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m
Storm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真地体察自己、了解世界,期待真诚、理性、有爱的交流~

Education is over at 18

今年二月份的时候我们系里搞了一场晚来的圣诞聚餐,大家抽签排座。竟然和我的两位博士导师抽到了同一个桌号,还有一位师母,就像一位导师说的一样,“好像家庭团聚呀!”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可不是嘛!

席间谈起来新冠病毒病毒在中国大陆的流行,师母比较担心,问我在这里有没有遇到歧视什么的。我告诉她,目前没有,不过估计这和我现在比较强大有关系,可能这些人都绕着我走吧。她又问,那是不是以前遇到过?

“那当然!在5路公交车上就遇到过。女司机不卖票给我,因为她不知道我哪一站上的车—而早些上车当然票价会贵一些”,我向女司机解释,“我刚从车子中部上车”—这期间公车还没有启动。我让她问其他乘客,但她不问,也拒绝卖票。僵持了一会儿,车子前头已经有一两个人在等着买票。而我最讨厌耽误别人了,于是着急起来,直接开骂,“你疯了吗(Sind Sie blöd?)?” 奇怪的是,这下她开始动手操作给我出票了。

两位导师诧异地听着,非常震惊,然后师母开始为这件事道歉。我告诉她,“别担心。我现在很强大,没事的。”导师问,”那现在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我说,以前很年轻的时候,我以为一切不理解都可以沟通明白,我会尽量和别人解释说明。但现在,我先看看对面说话的人,要是觉得对方不可理喻、朽木不可雕,我就会说,“您说的都对!”反过来,要是对方看着是个明理的人,我就会解释、沟通。

不知谁说过,“Education is over at 18”。所以,要是一个成年人自己不想聆听和学习,别人说什么也没用,而教育改变别人、扩宽他们的视野,也不是我的兴趣和义务。

Exactly! : )

这也是我对学生的态度。有一次给一个硕士研究生班上课,我给了几篇科研文章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有个学生,美国人,问我,“这篇文章我查过了,引用率不高,应该不是很好的文章,我可以不读吗?”

我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第一、引用率高低和文章好坏不是我和你要探讨的问题,但我清楚地知道我为什么选这篇文章让你们阅读。你要是想听,我可以告诉你;第二、你可以选择不读,这是你的自由。我的职责会让我相应打分。可以吗?”

相比中学生,我更喜欢和大学生和研究生打交道,因为我没有责任让他们学习,因为他们已经有选择的自由和能力,包括是否学习和如何学习,而对于小学生和中学生,老师则必须尽责任义务让他们学习,要想办法让他们喜欢学习,这太有挑战性了,由更为强大的人来做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