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m
Storm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真地体察自己、了解世界,期待真诚、理性、有爱的交流~

谁有权利公开定耻辱榜?

这疫情的前前后后,媒体的深度涉及,把现实撕开给你看,不想看都不行。对现实生活有点幻想的,也早没了,再没低头闭眼想象的空间。

疫情期间方方日记我大部分都看了。文采如何不是要点,关键就是记述功能。就是个日记而已,就像我们记流水账一样。谁要是点对点地确认细节正确与否,把它当成纪录片一样地来看,一定是不读书、很少读书、不会读书、没有脑子的,要不就是居心叵测—我为我这句论断站台。

一本书,谁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就不买、不谈;就像别人说的话,有人信、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则什么也没听见,就像风吹过了一样,再正常不过。国内媒体上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实在是让人汗颜,都不好意思和非中国文化出来的人谈这么个闹剧。

现在又有国之重器工程院院士为家国思想站台,在高校平台把方方也作为反面典型来对待。他举的其他人名,我不了解。但方方日记我也是读过的,她作为反例被列举出来,我觉得这院士老先生有点过分。

院士嘛,术业有专攻,说说本行是可以有参考价值的,说说自己的价值观也可以,为什么一定要批判别人、把别人订在他选定的耻辱榜上,还是公开场合(在高校范围)?

况且他说的话,也有点真假难辨的味道。

“我在武汉前线,一直待着,各个医院我也去,如果一个患者不幸逝世了,我们都是把他身上尽可能的东西,手机、项链、手表、外套,都会放到单独的包里,系好了,写好名字,然后给患者净身——洗一遍、擦干净,再用被单裹起来,放到太平间,我们也会集体默哀,对死者的致敬。”

他上面描述的对死者的尊重,我倒非常希望是真的,不过,在那么紧急的情况下,在相对于疫情发展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大家都知道,第一、不是患者都有办法进到医院,第二、即使在医院,患者也不一定能得到床位和医护人员的关照。那么,医护人员怎么会有时间“集体默哀”,而不是去抓紧每一秒钟去救治尚且活着的人?

前一段时间意大利北部疫情吃紧的情况下,必须应用战时急救原则,讲的就是在极端情况下,必须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排序,优先救助濒死、存活希望高的患者。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秒钟都可以用来救人,哪有时间去“集体默哀”!

难道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在武汉发生过?难道医疗人员可以从从容容对所有患者进行救治,还有时间进行”默哀“,表达对生命的尊重?

那为什么要建那么多方舱医院?为什么要从外省市调那么多医护人员支援?

那被讲述的故事,实在是美好得让人不敢相信!

假如已有一分存疑,那么这被讲述的故事,该相信多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