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m
Storm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真地体察自己、了解世界,期待真诚、理性、有爱的交流~

日常邂逅心理学

我的邻居背景是心理学,有一家心理诊所,提供心理咨询;喜欢读关于各种文化的书,包括各文化中的神化和宗教故事。我很喜欢和他聊天,因为从小我就对别人为什么做某件事的背后原因很感兴趣,尤其最近几年看了挺多心理学的书,这个倾向更为明显了。

有天和他闲聊,有几句话,记忆深刻,特录于此。

the thinker

我,是哪个我?

他问:“这个世界上谁最了解你?”

我想了想,答,“我自己”。

他继续问,“这世界上,谁是你最了解的人?”

我想了想,答,“我自己”。

他说,“想一想,谁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有不止一个“我”,对吧?”

“很多时候,人们在说“我”的时候,并不去细想哪个“我”被代表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伴侣、家人应该理所当然是最了解我们的人。这个箭头从上来就错了,一定会导致心伤的结果,严重的就变成心理问题。”

“其实,箭头来自我们自己,可以和世间万物产生联系,但最终都会回到我们自己这里,所以是个圆,这和你们佛教讲的是一样的。”


你的世界观经过你自己的挑选吗?

他问,“假如你一出生,就被带回来和我父母一起生活,你会怎么成长?”

我回答,“肯定不会讲中文咯,就不知道那些中国的好吃的咯,会像你一样成长吧!“

他说,“是的。人们很多时候遵循道德、传统,以这些来约束自己、期望别人。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所谓的道德、传统、文化,多是后天灌输进来的。但人本质上是一样的,你和我之间并没有根本的不同,成长就是外面环境内化到我们内部的过程,所以,所谓的中国人、西方人、不同民族之间,都只是后天的映射不一样。理解这一点,对形成自我意识以及对世界作出判断至关重要。”

是的,假如一个人家里的家具、装饰风格全是别人决定的,他/她自己从没有参与过设计,那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不是完全意义上他/她自己的家。假如条件允许,他们会尽力去实现自己的风格。但是,对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的价值观、世界观,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忙碌而不自知——这些观点是别人和环境装进我们脑子里的,并没有经过我们自己的选择。


你现在代表的,是你的心,还是你的大脑?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家里的同辈兄弟姐妹们,都是理工科背景的,独缺人文、艺术类的。

在这样的氛围里,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做任何决定之前,思考为什么要做,是天经地义、必然的一步。

直到碰到一位朋友,她自6岁开始学钢琴,后来继续深造,现在做专职钢琴老师;从没有过理工科思维训练。

有段时间因为一件事情她很难过,怀疑自己、怀疑人生,快要崩溃了,找我来倾诉。

当时我问她,“当初你为什么决定去做这件事?”

她说,她凭着感觉去做的,想做就去做了。

我很愕然。

对重要的事情,不好好想一想,不理性考虑,只靠“感觉”去做决定—-这于我完全陌生,当时我几乎不敢相信。

事后我仔细想了想,开始慢慢理解,这位朋友展示的是另外一种接触世界的方式,“感知”。那些天才歌手、艺术家所做的创作,必须依赖极度敏感的“感觉”吧。凡事都去想为什么,世界就看不到那么多直入人心、璀璨弥久的艺术作品了。

这使我意识到自己思维方式的这个特点,可以总结为,“use my brain, but do not listen to my heart.” 也理解了为什么我做了很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但是并不开心。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