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 W.
Ti W.

自然科學學徒 aka 研究生,興趣為化學及合成生物學;站在生命與無生命的交界,思考客觀生命與主觀生命的問題。咖啡與酒的愛好者。還有很多事物需要學習。

不是沒有出路,往往是不知道有條路

生涯規劃是台灣教育體制中相當缺乏的一部分,導致在學校和所謂「出社會」之間有個巨大的斷層。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注意到,其實大部分的人對於非自己專業領域的人具體在做什麼、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所知甚少,學生們更不用說,所以當他們面臨生涯職涯的選擇題時很難靠自己去作答,於是靠成績分發、選擇名校、選擇主流科系、聽從父母師長的意願就變成了常態,僵化的教育升學體制也因而造就出同質性相當高的一代又一代年輕人—不少人都是到了大學甚至是研究所才開始摸索出自己的才能或興趣。但在高等教育階段,沒有足夠的決心投入專業化的學習或者是急轉彎砍掉重練—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因而作出人生急轉彎當然不是壞事,但如果這是個普遍發生在高等教育的現象,不論從社會資源或是個人時間的角度來看都是種浪費。最近很高興在 Matters 上看到《 [在線問答]15歲的生涯選擇,我為何拒讀高中?》,因為我向來認為台灣的學生不是沒有選擇,而是他們不知道路在哪或是甚至不知道有某條他們會想走的路存在。我們需要更多像@林宏信@寓森這樣的心路歷程分享,讓學生家長老師們知道有路,也有人走成功過,大家就會更有信心去做不同的選擇。

以下是我在這次在線問答中看到的一些關於生涯選擇的重點:

1. 教育資源的易取得性

寫程式,或者更廣義的說「電腦科學(Computer science)」,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容易取得教育資源的領域。姑且不說主流課題坊間都有無數的書,線上教學資源更是琳瑯滿目,從最入門到大學程度的線上課程再至最前沿的研究論文(很多會放在 ArXiv 論文預印本網站)都可能可以免費取得。領引@林宏信入門的 Scratch 本身就是為了兒童教育目的而被發明的程式語言及開發環境。我相信在電腦科學領域有很多像@林宏信這樣的案例,而該領域的專家們也有許多致力於向下紮根讓人們有能力及有資源「自學」,或者說不用透過學校而是透過網路跟其他人一起切磋學習。我覺得可惜的是在其他領域我們缺乏這些資源及環境,人文、歷史、甚至是自然科學領域很多系統性的知識或是優良的文本仍然被鎖在實體的書本裡,除非家中有買書的習慣、或是住在城市能常往大書店跑(書店也越來越少了),不然就得期望學校或地方圖書能有經費採買書籍,但數量仍然有限,能影響的規模與網際網路所能做到的差太多。這個世界,尤其是中文圈,需要更多像 KhanAcademy 一樣提供易取得且有一定品質的教育資源,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啟發人們自主學習的興趣。有了自主性,才會做選擇。

2. 前人的經驗談

大家小時候一定都被問過或寫過「我的夢想」這個作文題目,有些人想當卡車司機、有些人想當太空人、有些人想當總統。這些夢想,並不只是在長大過程中被現實所消耗殆盡,更多時候是根本沒有被嚴肅看待:試問,家長、老師們,有多少人能引導幫助孩子們一步一步去實現夢想,而不只是說「那你要好好念書,考上好學校,就能更接近你的夢想囉」這種廢話?在這次在線問答裡我看到的一個關鍵句是@林宏信說「我問了工程師朋友」。你想成為工程師,那工程師們的過來人經驗顯然會比其他人講的更有參考價值;我們也不用意外為什麼家長是老師或是所謂知識分子的家庭中的小孩更普遍會有好成績上好學校,這不只是家中經濟狀況所造成的教育資源差異,家長親友直接的經驗傳承也是影響甚巨。這也是我在開頭所講的,不是沒有路,只是不知道有路或是不知道路在哪該怎麼走,如果我們想要更多人能更早開始自主經營選擇自己的人生,那前人的經驗分享不只能為迷惘的人們照亮一小段路也能給人們帶來更多信心。

3. 家長:只是監護人,或是成為同伴以及導師(mentor)

@寓森在問答裡說「讓孩子相信自己是一個絕對不會失敗的選擇」,我認為這就是讓人獨立自主的關鍵。引用康德(Immanuel Kant)在《何謂啟蒙》(Beantwortung der Frage: Was ist Aufklärung?)一文中所說的:

啟蒙是人之超脫于他自己招致的未成年狀態。未成年狀態是無他人的指導即無法使用自己的知性的那種無能的狀態。如果未成年狀態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知性,而在于缺乏不靠他人指導去使用知性的決心和勇氣,這種未成年狀態便是自己招致的。Sapere Aude!(拉丁語:勇於求知吧)鼓起勇氣使用自己的知性吧!這便是啟蒙的格言。
(李明輝 譯)

人生會要面臨無數的選擇,有時候是好選項太多不知如何取捨,有時候是壞選項太多不知如何迴避風險,但嚴格來說,選擇就是件很個人的事,不會帶來絕對的成功或失敗,你怎麼選就會造就什麼樣的人生,僅此而已。但如何「培養孩子們做選擇的自信」,正是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做的,尤其在台灣教育強調標準答案的環境下,孩子們做出「錯誤選擇」時常常就會被糾正,卻沒有更多的思辨過程去檢視為什麼一個選擇是「正確」或「錯誤」的。在《真的只有資質好,人生才有選擇嗎?》中,@寓森提到了他會陪小孩玩遊戲看書,又說「或許真的,父母並不是無為而治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我其實就是在一個無為而治的自由環境下長大的,也許是我自己運氣好沒長歪,但回頭想起來,我會覺得在成長過程中缺乏了導師和同伴—這是我覺得家長們可以試著扮演的角色,因為再怎麼早慧再怎麼獨立自主的孩子也都不可能天生就知道怎麼處理人生的各種大小問題,你需要導師來幫你建立信心、幫你開拓視野(這其實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別以為孩子不懂或不需要懂,跟他們談談各種所謂現實「社會」上的事情吧),同時你需要同伴跟你對話、向對方學習或是引以為鑒反省自身。@黃偉翔在《「高中 v.s. 高職」是假議題》中說的很好:「家長勇於放手,青年更要勇於具體說明」。這我看來就是一個溝通的問題,家長勇於放手的前提是理解,理解需要的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更多的參與(但不是控制);青年勇於說明的前提也是理解,理解家長們的成長背景跟思維模式(mindset)跟他們自身很不一樣,所以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努力來達到溝通的目的。

總結起來,我認為關於「選擇」這回事,首先你要有辦法看到或創造選項。拓展視野,看看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裡最頂尖的人在做什麼,看看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以外的人在做什麼,看看學校以外的人在做什麼,看看台灣以外的人在做什麼。在選擇之前,該當先理解你在選什麼。再來,要有選擇的勇氣和信心,然後最重要的,是理解並勇敢負責地承擔選擇的後果,而這就是家長和學校或是整個社會上的有心人們都可以幫忙培養的。有些人會覺得礙於現實層面的問題(例如家庭糾紛、經濟問題)沒有選擇,我會照搬標題「不是沒有出路,往往是不知道有條路」。現實的問題就需要在現實社會中解決,有許多人都有意識到那些阻礙教育普及的因素,也因此付出努力來讓更多的人能接觸到所需要的教育資源。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則發生在成大的故事,也希望未來能聽到更多這樣的故事以及像@林宏信@寓森這樣的經驗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arwen.su.5/posts/1204451759708426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