貌矜持高傲,但美貌难以持续永久,到时候你难免人老珠黄;我可不一样,你拒我,我也可以给你一个狗不理扭身逃开,然后步步高升,进入明星之列,让你高不可攀,你想找都找不到,我也可能不让你找到,你到时候就等着后悔吧。

***

叶芝的著名情诗“当你老了”直接承接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文学传统,承接龙沙的《写给埃莱娜的十四行诗》及其玫瑰的意象和象征,以及龙沙诗的说话者语气(修辞手法),但这首诗当中并没有出现“玫瑰”。然而,对西方读者来说,看到“当你老了”这首诗出现在名为《玫瑰》的诗集中,就足以给它的主题思想定位。

就玫瑰的意象而言,中文读者来自另一种文化和文学传统,不完全熟悉或知道“玫瑰”在西方文学传统中的象征意义及其沿革,阅读鉴赏“当你老了”就难免有些隔。

但就情诗说话者的语气而言,有情人失恋之后的情感或情绪反应属于全人类,属于人类的共性,可以跨越时间和国界,为所有的人理解。尽管在中国的情诗中少见失恋者反复以祈使句向心上人发出呼吁、恳请、劝诱或警告的修辞手法,但中国读者理解这样的语气没有多少困难。

***

叶芝的名诗“当你老了”的原文及尽可能贴近原文的译文: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十分睏倦,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在炉火边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慢慢地读吧,在梦中回想你的双眸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当初拥有的柔光,回想它们的深深的阴翳;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有多少人曾爱上你那些欢欣的优雅的时刻,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以真真假假的爱,爱上你的美貌,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但有个男人爱上你那朝圣者的心灵,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爱上你那不断变化的容颜的悲伤;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你在红光闪耀的炉栅旁躬身时,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再带点悲伤喃喃自语吧,爱是如何地逃逸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又在头顶高山上踯躅徘徊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把他的脸隐藏在群星之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