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天空
蔚藍天空

文字音樂創作者劇場人 閱讀音樂影視分享

自毀前程


人類是否有一種自我毀滅的傾向?這個問題令我思考良久,無論從憂鬱自殘傾向,乃至於放大到目前全球氣候的劇變,人類的自毀前程傾向相當明顯!當然這麼說也許會被評為『太悲觀』!或者有人會說,反正會有比你聰明的人想出解決辦法;消極一點的就說,反正你不會活那麼久。

但是…這些說法在瞬息萬變科學進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來說,誰知道下一秒會如何?正當一切都指向我們正在走向滅亡一途,我們怎能用逃避的心態,以為一切中會解決而不去正視問題?然後清晰的分析出現在《The Watchman`s Rattle—Thinking our way out of extinction/即將崩潰的文明》這本書中。

作者Rebecca D. Costa先從歷史上幾個著名滅亡的文明探問起,比如馬雅文化的滅亡,建立出一套文明崩潰的模式論述,因為當時的人類無法適應複雜性的問題,採取的緩解措施也無法遏止事態持續惡化,最後只能更不理性的採信仰論而不再思考解決方針,也因此造成偉大文明的殞落。事實上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我們腦部對於資訊的處理也愈發龐大和複雜,然社會進展的複雜化更甚,所以文明的覆滅也是一再捲土重來。事實上,這本書並不悲觀的看望文明崩潰這件事,它只是要嚴重提醒我們,趁問題還沒擴大到無可挽回前找尋可以解決的出路。

書中所提的超級迷因(Meme),現今成為網路的當紅詞彙。迷因其實就是我們生哦裡經常聽到那些積非成是然後成為一般民間信仰的事。比方說飯後一小時才能游泳,否則易引起胃絞痛。但事實上科學早已證實:不會。可是這樣的訊息還是一代傳一代,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它的橫向傳播速率和深植人心的機率遠比我們想像的高,有時候甚至事實擺在眼前,人還是對於迷因的誤謬深信不已。當然,不得不說撫慰人心的宗教,實事求是客觀的來檢視,也是我們文化裡的超級迷因。那麼也為我們解析,存在於社會中的幾個超級迷因。

1. 非理性反對,說不出具體理由或者曲解排斥某事物,視為非理性反對,總之就是刻意站在反對立場,而不進行理性對話溝通。這樣的形容像極了台灣的政黨政治…當然每個人都有說不的權利,但要很清楚自己說不的理由是甚麼?而非政治立場不同或者更單純地小到看某個人不順眼。這樣為反對而反對,甚至因此要硬說出一些牽強的理由,正是現代很多國家事務難以推行為繼之難處。

2. 指責個人,就拿最近的意外災難來說,第一時間當然是救災,然後過了三天就開始一堆究責聲浪翻湧,然後有人下台以示負責。輿情似乎就滿足了?當然不是!會發生意外當然從建築物的設計建造驗收,以及每年的維修都有關係,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問題,絕對不是單單一個人可以負責的。我們不檢討整個系統,反而只想看到有個人出來扛責,這絕對是一種應付敷衍的心態,政治家敷衍民眾,甚至輿情把民眾教育成,有人負責任了就行了!這種心態再舉一個例子,減肥!當所有的人都告訴你減肥是個人的終生志業,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那些販售纖瘦塑身產品的,或者健身房的業者,那些減肥門診的醫師,那些螢幕前的減肥營養專家,那些不斷推陳出新的電玩或不斷進化的手機,那些不斷打廣告的食品業者,他們為你建構了一個怎樣的系統?不斷的要銷售你垃圾食品,然後還要你花更多錢減肥以維持健康多活幾年?最可怕的是,所有的錯都在你身上!因為你不夠愛自己,不夠有定力不夠自律,甚至你賺的錢太少不能上健身房好好維持好的身材導致無法脫單…你有思考過這個系統到底給了你甚麼奇怪的觀念嗎?

3. 假關聯,語言的發展,出現所謂的耳語,人就發現利用耳語和人的聯想力可以達成意想不到的目的。當文字印刷照相等技術更為發達,圖像所引發的關聯假象更是到達無法辨識的地步,更別說現今的科技,影像技術以假亂真,成為散佈某種關聯意象,讓人不知該不該相信甚至如何考證起。最厲害的假關聯就是『廣告』!比方說葡萄糖胺廣告總是用老人家不良於行的內容,而事實上不良於行不僅是缺乏葡萄糖胺,最基礎的就是關節囊液分泌減少,或者關節軟骨過度磨損,甚至因為其他原因。但是廣告總是讓你認為,一有不良於行的症狀就該買葡萄糖胺來改善,把這類因果關係簡化,形塑出被誤信為真的印象,這就是一種假關聯。

4. 筒倉思維(silos),建立一套標準作業流程(SOP)是現代化的政府機關、大型企業或分層部門可以統合工作的一項重要依據。有了這樣的規章,大家都可以各司其職,出錯機率大幅降低。但問題出自於,很多所謂例外或者真正的問題其實都不是一個部門就可以解決,通常部門間的串連才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但是在筒倉思維的建立下,人們學會更自為政,甚或把其他部門視為競爭對手,這樣一來即使必須協同處理問題,也無法真正傾其所有而有所保留,導致問題解決效率差。這幾年,政府單位喜歡說「跨部會」這樣字眼,但事實上大家是否能拋卻自己部門建立績效的成見真正攜手,這個問題還有愛商確見仁見智。

5. 極端經濟學,經濟的發展確實在這近兩百年間創造人類文明的某種巔峰。我們會慣性地評斷一件事情是否符合『經濟效益』,而不去思考事情是否能真正解決。於是我們喜歡捷徑,捨棄正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人口數量也就這麼多,經濟發展的曲線終會趨緩,而或政府為了讓經濟成長指數好看,毫無目的的大興土木,您覺得帳面上的美化而破壞我們的土地,做些利用率不高的建築,這樣當真比較好?另一方面,我們太習慣以收入或個人財富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就』。每個人都追逐錢財,致使生活壓力莫名的大,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生活?

當然,本書後面提出了幾點突破這些超級文化迷因的方法。雖然人類腦部還持續進化中,但是要捐棄成見看得更長遠,真正考慮人類的整體利益,可能還有些難度,畢竟人腦面對無限複雜的問題還是有思考極限。但書裡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思維:『洞見』!當你遭遇左右為難似乎無解的問題,突然出現一個解決方法,超乎個人行事常理,但你很確定可以解決問題,你會:「哇!還可以這樣」的時刻就是洞見。人類文明的演進,比方說用火,比方說文字發明紀錄,而最著名的洞見時刻應該就是牛頓被蘋果打到頭,思考出萬有引力的時刻。洞見或許積累於生活中一些不相關的經驗,但是當人思慮殫盡感覺無以為繼的時刻,總會往某個看似不可能的地方尋找破口,這是一個進化的恩賜,也是我們賴以演化至今的禮物。洞見算是一種顛覆,無意間被發現的關聯,在我們必須面對日益複雜的世界系統,彷彿烏雲破開的那一到光,洞見或許將改變人類歷史,讓人類歷史得以延續。

必須認知我們的科技文明發展如此迅速,繼而使我們也迅速地站上必須面臨的文明崩潰(甚或是環境的毀滅),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才真正對全體人類真正有益的事,而不是被這些聞名的誤謬牽著走,勇敢踏出迷思,期望看到一個新氣象的展現。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喚醒與思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