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x
Nix

在复杂的世界,做一个乐观坚定的人。 博客:https://qizongwu.com

春鸟秋虫自作声(二)

Previously: 春鸟秋虫自作声(一)

Original link to my blog post: 春鸟秋虫自作声(二)

从上文的背景中我们可以发现,“轴心时代”对于教育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轴心时代这个概念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意指公元前八百年至公元前两百年之间,在这段时期中,世上主要宗教背后的哲学都同时发展起来。)在西方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一批优秀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的诞生。中国的轴心时代则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以孔子为代表。

出于各种目的,教育和学院在世界各地陆续展开,西方以哲学开始,经由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到了艺术和科学的各个领域。而在东方,教育的最初强调的是伦理纲常、道德教育,对当时和后世的统治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东西方的教育历史也对这两个区域如今的教育观念产生着影响。我有幸在东西方的学校都接受过教育,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引述了孟子对“学校”的解释:“学”指学习,“校”指教导。不同的求学经历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东方更加强调“校”,也就是教导,这个概念,而西方更为提倡的则是“学”。(所比对的方向为工科学科)

在初入美国高校的时候我曾感到这种差别带给我的不适感。教授在每节课之前总会给出大量的预习资料,需要在课前通过自己的学习了解。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也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更像是把一些知识点串联起来,不会涉及特别多的细节。因此课后除了大量的作业内容,还有助教的 Help Session,seminar 等形式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和学习。伴随着课程还会有一个 project 贯穿这门课的始终,最后的成绩也不仅仅有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还有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最后的 project 成绩。而 project 往往需要精心准备 presentation 在全部同学面前展示成果,Q&A。

整个的美国高校教育带给我的体验就是,上课会比较轻松,每门课程每周只需要上三四节课,时间不会很久。但是课外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常需要在图书馆和实验室待到凌晨,整理相关材料,阅读相关的论文和文献,和不同的小组成员不断地开会。总之就是每门课都不会“轻松”甚至累得要“死”地结束,但结束后总会留下一种强烈的满足感,而收获到的东西也往往要超越这门课的知识本身。因此,在美国的学习过程中我的成绩很好,最后以满GPA的成绩毕业。

国内高校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成绩往往以最后的期末考试,或者期中考试加期末考试的成绩为准。对于其中的过程则没那么重要,所以即使你每堂课都逃课,在期末考试你拿了满分,那么大概率也是会拿到不错的成绩。所以很惭愧地说,在国内的大学时期,我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而周围很多同学也往往选择在考试之前几周开始“突击”,草草地结束每门课程。教授们的教学内容也许很精彩,“干货”满满,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真正在课后还会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的人则是少数“学霸”。而我在当时明显不是一个“学霸”,却在异国求学的时候被迫变成了一个“学霸”,并且发现了“学霸”的乐趣。这种差别让我感到疑惑,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可以变得如此不同?补充一点,我的大学本科是国内一所还不错的老牌工科985,所以如果我们学校都是这种情况的话,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大概率也不会是更好的情况。

后来,我了解到一个叫做“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的概念。我发现西方的教育体系仿佛始终在传授学生这种概念:学习是一件为了自己,自我驱动,持续进行,并且需要和他人不断合作的过程。在学生掌握了这样一种能力之后,即使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往往能够保持优秀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节奏。而国内的“应试教育”虽然已经被诟病多年,人们也很想要纠正这种行为,但是也成效有限。根据我的经历,即使在国内优秀的高校,大部分学生也往往在为了“应试”而学习。

是因为国内学生的素质普遍低于国外的学生吗?当然不是,可以说中国的学生或者东亚地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全世界绝对是第一梯队,那么是什么在“培育”着应试教育呢?答案一定很复杂。也许是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遗留下来的一些教育观和伦理观,也许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许是越来越内卷化的求职工作环境,也许对于科研事业的不够重视,等等等等。像这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所以教育现状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不可否认的是短短几十年我国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很多问题是很难通过一个人努力改变的,但是却又必须通过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改变的。

而如果一些国际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先进而合理的学习方法论,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那么微观上可以提高个体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宏观上对于教育环境的改善也一定会有所贡献。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一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和了解优秀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影响一些人,尤其是身边的人,在内卷的困境中找到停身之处。

所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同样的学生完全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人们就算不知道什么样子的教育算是优秀的教育,但都会承认:优秀的教育是重要的。很多人可能没有详细了解过比如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成长性思维(Growth mindset),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等概念。但是这些内容也许已经被融入进了各种教育体系中,一个充满着优秀教育观念和习惯的教育体系不需要告诉你什么是主动学习,因为通过日常的学习,你就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和能力。因此优秀的教育往往花费惊人,也被很多人戏称为没有上限的投资。而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一种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和习惯而不是仅仅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授。

值得思考的是,很多知识并不是阅读一两篇论文就能学会,也不是看了几篇知乎文章就能大喊道:我悟了!而是需要系统的训练和坚持,与大量的实验和实践。很多优秀的教学理念已经被反复验证,大量的实际数据也被罗列出来。这些论文或者研究成果遍布各大期刊、网站,可以供人们直接“拿来”借鉴或者使用,但是大多数人却看不到这些内容,不屑或者不敢“拿来”。

也许有人会说很多国外的研究成果不适合国内的教学环境,那么又有多少教育工作者真正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推动者这个行业的发展呢?如果企业家们把在互联网上争抢用户使用时间和注意力的一半脑力和精力用于教育行业,最聪明的人不是转行去各大互联网公司当码农,研究如何让更多的人能点击更多的广告的算法,而把学生的进步程度度当做KPI的话,现在的教育环境又会是怎样呢?

现实中确实有人做着这些努力比如成立了各种教育基金,远赴偏远地区支教的人也有很多。人们也许会尊敬他们,但是却不会选择则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当我们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为更多的人谋福利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挺身向前。而这就是如今的价值观,我们在嘲讽资本主义的同时,本身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呢?

潜在利益的驱使下,另一个名字出现了,教育机构。当无数“会考试”的孩子从各种教育机构走出来,带着100分的试卷刺激着其他孩子和家长们: 你们可以不“鸡娃”,但是注定没有我们“鸡娃”们分数高。看着教育机构出来的孩子考着高分,有更大机会去到更好的中学甚至是大学,家长会不焦虑吗?高分的学生是否会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不做讨论,所有家长希望的一定是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不会有家长希望自己的30年房贷换来的是孩子未来50年的房贷。但是很可惜,如果想参加高考,分数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内就是一切。而这种对学生越来越残酷的教育环境自然离不开各种教育机构的推波助澜。课外教育本不是一件坏事,但不择手段贩卖焦虑的机构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呢?也许反思是不可能了,那么是否有相关的条规可以加以规范和限制呢?

然而世界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非营利性的教育组织,比如可汗学院和3Blue1Brown。这些组织是真正地想要让人们理解并体会知识本身的乐趣,而不是考到高分的乐趣。但这些国际上著名的非营利教育组织往往在国内鲜为人知。这也是我觉得很有趣的一点,MIT,Stanford 毕业的学生会选择去创建可汗学院或者3Blue1Brown,而清北毕业各科竞赛的奖牌获得者却在某而思成为了辅导老师。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为了钱工作错了吗》,为了钱或者生活的人们自然不可耻。如果清北生化毕业生,各学科竞赛获得者有更好的出路,他们又怎么会原意放弃自己的热爱呢?科研人员谁不想在诺贝尔的奖杯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呢?原本在我国教育体制下最优秀的一批人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劝退转行的呢?为什么某些专业的优秀学生即使在国外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仍要选择出国深造呢?

义务教育的普及是为了消除“文盲”。现在的社会,“文盲”可能很少存在了,但是“信息盲”却变得越来越多。过去的时候不识字的人被称作“文盲”,因为不识字是学习知识的巨大阻碍。如今,网络上各种文字信息流爆炸式涌现在人们眼前。各个软件为了获取用户的注意力推送铺天盖地五花八门的信息。离开手机和电脑,一种不安全感会遍布全身。我们又有多久没有认认真真读完过一本书了呢?如何鉴别区分网络和社会中鱼龙混杂的信息,也许需要这个信息时代的“扫盲”工作了。

因此,我希望能够为我的孩子总结筛选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帮助他“扫盲”。用我的经验和陪伴带他看一看更广阔的、充满着各种可能的世界。希望我的孩子知道,成功的定义远不只有一种,不是一定要当“聪明人”才能活得聪明,找到生命中的执着和热爱会是一件极其浪漫的事,比赚大钱更重要的是要永远保持着爱和希望。

最后要解释一下标题,这是一句诗,来自黄景仁的《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诗中更加有名的一句应该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一句牢骚和自嘲。但是作者还是用“春鸟秋虫自作声”结尾,坚持表达自己,拒绝向“诗谶”的威胁妥协,算是做到“只知独夜不平鸣”了。

希望在教育和求学的路上,我们都能够认清教育的真正目的和生命中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不要被“高分”“鸡娃”“学区房”这些因素吓到。有能力的话,我们自然可以提供给孩子尽量好的教育环境。但没有足够的条件,作为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做有智慧的家长并不难,最简单的就是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在我看来,做一个人生观价值观都健康幸福的人,要比考入清北,奥数夺牌更加重要且艰难。世界的“声”本不应该只有一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勇敢发出也许平平无奇却又别样精彩的自我之“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