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表演藝術的危機與未來
文﹕小西 最近,前西九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久休復出,先後在中港台不同平台發表了〈瘟疫可以是「危」也可以是「機」 這隻黑天鵝加速「新常態」的降臨〉(《PAR表演藝術雜誌》2020年7月號)、〈讓觀眾飛翔 「雙線劇場」的初步構思〉(《廣東藝術》雜誌2020年第4期)、〈全面記錄時代...

尋找香港的文化身份﹕讀《不離地藝評》

文:小西 本地著名藝評人與策展人何慶基的《不離地藝評﹕何慶基剪報集一九八〇—一九九〇年代》(以下簡稱《不離地藝評》)終於於今年年中出版。雖然《不離地藝評》選輯了何慶基上個世紀八〇、九〇年代的藝評文章,但至今相隔二十年,集中文章現在讀來絕不過時,跟當下仍有不少對話的空間。

黃色經濟圈的社會經濟

文﹕小西連登豬近來城市熱議黃色經濟圈,惹來頗大爭議。反送中運動至今已持續了半年,黃色經濟圈的提出,是希望透過經濟手段,支持曠持日久的政治抗爭。黃色經濟圈得到各方人士的支持(尤其是支持反送中運動者),但由於以政治意識形態指導經濟運作,有違一般港人對自由市場經濟的想像,也引起不少人的反嚮與反彈。

在消失之前,以詩銘刻所有

「我們沒有忘記 在那些眼淚之間 我們用紙重新打造 我們的神像 讓廣場的氣味 汗水、血跡、耳語 為我們打開 回家的路 重聚」 ──〈神像〉 「請不要說,愛就是虛無 在我們的身前,在我們的身後 在虛無中說愛從來沒有實現 說我們從來沒有遇見 在日子到來之前 ...

人血饅頭

近年,香港人很喜歡指責別人「吃人血饅頭」,意指有人借別人上位獲利,代價卻由對方一方承受。「人血饅頭」語出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藥》,小說描寫了革命者為革命流血犧牲,他們的鮮血反被無知迷信的人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最後,主角老栓的兒子並沒有因為吃了人血饅頭而把癆病治好,病重身亡。

深不可測的動物

小西 讀畢謝曉陽的新著《馴化與慾望:人和動物關係的暗黑史》,有意猶未盡的感覺。謝曉陽本身是動保運動組織者,《馴化與慾望》一書結合文化史、思想史與運動論述,最終也是為了動保運動服務,本也是無可厚非。《馴化與慾望》一書以「馴化與慾望」為主題,嘗試把人類和動物幾千年關係歸結為慾望伸張...

泛政治化年代的藝發局選舉

小西 新一屆香港藝發局(以下簡稱藝發局)藝術範疇代表藝術範疇代表提名推選,結果近日終於塵埃落定,藝術行政、藝術評論、藝術教育、戲曲、舞蹈、戲劇、電影藝術、文學藝術、音樂與視覺藝術等十個藝術範疇的業內人士透過三年一度的「選舉」,終於選出了各自的業界代表,為藝發局未來的文化政策方向掌陀。

六月

六六月小西 六月有久違了的煙霧 這裡的人太忙了 在白茫茫的幽閉中 終可放聲痛哭 重複的氣味 淚水濺地 此起彼落 匯集成親密的海洋 細語流動 有時慢如和風 有時激動如河 有時卻凝結如冬 有人走了,沒有回頭 呼喚着另一個走了的人 暮然回首 然後擁...

黑旗

紅旗緩緩下降 停在半空 變成了 黑夜的顏色

6430

燈光突然熄滅 蟬嗚响遍廣場 一點點的昏黃 潮濕裡有腥熱 人群默默無聲 穿過了江河水 在一片燭光中 回頭看見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