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tonKwong
CantonKwong

我是Ken Kwong,自由職業的死肥宅,不定期舉辦廣州城市導賞團。關注文化保育,地緣關係,區域發展。

駕長車,跨越珠江口缺

全國注目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使得廣州電視台排除精銳記者組連續三日追蹤報導,恨不得將整個廣州的目光都吸引過去,真正是“成個廣州最叻你”。

從大橋建設開始便引起公眾廣泛注意,它真能為港澳特區和珠江口西岸地區帶來強大而持久的經濟效益嗎?筆者不懂經濟、物流、工程等專業,僅從一般市民角度寫下想法。

首先,大橋耗資千億建造,體現出中國政府巨額投資基建的一貫做法,況且海灣大橋施工難度向來甚巨,非有能力及決心者無以拍板批准。大橋建好後即時帶來的便利是廿四小時陸路通關,之前來往港澳基本靠飛航,雖然利便香港中心市區人士但是價格不低,速度最快的噴射飛航一個單程便須近三百港元,貴過上廣州。再者船隻服務時間有限,一旦過時便須留澳,亦有不便。大橋開通後提供廿四小時通關,且穿梭巴士車資亦較快船便宜,大大方便三地人士往來。不過三個地方的公共交通配套情況還在初始階段,需時完善,希望不要讓旅客在漫長的等待中失去對大橋的期盼。

其次,大橋的開通亦產生了一些有趣的新事物:專門行走於港澳口岸之間的港澳兩地牌“金巴”以及“真·三地牌”車輛,這對於廣東乃至中國大陸的交通發展而言都是一件不小的事,標誌著粵港澳的交通連結更緊密、聯繫更頻繁——我已逼不及待要去體驗一下雙層巴士過珠江口的盛景了!

只是廣州俗語謂“針冇兩頭利”,中國速度下的大型基建在掌聲中往往隱藏著乖舛。例如港珠澳大橋的一直以來從未間斷的超值、工期的反覆、以及人工島的質量問題,以及成為不少海外傳媒的長期關注。而最令人不安的是致命工業意外,每每聽見都使我心頭一震。

工程從籌備到竣工向來不易,能夠控制風險平衡效益已是不錯,所以超值延時問題是可以回答的。然而人名問題是很大的,儘管意外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淡化或者迴避問題並非上計,合理撫恤、正視意外、公開交代,負面事件亦能產生正向能量,使公眾及受害者親友感到慰解。

最後,作為政治功能與經濟功能並存的基建,港珠澳大橋必然成為三地關係的試金石,以其行車方向靠右可使大多數人士明白,誰才是主、誰才可宰。但願大灣區明天會更好,口岸附近莫要塞到問候伯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