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复调
温带复调

温带是现实,复调是理想,乐向标是华语地区新专辑短评集,较严肃的那种 微博:@温带复调 / 公众号:@鉴赏志 / 知乎专栏:温带复调·乐向标

乐向标 015丨高嘉丰jiafeng《幻爱锐舞会》Y2K土味美学来袭?

虽然可爱没用,但还是想陪你玩手机。

015

《幻爱锐舞会》

高嘉丰jiafeng
独立发行

综评:5.6分


阿森:6.0分

没有高嘉丰人声的部分舒适合理很多。《幻爱锐舞会》选择的是个很好的、很期待它能做好的方向,所以我必然更刻薄。要搞复古千禧潮土味,就可以再恶趣味到底一些!现在这张的程度就是没什么必要,卡在中间。可爱AI女孩朱婧汐和玩偶女孩养鸡一直都成功地把自己装进了作品人格角色里,但高嘉丰就是个非常差的演员了。词曲创作和音乐编排上也只是及格线以上,完全无法因此容忍人声缺陷,而且一个很妙的点子根本不必要一个及格线的呈现。


JoeZhan:5.5分

制作人亲自上阵的专辑缺乏流行歌手必需的vocal personality是可以预料的;对于这些此地亚逼特供音乐而言,更大的问题是在俱乐部的danceablitity和大卖场的"balladity"之间的进退失据,在知识分子的解构性和演员的信念感之间的表达纠结——总而言之,高嘉丰的优势和弱点可能都在于他太聪明太清醒,以致符号和概念的话语拼贴盖过了歌曲中扮演的角色人格,使得歌曲中的种种dumb-acting都显得入戏不够深缺乏说服力。模板其实耳熟能详:老舅在《野狼Disco》里的一段塑料粤语副歌所传达的复古感可能能抵过这一整张Y2K专辑。


Zzz:4.0分

制作也不能算多好,但确实撑了很多,人声旋律的律动太差了,这应该是尴尬的大部分原因,另外《可爱没用》到底想批判可爱还是什么?用可爱去反讽可爱?自我批判?不太懂,只觉得特别的尴尬。整体土味和大张伟有一拼,专封一言难尽。

高嘉丰jiafeng《幻爱锐舞会》专辑封面

Floyd Zhou:5.5分

大部分歌词非常简单快乐,令人回想到90年代的teen pop和一些青春流行朋克乐队。部分段落对女性心思的把握比较鸡贼,猜测有女性朋友参与或影响了歌词创作过程。不过作为一个中老年听众,受到的触动较少

旋律化做的比较彻底,甚至有点过于甜腻了。很多片段随便截取都可用作抖音配乐。除了商业化之外暂时没有看出这种旋律感背后隐藏的深意。和歌词搭配的效果整体可算质料符合形式

比较喜欢《圆寂少女》,saw音色起来的时候有灵光一现的片段。但全专让人眼前一亮的点还是略少

配器比起大部分同类音乐略新颖些。多首歌曲中大量使用了sequencer,然而在大部分的和声都温吞如白开水的情况下,只加剧了音乐的单调感

专辑期望达到的目的,从更高效吸引迷妹的角度没有超过满舒克;从解构和自我反思的角度没有超过大张伟。主要的贡献在把Trance这种夜店消费文化的符号和青春流行感结合起来,漂白成粉红色

商业音乐世界不需要100个TFboys,所以其他有一定商业化追求的艺人未来一个阶段的选择可能是深耕垂类,在某些目前尚未小众、但具备大众流行潜力的领域深耕,比如过去几年的EDM、蒸汽波和Trance。

如果把音乐视作一个生意,比较简单的思路是把美国和日本视作风向标,大致可以推测出未来5~10年可能流行的音乐风潮。高嘉丰这张专辑有点赌的意思,很有可能押中方向。但是商业音乐最终是个流量端把持命脉的生意,重点不在于讨好群众而在讨好业内手握资源的大佬。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对主流化有期待的“独立”音乐人的悲哀


雪岭:5.8分

想法很多,不过完成度不太理想。

歌词中加入了很多无厘头的脑洞、当下网络文化中意象,相应地作曲也非常简单浅白,很“土味”,整体试图追求复古,许多合成器的应用也不时让人联想到十几年前的Euro Dance等跳舞机音乐,比较意外的是《可爱没用》,这样带着很明显的Lo-Fi Hip Hop、EMO元素的编曲,也很好地融入了这张专辑整体。

然而,整体来看,高嘉丰自己的Vocal成很大问题,幼齿的唱腔和较为单薄的声线,处理上也显得平平无奇,同编曲有着很强的脱节感,这似乎并不能让Raver喜好接受。而对于那些喜好土味文化的听众而言,这种风格似乎也不是他们的喜好。


过度浪漫:7.0分

与其谈论音乐本身,其实我更想聊聊高嘉丰本人。

我是17年豆瓣音乐“公告牌之外”的现场活动里认识了高嘉丰,这场活动邀请了三个当时默默无闻的音乐人——DVC、养鸡和高嘉丰。这场演出给了我超乎想象的震动,我当时跟朋友感慨道,“这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新鲜、冲动、不在乎、无所顾忌,拿着随手拼贴的素材冲动表达自我”。那时候嘉丰已经令习惯看live的北方观众们难以理解,他会现场唱起卡拉OK,会从淘宝买词现场喊麦或者用谷歌翻译rap,会展示自己练了几天的PS技术,这一切都跟我们默认的现场完全不一样,且不如某些实验现场般充满严肃的意味或复杂的隐喻,高嘉丰像是一位拆除高手,他拆掉了现场观众们默认的那些规则与框架,并在观众们抓狂般想要抓取一些明确的结构或意义时,用一曲《蹦迪治大病》告诉你歇歇睡吧。

而如果深究嘉丰的音乐经历就更显得美妙,他曾是48V的乐手(尽管只在乐队呆了1个月),他高中时组的电子组合曾入选过湖南第一张地下音乐合集《暗流》(你们可以猜猜哪首歌是他的),他曾与邓成龙、朱文博合作出过燥眠夜的第一张磁带,他还曾发明过乐器并获得国际奖项,他曾混迹纽约的先锋音乐圈,而如今,他是一个媒体眼中的“亚文化领袖”,是一个网络文化歌手,是土酷垃圾美学的开创者,但对于稍微了解嘉丰之前地下经历的大部分独立乐迷来说,高嘉丰像是“背叛了实验\地下音乐”,像是一个掌握年轻趣味的投机取巧者,他知道青年们渴望什么,并用轻飘飘的趣味和快乐的电子流行来满足他们。

但如果你看过他曾发表在颜骏subjam网站上的两篇文章,其实你就能明白嘉丰的转折点。他质疑实验现场,质疑以拒绝被分类著称的实验音乐在当下走入的“同质化、扁平化并可以被分类的”困境,他写道,“当音乐让一些观众厌烦的时候,他们可以放心安然入睡,因为这些观众相信,就算乐手们一边演奏乐器一边敬业地挥汗如雨般同自己的乐器舞蹈,多数乐手心中那不成文的「乐手应该做什么」的观念也会阻止他们走到观众面前,放下乐器瞪着观众,或者做出一些与乐器或与发声无关的动作。”嘉丰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小众爱好与既定规则的实验音乐,他想要跟观众有更深的连接,跟现实有更深的联系,不再只是一个演奏者,一个音乐人,在某种程度上说,他更期望自己是一个表演家、一个艺术家,他的现场就是“表演”与“再创造”, 他不提供意义本身,他只是一个媒介、一个桥梁,他想要达到的目标,远比音乐更大、更多、更深,而这些东西,都是如今墨守成规有着既定欣赏美学的实验音乐所无法给予的。

淘宝、996、社畜等现实生活在中产文化中是令人恐惧而被忽视的存在。没有多少热衷追逐中产消费生活方式的观众及乐手是真的在乎三和大神或者美团外卖员,这些现实,在独立音乐作品里是羞于被直接提及的,抑或必须要加上重重嵌套的隐喻或意识形态,他们必须在音乐中成为某种“能指”的符号,而非现实本身,更非“人”本身。所以我格外喜欢嘉丰的早期作品,无论是悲惨社畜的《我又在温泉泡了一天》,还是《有情怀的银行》《等待外卖》,他们富有“人情味”,就是在某时某刻,我们的现实与感受本身。他在不断尝试用更广义、更好听的流行音乐连接现实,连接生活,连接人与人之间,这种“connection”是我最为喜爱嘉丰的一点。只是,嘉丰他还依然在寻找着自己与大众间的连接,包括这张专辑本身,其实算是个半完成品。

在另一层面上说,我觉得有人评价嘉丰的这点特别好,“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朋克”。他是个与时俱进的DIY朋克,他DIY一切,包括音乐及自己本身。充满着反讽和自省,同时又积极地拥抱世俗趣味与大众美学,他自述“做音乐就是不停的在模仿,从大家消费过的垃圾里找出我要的拼成一个新东西,然后想办法让这个垃圾机器人动起来”。在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一个聪明的“拿来主义”者,他不排斥一切流行元素,并热爱为我所用,但他并不媚俗,他有着自己坚定的艺术追求与探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往期回顾

  1. 《432》晕盖:7.2分
  2. Boiled HippoBoiled Hippo:7.0分
  3. 《大陆》卧轨的火车:6.9
  4. 《WUHAN2020》白纸扇:6.8分
  5. 《成长小说》海朋森:6.7分
  6. 《昏古七》解离的真实:6.3分
  7. 《近人可读》寸铁:6.2分
  8. 《非流行说唱》AR 刘夫阳:6.1分
  9. 《如意里》白象:6.0分
  10. 《We Are 3unshine》3unshine:5.9分
  11. 《赤子白仙》刺猬:5.9分
  12. 《秘神》Mong Tong 夢東:5.7分
  13. 《幻爱锐舞会》高嘉丰jiafeng:5.6分;
  14. 《爱之颤》祁紫檀:5.5分
  15. 《NANA I》欧阳娜娜:5.5分

关注我们

微信:鉴赏志

微博:@温带复调

知乎专栏:温带复调 · 乐向标

本期编辑:少女A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