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眼镜
变色眼镜

做一个纷乱时局中的清醒者

道德的高地,人生的危地

        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不畏毁誉,不惧生死,对不合己意的人和事,坚持不懈地弹劾,不将对方搞倒搞臭誓不罢休。更有甚者,每天上朝前均与家人诀别,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之势,即使送了性命,也在所不惜,前赴后继之下,人人以此为荣。

        没错,这群人就是言官,源于唐宋,原是皇帝设立的权力监督机构,防止大臣乃至皇帝犯错。言官的设立,确实有积极的作用,保证了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言官制度发扬光大,给予言官更多的监督权与话语权。言官权力的膨胀,让其在明朝中后期,逐渐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沦为党争的工具,成为打击异己的“人肉炸弹”。只要是他们看不顺眼的,一定会想方设法,用尽各种弹劾手段,哪怕将整个朝廷掀翻,也要“斗争”到底。不知多少内阁首辅、文武大臣,吃尽了言官的苦头。眀朝中后期,以言官为打手的“党争”愈演愈烈,国家中枢陷入了无尽的内耗中,加速了它的灭亡。​

        当时能做言官的,都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深谙孔孟之道、程朱理学,他们占据着当时社会道德的至高点,他们写的弹劾奏章,引经据典、下笔千言,携雷霆之势,让被弹劾者读来,内心惶惶,心理承受力差的,估计恨不得一头撞死在墙上。然而,正是这样一群占据道德高地的社会精英,其所做所为,貌似高尚、道义,但说穿了,仅仅是为自己或一党私利,华丽外衣下,是一颗不可告人的龌龊之心,成为那个年代最大的负能量。

        事易时移,中华文化精髓虽代代流传,但糟粕亦生生不息。时至今日,虽然没了大义凛然的言官,但自觉不自觉地让自己思想及行为占据道德高地的,大有人在。只要你仔细观察,上至庙堂,下至民间,比比皆是。君不见,那些台上大讲反腐倡廉、大力宣扬道德品质的官员,当他锒铛入狱时,贪腐的金额往往让你瞠目结舌,品德之恶劣可一再突破你能想像的底线,让人敬仰的道德高地成了他们最好的包装品。谁说古代言官消失了呢?他们只是换个马甲而已,因为,这片土地,有他们生存的土壤。

        当某个人正儿八经、神情严肃地跟我说些高大上的话时,我一定对他抱怀疑态度。因为,他可能准备做坏事了。当人们将自己置于道德高地时,实际上,其人生已滑向危地,不及时勒马,难免粉身碎骨。个体如此,国家亦如是,殷鉴不远,君当深思。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