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靈
曜靈

筆名「曜靈」,來自楚辭《天問》「角宿未旦,曜靈安藏?」,角宿二星,曾被認為係天門,太陽昇起必經天門而出,屈原於是問太陽夜晚匿埋咗喺邊?太陽匿埋咗,唯有磨劍到天明。

《人類古代DNA懶人包》之東亞懶人包

為追尋真正嘅古東亞歷史,除考古學外,亦需參考「人類基因計劃」最新嘅研究結果,只有得到人類遷移嘅大概時間及路徑後,先有可能比較準確去判斷歷史嘅梗概。
Extracted from Insights into human history from the first decade of ancient human genomics

2021年9月尾,科學期刊(Science)登咗一篇文,回顧「人類基因計劃」嘅成果,下面列出同東亞相關嘅部份,俾大家參考一下:

歐亞草原、中亞南亞的廣大區域,青銅時代之際,都受到歐亞大陸西部草原DNA的影響,或許和印歐語系的傳播有關。草原西部的 DNA 與文化,5000 年前起多次東傳,至少來到蒙古西端的阿爾泰地區。
從 1.9 萬年前開始,東亞的南方、北方可視為兩個遺傳族群。
新石器時代後,由北向南,以及由南向北的情慾流動,使得東亞南北差異大幅減少。
5000 年前過後,西方多次前來的移民,影響深入東方的蒙古。
蒙古與周圍一帶的族群,遺傳上異質性應該頗高,不同血緣、文化、語言的人們在草原地區共存。

第一點提到嘅阿爾泰地區,正係Q系血統倗國嘅發源地。

1.9萬年~5000年南北人差異大幅減少,但到5000年後,由於西方多次移民入亞洲,令南北差異稍為擴大,到今日仍然見到分別。而「不同血緣、文化、語言」嘅人共存嘅情況,唔單止發生喺草原,北支那一樣受影響;當時情況,同今日由O系血統主導嘅情況,相差極遠。雖未有證據顯示北支那咩時候開始出現O系主導,但估計呢個起跌過程漫長,到明皇朝先發展到同今日差唔多。

就算同屬O系血統,過去受地理環境所限,山河阻隔,交通不便,東亞大陸上唔同地區嘅人,語言文化都唔同,金庸就喺《笑傲江湖》講過,單係福建、福州、潮州一帶,就有過千種語言。同北方政權較多接觸嘅族群,尤其係貿易上,語言發展嘅過程會好接近,如客家話、廣東話,都係基於本身嘅語言,不斷引入北方官話嘅詞彙、句法結構、發音,令自己嘅語言不斷演變、適應環境。


更多: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FB


1.Insights into human history from the first decade of ancient human genomics

2. Decoding human history with ancient DNA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