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侑達
蔡侑達

教育相關研究員,關注當代中國社會與台灣的高教議題。想先努力尋求理解,再做判斷。

我的台灣教育研究

大家好! 初到 Matters, 不知能寫什麼, 只好拿自己的舊作獻醜一下

《一個台灣升學主義的經濟學分析》(2011)

成長於台灣90年代「教改白老鼠」的一代, 我在台大經研所的碩士論文, 選擇研究這個求學階段的重要經驗。廣泛閱讀教改文獻, 我發現升學問題—或所謂的「升學主義現象」—被公認為台灣教育問題的核心。文獻對升學主義現象的定義可歸納為「對升學的不尋常競爭, 以及由此衍生的補習文化、學校教學扭曲等現象」。過往對此問題的解釋主要有兩種方向: 一種將其歸因於傳統儒家文化下對升學的迷思 (需求「太多」), 另一種則歸咎90年代以前的人力規畫政策長期限制高中、大學數量 (供給「太少」)。然而從經濟學的角度, 上述說法令人困惑: 若將升學問題理解為台灣的教育市場長期、持續的供需失衡現象, 經濟學家一般不說需求太多或供給太少, 問題在於這個市場的價格機能 (若有) 何以未發揮調節供需的作用? 此外, 文獻指向升學主義現象是沿學制序階由上往下, 線索可能要往高教體系甚至勞動市場尋求。

因此, 我的注意力轉向調查台灣的大學市場, 其價格 (學費) 制度如何運作, 並收集1970年代以來的歷年公私立大學學費 (含雜費) 標準, 畫出長期時間數列。主要發現是: (1) 1970–80年代, 當台灣的實質人均所得提高3倍 (大學市場需求增加), 同期間政府實施人力規畫政策 (供給固定), 一般的市場價格應上升; 然而, 公立大學實質學費在這段期間卻幾乎維持不變, 意味大學市場的超額需求隨時間擴大。(2) 實質學費維持不變的原因, 是90年代以前教育部依物價指數等總體指標調整學費, 這意味學費並不反映大學市場本身的供需變化, 不存在經濟學理解的市場機制。(3) 同一期間, 公私立大學的學費差距持續擴大, 補習、重考公立大學的誘因更加強化, 而學費差距拉大的原因, 同樣能從政策找到線索。這些初步發現暗示: 台灣的升學主義現象可能不必追溯明清時期的傳統觀念, 而是20世紀後半學費制度與市場供需變化互動的意外後果。

此外, 本文亦討論1990年代號稱引入「市場機能」的大學學費制度變革, 事實上使學費調整較過去更不彈性。

未來我希望延續上述脈絡, 從經濟學角度探討台灣的教育 (特別是高等教育) 議題, 也透過研究教育反思我所學習的經濟學。我從經濟學學到的是: 在多數情況下, 產品或服務的數量不需由政府決定, 因為價格機能的運作會使其達到「適當」的數量。台灣的教育部門與此形成鮮明對照: 大學的數量 (供給) 與學費 (價格) 迄今仍由教育部管制。如果經濟學是對的, 台灣目前的制度有改進空間, 近年亦越來越常看到減少教育管制的呼聲。或著, 教育有何跟其他事物不同之處? 繼續研究「教育」與「市場」的關係, 是博士班期間給自己的重要 project 之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