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洋
譚洋

自由文字工作者,海上解說員,海泳與獨木舟教練。活在東海岸,看海、寫字。 matters專頁:海與詩的習字簿

【寫海的文】樹冠生活:七星潭灣的新海人

11月時應《樹冠生活》線上雜誌之邀,採訪了自己參加解說員培訓時的「同窗」Gigi和她創立的食魚教育公司「洄遊吧」。她們與七星潭畔有近百年歷史的被動式漁法「定置漁場」合作,推廣永續海鮮和食魚教育。專題週末剛上線,摘錄其中部分圖文,分享給大家:


七星潭海灣邊的膠筏(白騏偉攝)
冬季掀起的北風,在花蓮的月牙灣內捲出一道道白浪;七星潭的海面,排成一列列的浮球隨浪湧搖擺起伏,跳著波浪的舞。歷經近百年發展與改良、可長達四百公尺的大型被動式漁法「定置網」,從岸上遠看,像兩個對望的「U」字;從海面延伸到淺淺海床的鋼索,緊繫著上頭的浮球與層層箱網,在洶湧海況中,堅守著誘捕魚群的崗位。
岸邊的膠筏與撐船尾的長竹竿,在今天這種浪裡是不上工的。七星潭海灣因遠離港口而開創「膠筏衝浪」岸邊直出直入的收魚方式,面對此刻的大海與北風也只能靜置岸邊,像在風口的旅人,抓緊衣帽,風中淺眠。
······
從洄遊吧創立之初,委外專業設計、繪圖的主視覺和各種魚類資訊圖表,便十分引人矚目;從中衍伸出書籤、別針、資料夾各種「文創商品」,也強化了品牌意象。而得益於大海和定置漁場文化的洄遊吧,並沒有 忘記孕育各項遊程的七星潭海岸。在「漁人藏寶圖」中,一面介紹各季當令魚類,另一面則是七星潭沿岸地景示意圖,標示出漁場、冰店、鎮星宮、雜貨鋪等七星潭漁村特有的店家\地點;而柴魚加工廠、牽罟亭等處在圖上特別以昔日舊名和建築樣貌繪製——早年定置網主要捕撈鰹魚,就近加工製成柴魚片的歷史和今日簇新的旅遊地圖,合而為一。當遊客依此地圖到景點集章,在附近小七門市換得贈送飲料時,他不僅走訪了七星潭海灣的「空間」,也瀏覽了數十年來定置漁業經歷的「時間」。
七星潭漁人藏寶圖(白騏偉翻攝)
透過這類特色產品,洄遊吧引導遊客到漁村社區裡的小店舖,從而成為連結社區、反饋地方的一種管道。「我們想介紹的不僅是漁獲,還是這片漁村。」兩人如是說。事實上,在平日漁業體驗遊程裡,當講師為遊客導覽漁場環境、和現場討海人打招呼聊天,地方漁業和外地人之間進而可能建立起新的連結。這也不是一兩天累積出的結果,Gigi回想起和東昌漁場海人們建立聯繫的過程:
「一開始阿福叔(漁撈長,掌管起魚時程與現場指揮事務,漁場第二把交椅)他們覺得奇怪,這兩個整天跑來這邊幹嘛?到後來也會跟我們聊天、開玩笑······當他們的工作被特別介紹,和遊客們分享他們多年的討海經驗,也變成一種新體驗——原來捕魚,可以作為一種導覽、珍藏的文化內容。」她用比較悠長的語氣說:「在傳統觀念裡,討海長年以來,是一份不被社會尊崇的職業······也希望透過體驗遊程,為地方慢慢帶來一些改變。」

原文出處:多想多試、扎根七星潭灣的新海人——洄遊吧

《樹冠生活》是近期創立,關注地方發展和創新思維的線上雜誌,已有三期專題。每期邀請客座總編規劃主題,並有「生活提案」作為讀者的探索指南。一起推薦給大家:)。


p.s.有興趣一窺台灣各類漁法的朋友,另外推薦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的《討海魂: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與今年新書《小島捕魚:台灣水邊的日常》;前者收錄台灣各地漁業現場影像與漁人訪談,後者擴及溪海,更具雜誌風貌與中日語對照的「外銷」潛力。

當然,還沒發掘的各地海邊角落依然多如繁星。像船長說的:海上事,學不完。


圖片取自博客來網站
圖片取自博客來網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