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之歌
流浪之歌

爬山的目的,並不在滿足自我的虛榮,而是在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生命的悸動! 作家詹偉雄曾說:生命邊界之外自有奇特的壯麗與深邃,值得人們勇敢追尋,不問年紀。

【台灣朝聖之路】山海圳國家綠道(內海之路と大圳之路)

(编辑过)
山海圳從位於海平面的台江國家公園出發,順著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後,翻越八田與一開鑿的「烏山嶺引水隧道」上方烏山嶺抵達曾文水庫,接著沿曾文溪上溯至鄒族遷徙之路後抵達台灣最高峰 3,952 公尺的玉山,總長度為 177 公里,是一條乘載著臺灣歷史文化、自然環境、族群文化的特色,串連海、圳、山的國家級綠道,全段可分為內海之路、大圳之路、原鄉之路以及聖山之路四大部分。

【山海圳簡介】

山海圳從位於海平面的台江國家公園出發,順著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後,翻越八田與一開鑿的「烏山嶺引水隧道」上方烏山嶺抵達曾文水庫,接著沿曾文溪上溯至鄒族遷徙之路後抵達台灣最高峰 3,952 公尺的玉山,總長度為 177 公里,橫跨了 2 個縣市(台南市、嘉義縣)、3 個國家風景區(雲嘉南、西拉雅、阿里山)、2 個國家公園(臺江、玉山)、2 個林區(嘉義林管處及臺大實驗林)、2 座水庫(烏山頭、曾文),以及 4 大河川(鹽水溪、曾文溪、高屏溪及濁水溪)流域;5 種氣候帶林相、4 種水域的自然生態圈;穿越鄒族、西拉雅、臺江三大文化生活圈,是一條乘載著臺灣歷史文化、自然環境、族群文化的特色,串連海、圳、山的國家級綠道,全段可分為內海之路、大圳之路、原鄉之路以及聖山之路四大部分。

適逢健行筆記與知名戶外品牌 Columbia 獨家推出「山海圳踩線特派員」招募計畫,對於從小在嘉南平原長大的我來說,嘉南大圳再熟悉不過了,回憶童年炎炎夏日在大圳戲水的無憂歲月,一望無際的金色稻浪,一幕幕地出現在眼前,因此立馬投件毛遂自薦,精心規劃了 2 天 2 夜的行程,以健走及騎行多元環保的旅遊方式,深度造訪府城的文化古蹟,並騎走山海圳前半段內海之路及大圳之路。

▲山海圳起點
▲內海之路
▲大圳之路

【騎走裝備】

1.飲食:能量棒、飲用水 2 公升、水動能(補充電解質)、食用鹽(防抽筋)、運動飲料。

2.服裝:涼感排汗衣、透氣登山褲、車褲、遮陽帽、太陽眼鏡。

3.睡眠系統:眼罩、耳塞、助眠藥(醫師處方箋)。

4.行動系統:背包(背包套)、防水袋、健走鞋、頭燈、陽傘、手機(GPX 離線地圖)。

5.個人用品:醫藥包、衛生紙、濕紙巾、快乾毛巾、防曬乳、行動電源、盥洗用品、垃圾袋、防蚊液。

【行程規劃】

DAY0 15:00 台北→18:00 台南(宿:天步公寓)

台南美食推薦:葉家小卷米粉、邱家小卷米粉、小公園擔仔麵、富盛號、台南臭豆腐、海安牛肉食堂德記古早味汕頭豆花

因為考量內海之路大部分均為柏油路面,夏季做徒步旅行不是很舒服,且台南市政府早於2016年即完成由安南區台江國家公園到官田區烏山頭水庫,全長45公里的台南山海圳綠道,自行車道設計的非常良善,所以有了騎乘與健行混搭的規劃構想,但因台南公共自行車T-Bike山區最遠只到善化火車站,之後即必須以健行方式完成,讓人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所以最後決定租保母車來進行,一來可以確保體力不佳的隊友,可以隨時上保母車休息,二來也可以隨時提供補給品及補胎等維修服務,免除領隊要不停往返於長長的車隊中,處理突發狀況的困擾。

DAY1 騎走內海之路 & 大圳之路

7:00 天步公寓步行→7:05 醇涎坊意麵(早餐 30 分)→7:35 上接駁車→8:00 鹽水溪口溼地(山海圳 0K 處-自行車漫遊內海之路 2 時)→8:30 海尾寮朝皇宮(參觀 15 分)→9:00 溪頂寮保安宮(參觀 15 分)→9:30 臺灣歷史博物館(週一休館)→10:10 新港社地方文化館(週一休館)→11:00 旺成牛肉湯(週一休息未竟)→11:50 善化啤酒廠(正午消暑 1 時)→13:00 茄拔天后宮(天氣太熱續行騎乘大圳之路 3 時)→曾文溪渡槽橋→渡子頭溪渡槽橋→橋官田溪渡槽橋→八田與一紀念園區→16:00 湖境渡假會館(宿)

DAY2 走讀大圳之路

7:00 湖境渡假會館(早餐 30 分) →7:30(自行車騎乘至西口2時)→8:10 六甲鎮南宮→174 縣道→9:10 西口小瑞士(天氣太熱,不走產業道踏至西口登山口,直接騎單車續行 174 縣道至登山口)→10:10 焙灶→烏山嶺古道西口(進入山徑健行 3 時 30分)→12:40 山嶺古道東口(上保姆車)→13:10 曾文水庫觀景樓碼頭(賦歸)

▲D0 下午 15:00 於板橋車站上保母車前往台南天步公寓入住。
▲說到台南美食,最有名的非「台南牛肉湯」莫屬,民宿老闆推薦海安牛肉食堂 (黃巿長宴請陳部長餐廳,重點是有冷氣^-^)
▲ 飯後就近到德記古早味汕頭豆花吃甜點,味道意外的令人驚艷(台南果然處處是美食)。
▲飯後到藍晒圖文創園區閒逛,文青一下。

【內海之路】

踏上山海圳國家綠道,可以細細體會在這條步道上發生的歷史人文故事,諸如內海之路上曾經發生明清時代的海域爭奪,以及先民的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傳奇故事大圳之路述說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以最先進的工程技術,建構了綿密灌溉系統,以改善嘉南平原的農業;原鄉之路鄒族人遇洪水從玉山下行的神話傳說,最終仍因躲避漢人的逼迫,乃由諸羅山、打貓等地往內陸遷徙至現在的達邦特富野;以及聖山之路展現的磅礴氣勢,及不同氣候型態衍生出多樣化的動物群種及植物林相,是兼具豐富生態資源及人文史觀的知性之旅。

▲D1一大早來到四安境南廠代天府保安宮附近的醇涎坊吃意麵,順便參觀廟內還供奉一座尊稱為「白蓮聖母」的贔屭石碑座。
▲8:30 搭乘保母車來到鹽水溪口溼地山海圳 0K 起點,開始今日內海之路的騎乘。
▲由鹽水溪出海山出發 GOGO~ 沿途景色多為溼地及漁塭
▲一路沿嘉南大圳排水線往內陸騎行,部分路段有行道樹遮蔭

【文化與自然之美】

離開溼地及漁塭後進入巿區,基本上仍是以嘉南大圳排水線為主軸,兩邊均有自行車道,沿路部分路段有綠樹遮蔭,行至海佃路一段叉路口左轉,離開主線道造訪海尾朝皇宮飛虎將軍廟溪頂寮保安宮等宮廟,再回到主線道順道參訪台灣歷史博物館,經台南系統交流道高架橋下綠地至新港社地方文化館,接西拉雅大道至善化,原本計畫至善化牛壚吃牛肉湯,因週一休巿作罷,直接到善化啤酒廠用午餐,喝啤酒消暑後,再到善化茄拔天宮,結束內海之路騎乘。

▲嘉南大圳雙博物館自行車道

海尾朝皇宮

海尾朝皇宮開基大道公,源自於台南府城良皇宮(即為下大道) ,奉祀過程曲折且相當神奇。據海尾朝皇宮耆老相傳,於道光 23 年間 (西元 1843 年) ,有一海尾寮庄民吳彙汾於台江海邊北汕尾建一草寮以捕魚為生,在其草寮內恭奉一保生大帝神尊。

10 年後,府城良皇宮發現海尾公厝所奉祀的保生大帝神尊為良皇宮已遺失多年之神尊,於是由良皇宮請回奉祀。良皇宮請回神尊之後,海尾舊庄每日傍晚就有一光環於舊庄上空環繞,當日落時,此一光環即於西方台江海邊降下,數日後海尾庄民前往光環降下之處發現一塊香木,庄民即將此香木撿回置於公厝。當時海尾庄民一直認為撿回之香木必是保生大帝神威顯靈,經庄民商討後決定前往府城良皇宮請示保生大帝,經良皇宮保生大帝指示,此撿回之香木乃是要雕塑海尾大道公神尊聖像之用,故海尾庄民決定乞取良皇宮保生大帝香火,回海尾雕塑海尾大道公神尊聖像。《海尾寮大道公傳奇》

▲朝皇宮(整修中,就不進入參觀)

飛虎將軍廟

安南區鎮安堂,供奉保生大帝的徒弟,安南人稱「飛虎將軍廟」。此廟供祭的「飛虎將軍」是位日本零式戰鬥機飛行員。相傳 1944 年台灣南部發生大空戰,駐守台灣的日本海軍兵曹長杉浦茂峰於 10 月 12 日駕駛零戰迎戰美軍飛行員,雙方在台南海尾寮莊發生空戰,杉浦茂峰戰機被擊中,為避免墜落造成海尾寮鄉民受到傷害,沒有立即跳機求生,而是往外圍空曠的魚塭飛去跳傘逃生,但仍被美軍戰機射擊降落傘,最終杉浦茂峰由高空墜落陣亡於鎮安堂廟地一帶。

海尾村民感激杉浦茂峰犧牲生命保全鄉民的義舉,在 1971 年建祠祭祀,保生大帝賜封杉浦茂峰為「飛虎將軍」。

▲穿著軍服的飛虎將軍

即刻救援

離開飛虎將軍廟回到步道時,保母車司機吳大大展現超強的專業能力,精準的估算我們抵達的時間,在自行車道旁找地方停下來等我們,讓我們在炙熱的天氣下,可以停下來休息一下,除了喝瓶冰涼的運動飲料消暑解渴外,也補充滿滿的一堆食物,讓大伙恢復精神,繼續後面的行程。

▲保母車的出現,上演即刻救援,大家用力補給一下,一人平均乾了 2 罐。

溪頂寮保安宮

溪頂寮保安宮建於清朝咸豐年間,由當時總理「徐群」捐地建造草茅公厝開始,供奉學甲慈濟宮分靈而來之老大帝;至光緒年間遷至今中安宮廟址,並到府城頂大道興濟宮分靈,是為二大帝;民國 12 年(西元1923 年)遷建於今址,並號曰「保安宮」;民國 62 年(西元 1973 年)因廟貌破損重建,並於民國 64 年(西元 1975 年)竣工,復再向學甲慈濟宮分香雕塑今鎮殿大帝及三大帝。

▲頂溪保安宮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開館日:星期二至日09:00 - 17:00 最後入館時間16:30,週一休館)

安南區古稱台江,以前是台灣最美的內海,後因曾文溪改道沖積,才變成海埔新生地,幾百年前荷蘭人、鄭成功、施琅、大海盜蔡牽都曾在此打過海戰,史博館是緬懷台江歷史與生態變遷的場域。館內有常態展覽,詳述臺灣的古往今來,藉以瞭解曾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歷史,先民的開拓史、殖民者的企圖。

▲歷史博物館(可惜週一休館無法入內參觀)

新港社地方文化館(開館日:星期二至日09:00 - 17:00,週一休館 )

此館於民國 97 年 5 月開館啟用,是一座結合科技與文化於一地的文化館設計,擺脫以往傳統規劃,館舍內部空間分為常設展示區及特展區,常態展示區以平埔西拉雅文化及史前考古相關史料為主,特展區邀請知名藝術家展出作品。

本館除呈現足具新市區地方歷史文化特色之內容外,亦藉以弘揚西拉雅平埔文化及新港社的人文史記,並展示漢人移民發展史,回顧新市的源頭暨展望以科技人文為主軸的現在與未來。

▲正逢正午時刻,有幾位隊友難耐酷熱,直接上保母車坐到善化啤酒廠用餐。(這才是專業的保母車)

善化啤酒廠(營業時間:全年無休 09:00 - 17:00 )

▲天氣熱到連騎單車都受不了,決定在啤酒廠消暑休息一下,避開正午時間,2 點再啟程。

善化茄拔天后宮

茄拔位在善化啤酒廠的東北側,昔日為平埔族目加溜灣社「茄拔支社」之故地,「茄拔」(Kapas 或 Kapat,一般譯作「吉貝」)即木棉(斑芝花)之意,以主祀天上聖母的天后宮為庄廟,天上聖母為先民迎自中國福建湄洲,隨鄭成功登陸鹿耳門北線(汕)尾後,移墾茄拔並攜奉祀之,之後於清康熙 9 年(西元 1670 年)草創磚廟奉祀,今貌為西元 1992 年所重修,廟埕有延平郡王鄭成功雕像與百年古井,頗為清幽。茄拔因有媽祖保祐,先民自鹿耳門北線(汕)尾平安登陸的這段歷史淵源,後人為紀念此事以示飲水思源,自古即有前往鹿耳門請水之俗。

▲已故文建會諮詢委員林衡道教授表示:茄拔天后宮開基湄洲媽祖神像可能是隨鄭成功護艦來臺的湄洲島媽祖廟的媽祖之一。同時認定茄拔開基湄洲媽祖金尊神像除了歷史悠久外,更有別於特殊細緻工法非常獨特,是目前唯一所見,極有可能明朝初期甚至更早所保存至今的古老神像。
▲廟埕有延平郡王鄭成功雕像與百年古井(相傳為鄭成功屯墾時期所開挖設置)

【嘉南大圳】

嘉南大圳係日本政府於西元 1918 年(大正 7 年)因稻米產量不足引發「米騷動事件」後,為了讓台灣本島成為穩定的稻米產地,核定了以農業灌溉為主的「嘉南大圳水利工程計畫」,由土木部工務課技師八田與一主導,歷時 10 年,在西元 1930 年(昭和 5 年)完工。

八田與一利用天然地理條件與人工設施,建置綿延有如蛛網般長達 1 萬 6000 公里的嘉南大圳,是當時亞洲規模最宏大的水利工程計畫,包括當時規模為東亞之冠、貯水量達 15,000 萬公噸的烏山頭水庫及南北幹線,沿大圳之路,一路溯源而上即可一窺這項水利工程的概況。

▲水圳閘門

台灣早期諺語稱嘉南平原為「嘉南沙」,因為雨季一至便洪水氾濫,逢枯水期就乾旱,是讓農人傷透腦筋的「看天田」,因為嘉南大圳與烏山頭水庫的興建,才讓嘉南平原從一塊飽受洪水、旱災以及鹽害之苦的不毛之地,轉身成為台灣米倉,肥沃的翠綠良田餵養世代居民。

山海圳國家綠道大圳之路由善化茄拔天后宮起至曾文水庫止,沿大圳旁自行車道溯源而上,會經過南幹線 3 座渡槽橋,曾文溪渡槽橋、渡子頭渡槽橋、官田溪渡槽橋,再越過八田與一在在烏山嶺下方開鑿一條 3.2 公里的「烏山嶺引水隧道」,抵達曾文水庫。

▲回憶童年時期,炎炎夏日在嘉南大圳戲水的無憂歲月(整條大圳就是我的游泳池)
▲嘉南大圳南幹線

渡槽橋

嘉南大圳工程中,包含了 7 座高架水路「渡槽橋」,渡槽橋是輸送管道跨越河流、溝渠與道路的架空水槽橋梁。山海圳路線會經過南幹線 3 座渡槽橋,曾文溪渡槽橋、渡子頭渡槽橋、官田溪渡槽橋,其中曾文溪渡槽橋是規模最長的,橋長約 340 公尺,橋體採 2 層設計,上層橋面為鐵筋混凝土,下層水槽體為鉚釘接合的華倫式桁架鋼樑水槽,鋼材則來自日本最大的官營八幡製鐵所。從建材、橋體結構設計到施工法,無不展現了日本當時在工業近代化發展取得的成就;渡仔頭溪渡槽曾設鐵道,運送建築烏山頭大壩所需砂石,建造年代更早於烏山頭大壩。

築壩完成後拆除鐵道,改鋪設鋼筋混凝土橋面;官田溪渡槽全長 121 公尺,已列為市定文化資產,建造時由大內山區運來的土石至水庫興建大壩。設計橋面和欄杆利用圓石分散壓力,並延長使用時間。這三座渡槽橋除了輸水管路,還有交通運輸的功能,在日治時期擔任縱貫線的橋樑,現今這三座渡槽橋已經退役。

▲曾文溪渡槽橋
▲渡子頭渡槽橋
▲官田溪渡槽橋(傾倒的舊橋墎訴說著悠久的歲月)

過了渡槽橋,經八田路進入烏山頭水庫風景區。烏山頭水庫座落在海拔 468 公尺的烏山嶺、曾文溪支流官田溪的上游,完工當時是亞洲最大的水庫。但因官田溪流量不大,不足以灌溉嘉南平原的農作,為此八田與一又花了 7 年的時間在烏山嶺下方開鑿一條 3.2 公里的「烏山嶺引水隧道」,自曾文溪引水。

引水隧道東口建有攔河堰排沙門、進水口閘門等設施,西口則建置了調節水流的西口堰及豎井溢洪道。曾文溪的溪水自引水隧道的東口流入西口堰,再經豎井溢流至水庫,除提供嘉南平原灌溉用水,亦作為水力發電之用。

嗣後八田先生曾於西元 1939 年提出要在曾文溪上游的大埔興建水庫,就是現在的曾文水庫。太平洋戰爭爆發的隔年,八田先生搭乘的遊輪被美軍擊沉而罹難,興建水庫的計畫因此擱置,直到西元 1959 年台灣省水利局開始進行規劃工作,於西元 1967 年開始動工並於西元 1973 年完工,成為台灣最大的水庫。

▲嘉南平原剛插秧的二期稻作
▲菱角田的嬌客-凌波仙子(水雉)。本次行程的彩蛋。
▲烏山頭水庫時間廊道廣場
▲烏山頭水庫壩頂天壇
▲抵達烏山頭水庫,結束第一天騎乘
▲壩項展望及八田與一之墓
▲入住烏山頭水庫湖境渡假會館用餐(2000/桌)
▲D2清晨單車漫遊烏山頭水庫觀賞日出

山與海的連結

D2 規劃由烏山頭水庫騎乘至西口小瑞士,再由西口健行至烏山嶺水利古道西口登山口,翻越烏山嶺至曾文水庫,不過因為天氣實在太熱,由西口至焙灶的產道坡度較陡,決定直接騎單車由 174 縣道至登山口。

西口小瑞士其實是由「水利奇才」八田與一創造而出的美景,日治時期興建嘉南大圳時,因為擔心烏山頭水庫的水源不足,所以在烏山嶺山腹內建了一條約 4 公里的引水道,將東口的曾文溪水導引至西口注入水庫,因落差大,形成溪水快速由圓形的洞口中快速旋轉而下,由「急圳口」噴出,成為可高達數丈有名的「天井漩渦」奇觀,此處原本林相美麗,有「小瑞士」「維也納森林」的美名。

▲原下載的軌跡檔由烏山頭水庫經工研路接 174 縣道,但發現與工研路平行的有嘉南大圳北幹線有自行車道,風景優美,於是改道騎乘。
▲山海圳國家綠道指標牌
▲西口打卡景點-天井漩渦
▲西口水利發電廠

翻越之後

翻越烏山嶺的『東西口健行』路線,基本上就是行走在烏山嶺引水隧道上方,據說在民國 40、50 年代是很火紅的路線,完全可以媲美中橫健行與溪阿縱走(現今火紅的眠月線為其中一段)。

這條古道在山海圳國家綠路線可是承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也象徵著山與海的連結,翻越烏山嶺抵達曾文水庫即結束大圳之路,開啟原鄉之路。因此雖然這條路沒有漂亮的大景,卻是造福台灣與見證歷史的古道。

▲自登山口一路之字型陡上,途中可眺望西口小瑞士及最遠方的台江外海。
▲越嶺鞍部(南竹高崙南峰,標高 523 公尺)
▲12:30 抵達東口工作站,結束二日的騎走 (原本要騎車漫遊曾文水庫,但想趕 13:30 的游艇,所以直接上保姆車至觀景樓登船碼頭)

航班資訊

1.每日固定航班(曾文水庫乘船處):13:30 準時開航

2.假日固定航班(曾文水庫乘船處):10:00 準時開航;15:00 準時開航

3.團體預訂(嘉義大埔乘船處):客製化

▲13:05 抵達觀景樓登船碼頭,不過因為沒有預約,已經客滿,只好留下小小遺憾賦歸。

總結

二天二夜的山海圳轉眼即逝,坐在回程的接駁車上,腦海裡浮現的盡是滿滿的回憶,從台南海邊走到嘉義山裡,旅程中帶給旅人多樣且豐富的視覺、味覺、聽覺、觸覺、嗅覺五感多重的心靈饗宴,沒有親身經歷過,很難以筆墨來形容,內海之路俯拾皆是的台南美食,以及文化古蹟,大圳之路一望無際的廣陌良田與八田與一的精湛工藝,除了值得生長在這塊土地的人們找間細細品味外,其由海之涯到山之巔的獨特風格,更有資格躍上國際舞台,推薦給國外旅遊達人來造訪這條與眾不同的朝聖之路。

住宿資訊:

  • 天步公寓(Line:0965306877;0965-306877)
  • 湖鏡會館:線上訂房

接駁資訊:吳明璋(Line:jamealove0328;0936-076503)

航跡參考:

*本計劃由健行筆記、Columbia 聯合贊助推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