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靈
曜靈

筆名「曜靈」,來自楚辭《天問》「角宿未旦,曜靈安藏?」,角宿二星,曾被認為係天門,太陽昇起必經天門而出,屈原於是問太陽夜晚匿埋咗喺邊?太陽匿埋咗,唯有磨劍到天明。

見《你不可能是漢族》書評說兩句

(於二〇二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修訂)

周文王正妻是太姒,而周認為「姒」是傳說中的夏人的姓;王明珂在《華夏邊緣》亦指出,周與西戎的關係千絲萬縷,只要稍有涉獵古藉,對此論當無異議。華夏的「夏」,來自周自稱「有夏」、「時夏」,可能正由於周人認為自己有西方人(夏或西戎)血統。「夏」這個概念,考古上亦證明來自周;商的眾多甲骨文中,雖有夏字,但只係人名,完全與「方」無關 [1],更沒有在祭祀歌頌先祖時提及滅「夏」。所以當時「華夏」的真正意思,好明顯就是夏族/部落聯盟,即周王室及周王派出去武力殖民東夷的各諸侯。

正如岡田英宏/吳銳所說,黃巾之亂令北支那(地,長江以北)徹底換血,文化、漢語發音(即由上古音變成中古音)徹底改變,到唐為了管治不同人種,從新定義「中華」[2]。

但吳銳同岡田英宏沒有說的是,唐之後的支那至少再經歷了兩次巨大轉變。第二次巨變發生在元,蒙古人在短短幾十年内,至少令漢語發音,由中古音變成今天的普通話發音,兒化音就是當時的產物(網上傳說清人令發音改變,純屬虛構,只需單單知道有帖木兒這個人,就大概可猜到兒化音怎樣來)。

第三次巨變就是在80年代至今,全球化令中国成為世界工廠,這段歷史應該不用多說,但要指出,改革開放前,單計廣東,多山多河,沒橋沒鐵路,由一條村到另一條村,已經要說另一種語言,由此可證明,大言不慚說改革開放前五千年,整個「中国」都是「漢人」、「中国人」、「華夏文化」,真是極荒謬!

見山是山FB

  1. 見〈殷商甲骨文真係無「夏」字?
  2. 唐太宗「華夷一家」論,見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198〈唐紀十四・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過之,自不諭其故⋯⋯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