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展开
泰勒展开

大学生,关注性别议题。

废墟之问:一座古镇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注:本文内容基于2018年2月2日隽语新声讲座,由安徽芜湖籍的当代艺术家、现任深圳大学教授应天齐,讲述他艺术探索的心路历程。 进入当代艺术三十年来,他对局部地区的观察、体验、反思,是在大的时代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在担任芜湖古城重建顾问期间,他直接参与到城市改造和规划的制定中。从观察转向社会实践,城市历史文脉的研究、思考对象也在微观下变得无限丰富,应先生看到的世界更为深刻,视角的维度也更为宽广。这些经历浓缩成了关于一个村庄,一座城市,和一块砖头的故事。)

引子:对现代性的思考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封闭保守走向现代文明,随之而来的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现在的中国成为体量巨大的世界经济强国。但这种时间上高度压缩、过程上行政主导、且内容维度上极为复杂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了各种因素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 在巨大的社会变迁中,艺术家们在艺术探索中必须不断思考艺术能做什么、艺术还能做什么。

作为一个艺术家,应天齐教授的艺术道路和艺术观念不断变化。1986-2016年是他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三十年,他由一开始的平面油画版画创作,转为混合材料的油画,再走向装置、行为、影像、观念。但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和村庄和城市的关联,对时代变革中的遗存建筑之文化命运的探讨。

当代艺术的核心是关注艺术家自身的真实情感、关注当下之境、发现问题,并且使艺术在与社会和民众的互动中迸发出生命活力 。正如苏东坡先生所言:“艺乃心生,唯心不孤起,仗境方生耳。”与此相似的是福柯关于现代性的观点:“现代性态度的核心是对‘我们自身历史存在论’的批判。通过对理性批判的重申和对批判理论的超越彰显自己的现代性态度。其具有时间的”当下性”、空间的”敞开性”与人的存在性的特点,关乎人在当下时刻正在进行的反思性存在,包括人自身所愿、所思、所行的方式,是现代性的中间层次与活力维度。 ”福柯认为只要具有现代性的态度,人们就能自由。这也是应天齐教授进入现代性艺术之后乐此不疲的原因。

当今社会经济和物质的丰富,带来更多的物欲、诱惑、陷阱和希望,而精神家园几近废墟、离我们越来越远。 所以艺术家需要带着问题意识探问和质疑现实。这也是应天齐艺术探索的线索:在历史进程中关注时代变迁、和对时代变迁中诸多问题的追问。应先生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能够真正介入社会和公共生活,影响民众、影响政府、保护文化。他希望因为自己的艺术的努力,使得民众与遗存可以在一个新的视角之下共生,也希望政府可以在他的启发下重新看到历史与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西递村和安徽芜湖古城就是他创作的不二载体。建筑作为时代的缩影忠实的记录着社会进程与发展,而古城里的砖头作为“时间的见证者”,低声述说着时间的流逝。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在介绍应天齐对砖的执着时说:“对应天齐来说,这些被城镇化进程打碎随意散落的清代砖头是有记忆的,不仅仅是建筑的记忆,更是时代和民族的记忆。巨大的社会变迁,人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人口迁移,城镇化,这个时代在短短几十年里经历了太多的变迁。日出日落之间,古城被人遗忘,被破坏拆迁,变成了难以处理的废墟。一块块曾经辉煌而精雕细琢的砖头被肆意散落在地上,只能静静地叹息着时间流逝的无情,脆弱而又无法制止的无奈。这种脆弱和无奈显然触动了应天齐作为艺术家敏感的内心。”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递村·版画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应教授第一次遇到了西递村,围绕它创作了一系列后来享誉画坛的版画作品《西递村系列》。 这些版画并非是单纯对古村落的景色描写,而是对它历史的思考。西递村是一个山川灵秀的皖南古村落,有其独特的发源历史。但在美景背后,是封建文化最后的没落,是封建社会留下的“废墟”:人们津津乐道的徽派建筑 “四水归堂,肥水不外流” 巧妙的建造方式,透露出的是小农经济,不让外人占一滴水的封闭心态;黑色的外观和窄小的床洞,是为了“暗室敛财”和防盗;牌坊为守寡的烈女而建,遏制了女性的生理本能。所以应天齐教授的《西递村系列》版画中透着深深的黑。

这也与应教授在八十年代中期接受到美术新潮的经历有关。当时中国由农耕文明转向现代文明,但在几千年的封建投影下,体制仍然陈旧和禁锢,遏制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这些版画作品中的天空、月亮、有力的门梁结构,也透露出应教授对挣脱封建的限制走向光明的希望和对中国文化中力量的感悟。

应天齐 《西递村系列之十》 水印版画,1989年

九十年代应教授回到西递村,偶然走进了履福堂,被那里的主人认出。因为八十年代的西递村交通还很闭塞,不为人所知 ,而西递村第一次在社会文化届引起强烈反响、进而出名,正是因为应天齐的系列版画作品。履福堂主人为了感激应先生对宣传西递村作出的,赠予他一块写有“西递”的砖块。这是西递村仅存的一块写有“西递”二字的古砖,很有可能与西递的节妇烈女的牌位有关,所以具有很大的文化意义。于是应教授据此按比例制作了一块放大到3.3米 x 3.3米的砖,将这块带有西递村记忆的砖头带到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 

那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主题是对未来的展望。但应先生认为世界走得太快, 揭示的,我们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必须回望出发点,才能定义我们这个时代在时间长河中的位置。这也是应先生艺术创作的线索。双年展组委会也认同对遗存的保护和爱惜是世界性的问题,比如玛雅古城和庞培古城同样面临着保育的挑战。人们对过去文化的不尊重,使得当今世界上几乎找不到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这种回到家乡却找不到自己的家园的滋味,应先生在担任芜湖古城的改造顾问期间感受得更深切。


应天齐《砖魂》综合媒材,2012年。展出于第十三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应天齐《世纪遗痕与未​​来空间》个展


本世纪初:安徽芜湖古城·装置艺术

应天齐教授是安徽芜湖人,自小在芜湖的新城长大,也曾经光着脚板提着酱油瓶从古城的街道走过。芜湖古城的历史相当悠久,在汉代就有雏形,于宋代建城。然而此后古城经历了多次战争的毁坏,也在每次重建的过程中烙上那个年代的建筑风格。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芜湖变成通商口岸,外国人在此建造天主教堂、医院,发展新城。芜湖古城由于在长江支流上,经济地位下降,慢慢地变得残破而被人遗忘。之后对于古城恢复极其缓慢,且主要是民间力量的恢复。

明清时期的芜湖县城池图

事实上中国建筑自古以来就难以保存的原因除了方才提到的近代以来持续的战争,还有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导致保存时间不长,建国后以及改革开放后对经济以及其指标的重视,和对文化延续的轻视,导致了大量不科学的拆迁工程。我国的《文物法》从2004年开始实行,当时只对住过名人的建筑进行保护,直到2010年拓展到对5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进行保护。文物保护的缓慢,导致包括芜湖古城在内的很多古城遭到损坏。

到了应先生担任旧城改造顾问期间,芜湖古城已经是建国后建筑和违章建筑、清朝和民国建筑三者混搭而成的产物,面临着拆迁的问题。而应先生恰恰是古城重建的总顾问。他极力想保存古城的记忆,此时如何改建杂乱的旧城成为一个难题:需要保存旧城的什么、拆迁什么、以及如何拆除?重建古城,并不仅仅是重修建筑,最根本的是系统性地重建建筑之中的文脉、生活和精神关系。

在应天齐教授的眼里,文化的延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博物馆式,将古城作为坐标固定地保存下来,原封不动地展现过去的样貌;另一种是民间的延伸,以民间的改编赋上新的生命力。

所以应先生坚持必须首先保存古城的街巷,因为它是一座城市物质骨骼和精神文脉,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应该保存。在他担任古城重建顾问十年来,最为自豪的就是保留下了所有原来的古城街道。 芜湖古城的街巷几乎都是宋代留存下来的。北宋诗人林逋时曾写过一首《过芜湖记》:“山掩县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风消檣碇网初下,雨罢鱼薪市未收。”直到今天芜湖古城还保留着最后一句诗中提到的鱼市街和薪市街。这些街巷都由青石板铺成,板下方的下水道是古代的基础设施。无论战乱如何毁城,这些基础设施都必须被保留下来。

继承了过去的文脉之后,我们还应该根据遗存进行新的创造,融入当代的建筑风格,艺术家的创造,注入民间的活力。于是应先生发起了“遗存·再生计划”,旨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将积淀着千年传统文化的遗存保留下来,并且呼吁民众参与进来,与遗存在新的视角之下共生。其中最为盛大的莫过于一场由应天齐和其他艺术家、建筑师发起的“万人捡砖”古城艺术计划——发动市民走入芜湖古城现场,拣寻各时代建筑遗存的完整砖块,珍重保存起来用于古城即将启动的建设之中;同时拣寻一块不可用之断砖签上自己的姓名和拣砖日期, 由艺术家制作成艺术作品;且现场备有电话亭话吧,拣砖者可自由进入话吧发表感言,感言的录影和现场活动影像会和艺术作品一起永久陈列于建成后的“芜湖古城文化中心”。

应天齐希望让全体市民参与到古城再建活动中,赋予古文化在老百姓手中再现辉煌的可能。他半开玩笑地说:“十七岁的中学生捡了砖头,将它签名之后与我交换我签名了的砖。未来我用老百姓签名的砖头无偿为古城做一个当代艺术的装置,当这个青年变成七十岁的时候还能自豪地对自己的孙子说:‘你看,当年建古城我还捡了一块砖呢!’”

为了举办这次活动,应先生以他艺术家前瞻的思维和政府、文物保护专家博弈,以个人的社会影响力担保本次活动的风险,最终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提供了平台、资金和古城中的两块地作为捡砖的“田野”。在捡砖活动前,应先生先进行了一场市民文化大讲堂,分享他对芜湖古城保存的现状、对古城的情感、对古城改造的想法。他坦诚地表示自己担任古城改造顾问完全是出于自己作为他乡游子对家乡的情感,没有任何物质报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血脉之地,芜湖古城是芜湖人的共同血脉之地。这片对自己的血脉之地成为废墟的感伤触动了当场的芜湖市民。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听了文化大讲堂之后都自愿报名了捡砖活动。

“万人捡砖”现场记录

然而此间艺术家个人的力量始终是单薄的。在应天齐担任古城总顾问期间,他和政府沟通中对古城重建的形式、房屋保存的数量等方面的分歧在所难免。他总是真诚地与政府沟通期待达成共识,但他也有极强的原则——艺术家的独立性。所以他会将对拆迁的无力、对精神家园丧失的现代城市的批判、和对古城强烈的情感折射到艺术创作中,化为艺术的表达。应天齐以行为艺术警醒社会,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失去的历史文化。

三十年来,应天齐的艺术创作始终介入当下,介入现场,介入历史。他以艺术与社会互动的方式探索历史的遗存如何在当代再生,并在此过程不断批判和反思现代性和现代城市的缺陷 。他既是一个普通百姓,又是一个当代艺术家,也是一个古建筑专家,最终是一个对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充满珍重,并将它们注入社会改造中的当代知识分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