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Ken
SJKen

許多朋友都曾為愛,心甘情願地當過愚人, 用心地付出了許多,卻不曾求相對的回應, 時間,是真愛最好的檢驗,生命中的智者, 也是一切虛實的答案,暈開了人性的真偽; 而電影,像人生中一面明鏡,映照出你我的內心; 以文字自省與反思,分享療癒給那等待引領的人們。

聽聽歌聊聊愛(四)我是你的誰

揮別了四月天,進入了五月的梅雨季,初夏的酷熱天氣形態,只有午後短暫來襲的雷陣雨,掃除了驚人的疫情確診數字累積在身心中的悶熱,傍晚時分走在回家的路上,徐徐微風拂過,一種夏日雨後的清新氛圍,靜謐綻放著幽幽的情愫,天,是放晴了,但是你在愛情蒼穹的心,放晴了嗎?


揮別了四月天,進入了五月的梅雨季,初夏的酷熱天氣形態,只有午後短暫來襲的雷陣雨,掃除了驚人的疫情確診數字累積在身心中的悶熱,傍晚時分走在回家的路上,徐徐微風拂過,一種夏日雨後的清新氛圍,靜謐綻放著幽幽的情愫,天,是放晴了,但是你在愛情蒼穹的心,放晴了嗎?

人心總是受著周遭景物的影響牽動,所以才有「心因境轉,情因景遷」 的說法,戀人們的愛情輾轉不也是如此,雨天,由外而內的影響,常讓不少戀愛中的朋友心裡直發悶,同樣的,兩人相處之間,如果自己的心情是雨天,或是山雨欲來的風暴前夕,只要自己不懂得如何處理愛情裡的情緒,身邊人往往就成了情緒風暴的受害者。

其實,黑夜過後就是黎明,再大的風暴總會平靜,戀人的相處久了爭執難免,如何能夠經由『有意識』的爭吵,讓爭吵,成了有效與幫助彼此成長的溝通,是戀人情緒管理中,很重要的一堂課,煽風點火爭鋒相對,或是沉默以對置之不理,對彼此都是一種傷害。

如果你喜歡戶外攝影,也曾仔細觀察過,就會發現夜間雨後的街景是十分迷人的,因為鏡頭下的光影魅影,散發著一種迷離的神秘氛圍,份外地動人心弦。

周末假日碰到下雨天,到街上搶拍往來行色匆匆的人潮車陣,又或是空蕩無人的街景,不僅是鏡頭裡的景像迷人,鏡頭外的自己,獨自一人穿梭街道上,或疾行或漫遊,都別有一番心情感受與體會。

因為當一個人在雨中踽踽獨行,耳邊的風雨會形成一種時空的隔離,暫時揮別了周邊實體的世界讓心沉澱,坦然去面對真實的自我,與自己進行心靈的對話。

有時心血來潮,還會特別挑在颱風來臨前後,出外去拍攝天光雲影,享受著非常特別又絕美的視覺饗宴。

大部分的朋友,遇到天氣壞的時候,總喜歡選擇待在家裡,但下一回如果再碰到雨天,不妨換個心情,帶把傘做好防雨安全措施後,嘗試一個人出門散步,靜下心來去欣賞雨中的情景,不管是用你的眼睛,還是用手機相機的鏡頭,細細去品味感受,風雨之中獨有的迷幻魅力,回到家後在雨夜中看看書修修影像,聽著音樂寫寫文,享受創作的樂趣,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

如果將天氣比喻成,愛情中兩人的關係起伏時,如何在風雨中,化狂烈於寧靜,找到屬於彼此另一種更迷人的共同氛圍,就是愛情中重要的課題,在自我跟相愛之間的平衡拿捏,而這往往都是在戀人們開始了相處之後,才會發生的問題。

這一星期的生活節奏,跟著雷雨驟起驟停起伏著,雨一路來下得斷斷續續,這篇也寫得走走停停的,文字沒寫多少,一些情歌倒是聽了不少,原有的一些想法,也隨著每聽過一首情歌,就彷彿又多了一些新的感觸。

「雨天 」,孫燕姿原唱,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zMR-JJMIIE

情歌裡的詞與MV影像,細膩地描述著兩人之間的愛情,從初遇時的甜蜜,到相處其間的爭執轉折,再到最後分手的原諒與不捨… 多的是對過往情愛的種種緬懷,只是為什麼當初曾經相愛至深的兩人,會讓愛走到了這樣令人哀傷的結局呢?

原因或許各自不同,有意外造成的無奈生離死別,有的是郎心似鐵、獨留癡情女一世牽念的回顧,有似幻若夢,跨越陰陽的愛戀,但愛情到了最後,卻似乎都成了一闕闕殘缺的詩篇,不管再淒美浪漫,結局都只是憑添遺憾,難道真的是回憶最美,但愛情,真的能光靠夢裡相思與回憶相守,就可以獨自過活的嗎?

果真如此,那麼曾經愛過,卻又因為相愛容易相處難,而選擇了分開的朋友,究竟是就此天涯海角,選擇了一個人的寂寞?還是會再次投入愛之旅,找尋下一次的美好。只是如果有人帶著之前挫敗的陰影,卻不曾用心思索問題的根本,只歸咎於個性的差異,那麼就算是再次投身愛情的大海,不管是多是少,對於下一個真心相愛的人,其實也是不公平的,而到頭來往往只是重蹈覆轍,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其實常見。

雖然我們常說,愛情是盲目的,在愛情的世界裡,也的確無所謂公平可言,答案似乎總是繞著『誰愛得比較多,誰就比較累』的情緒上在打轉,那麼在一次又一次的愛怨爭吵之後,究竟又有多少朋友,真能從之前兩個人的相處中,學到了多少讓自己與對方更好的經驗呢?

如果一直帶著之前的陰影,繼續在情海中向前行,那就算不去理會所謂公不公平的問題,但面對新的愛戀對象,另一個可能的終身靈魂伴侶時,又憑甚麼相信自己,會是讓對方更幸福的保證呢?

對於身邊那些為愛受困的朋友,第一個問題的是「你為什麼需要愛情?是不是因為寂寞而愛?」,這是許多一心想投入愛情裡面的朋友,應該先去思考,這個比在愛的初始前,更早該去弄清楚,而且也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的問題。

如果不是因為寂寞而渴求愛情,那麼在初遇愛情的時刻,如何先做好「早、晚、對、錯、多與少」的功課,透過適度地溝通,來減少日後全心投入後不必要的傷害是很重要的練習。

只是很多平常機靈犀利的朋友,遇見了愛情時就頓時成了盲目的傻子,如果人人都能如此理性地思考冷靜以對,那麼現在,我們可能就不會有這麼多動人心弦的悲傷情歌可以聆聽了,不是嗎?

那麼第二個問題,我喜歡追問那些已經決定為愛一搏朋友的是:「你習慣兩個人在一起的生活模式嗎?」

如果你因為怕寂寞而追愛,卻又不習慣兩個人在一起的生活模式的話,那麼愛情起初的春光爛漫,常會因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磨折變了愛情的面貌,即使起初是因愛而結合的婚姻,愛情,也會在婚姻生活現實日積月累的衝突中,慢慢一點一滴地消失殆盡,讓人無從隱藏從愛到婚姻生活的失望與挫折,但箇中的關鍵往往就在於「自我」強大的存在。

我們常聽說最美的愛情,是心靈相契兩心合一,如果你也是在追求這樣的愛情,那麼在到達那樣的過程中,你願意因為愛情而放棄多少自我過往的堅持? 你又願意在日常生活中,為愛跟對方妥協到甚麼程度呢?

「Think of me」from 歌聲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Emmy Rossum原唱,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TgCPUJwRk

可能很多朋友,邊看著文章,也邊開始在心裡頭屈指盤算著,我究竟可以為愛情犧牲到甚麼程度?又或是已在一起很久,還有已婚的朋友們,會想著我其實已經為愛情,放棄了多少自己曾經的夢想,但對方卻依然無動於衷的遺憾?

答案很簡單,從人性的蹣跚看來,大多數人們的答案,其實就只有兩個字「不能」。

為什麼這麼肯定呢?且先不提那些所謂大男人大女人主義者的自我主張,又或是最近這些年,興起了另一種所謂「我愛你,但是我更愛我自己」西方思潮東漸的論述,不論男女,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即便是因為美好的愛而結合,也少有人願意因為愛情,而活到失去了自己,就算是順利走進了婚姻生活裡的男女,同樣也都還想保有自我心靈空間。

上述強調在愛情裡,自我重於一切優於對方的存在主義者,其實他們沒有多先進,而一般朋友的想法也沒有多落後,差別只在於他們勇於說出口。但大多數人從愛戀到婚姻,都是人云亦云跟著潮流起伏,不曾也不知道自己在愛情與婚姻生活裡,真正要的是甚麼?

可能很多朋友開始要憤恨地反駁,然後舉證歷歷地說,他們已經為了愛情犧牲了多少等等,但是當你說了愈多關於這些那些的種種時,不知道你有沒有驚覺,所有的愛戀,從甜蜜到哀傷,從癡戀到看開,其實都是以你自己的觀點為主,一切的一切,不管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犧牲,或是過盡千帆的雲開天清,都是從你這個「自我」為出發點的,而這些所謂的犧牲忍讓,大多時候未必是對方所認同接受的。

「All I ask of you」 歌聲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由 Patrick Wilson 與 Emmy Rossum 演唱,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LsVpxCAo8

在愛裡所有的關係,一開始的「心心相印」,其實是因為有你這個「我」而甜蜜,當用憤恨的語氣,咒罵著那些破壞愛情婚姻的「第三者」,也是要證明有你這個「我」的正主地位,再到無法挽回愛情,不管是採取了激烈報復的手段想與對方「同歸於盡」,或是選擇了離開心更寬的祝福,這背後以「我」為主的立場,從未消失,是甜蜜也好、是報復也好、是看開也好,都是跟你這個「我』密不可分,可見從愛情的開始到結束,一般人是從來不曾也不願,在「自我」上有過絲毫的退讓。

再從一個更另類的角度來印證,如果你之前已經聽過了前幾篇分享的情歌,不妨重新回去再聽一遍,你會發現,不管古今中外陰陽相隔,不論職業教育程度,所有的情歌幾乎都是以「自我」的角度出發的,是以第一人稱的愛恨喜悲,在抒發著那些關於愛的憤恨、遺憾、寬容到原諒的種種。

不管是新歌老歌,文字的表現方式容或不同,但跨越世代的傳承交替,無論好壞的教訓,似乎從來不曾在愛情這個命題裡,被真正地落實,原因就是人性裡的「自我」,一直是那麼明顯而巨大地存在,只是一般人誤以為,幫對方做些那些看似犧牲自己的努力,就是所謂沒了自己而已。

從這個角度去回看那些主張大男人大女人主義的朋友,論點之薄弱也是讓人啼笑皆非,因為人性蹣跚,自私自利的心態從來不曾消失遠離,那還需要強化。很多在婚姻生活中的犧牲退讓,如果是心甘情願的,背後的答案都是親情,而不是愛情,年輕的戀人向來把愛情看得比親情重,只有在被愛燃燒到遍體鱗傷時,才會想回到原生家庭,尋求親情的撫慰,但這一切還是將「自我」擺在最前頭的思路,從這一點就能了解,為何科技日新月異一路千里不斷進化,但發明科技的人類,千百年來在愛情裡的糾纏還是依然,人性中在愛裡的自私與愚昧,是上天控制自許是萬物之靈的人類最大的利器。


多年前看到一篇在網路上流轉多年的文章「初念淺,轉念深」,談的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裡,很容易什麼事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常常憑著第一眼所見的光景,而做出錯誤的決斷,輕易地去責怪別人,直到有機會明白了真相,才來後悔抱歉;但當事情換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卻總是認為別人為什麼不明就裡,不能體諒我們呢?

所謂的「初念淺,轉念深。」指的是一般人第一個念頭是,都是對所見的人事立即性的情緒反應,通常沒有經過深思,所以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如果養成好的習慣,能夠靜下心來思考,所看到的光景背後的原因,多一轉念,事情的面貌,可能就此不同,因為當你肯為對方設身處地去想的時候,自然原先的怒氣,就會緩和下來,或因此煙消雲散了,其實「設身處地」的道理,從小聽到大有誰不懂,只是知易行難,愈是容易懂的道理,愈是不容易做到,尤其是當對方真的犯錯的時候,能夠設身處地幫對方考量的的朋友寥寥可數,更別提甚麼以德報怨的崇高境界。

寫這篇文章的人,舉了個紐約地鐵發生的故事,來提醒朋友轉念思考的重要。他回憶說: 「作者在紐約地鐵搭車的時候,有一個小男孩在車廂裡又哭又鬧,而看起來像爸爸的男人,卻坐在原處紋風不動。大家對這個現象非常反感,但都敢怒不敢言。

作者挺身而出質問那個男人:『你沒看到你的孩子這麼吵鬧嗎?你應該管管他啊!』

男人這才回過神來,帶著悲傷發愣的神情,滿臉羞愧地回答說:『對不起!我這孩子的媽媽,兩個鐘頭前在醫院過世,我正在想以後要怎麼辦?所以...真的對不起!』」

作者說當時突然間覺得,好後悔自己的殘忍與魯莽,只憑眼前所見的一切,便自以為是地當起了上帝與法官,用著自以為公平正義的標準,輕率地在心中判了對方的刑。

其實這故事裡的情景,是不是似曾相識? 換個場景來到兩人相處的愛情世界裡,有過多少次類似的爭吵與誤判?

戀人們總是習慣以愛為名,卻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逞一時之快,於是話出如風傷人又傷己,而且每每吵到失去理性時,往往脫口而出的是「你是我的誰啊!連我爸媽都不會這樣對我,你憑甚麼管我那麼多... 」

這樣簡單幾句話,便毀了兩人之間,好不容易經過長時間建立的信任與親密,而這種信任,往往是兩個不同成長背景的人,因為愛情而結合,好不容易經過長時間才培養出的,卻被深愛對方的雙方,逞一時口舌之快,而為未來的相守埋下了難以抹滅的陰霾。

而這其實也逐步在引領兩人漸行漸遠,終究走上分手的路途,而會一再重複上演類似的情境,除了人性裡「自我」的巨大存在與無從抹滅外,無非就是在平常的相處上,雙方都缺乏了「初念淺,轉念深」的理性思維。

網路世代的人們,習慣在網際中苦苦尋覓心中想望的愛情,企圖在無垠的網際天空陌生的人群中,尋找著能與自己相伴一生的背影,卻偏偏在兩人從網路走進了真實的世界,在習慣了對方的溫柔對待與依賴後,漸漸的又學會了視而不見,直到發現自己一個人的身影,又開始在這冰冷的城市中獨行,有了傷痛有了失落,才在寂寞的無奈中,繼續著未知的等待。

有趣的是,在好不容易經過愛的認定,開始了幸福相守的日子裡,卻因不知道如何實踐「初念淺,轉念深」的道理,而造成日後分離的陰霾,卻又在該分手的時候,玩起了「初念深,轉念淺』更加傷害彼此的拖延戲碼。

「那首歌」,林宥嘉原唱,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6DJppKWeyg

當愛來的時候,人們常是無從拒絕,而且泰半時間也是無力抗拒的,反倒是要分開時,一定是有一方急著想擺脫,做盡傷人趕人的事,另一方則是不認命也好,不甘心也罷,反正是拚了命地要挽留,這其實都是人性的迷思。

所謂的「初念深,轉念淺」,指的就是急著想擺脫的一方,是因為相信下一個會更好,所以毫不猶豫地轉身想離開,完全不顧及過往兩人之間曾有的甜蜜,也就是俗話常說的「只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有;而不肯分手的一方,則是一方面不敢置信對方變得那麼快,另一方面也因為不相信也不甘心自己的付出,就這樣付諸流水,所以在該分手的時候卻又一再猶豫,不肯輕易「轉念」,最後除了自討苦吃外,通常也挽回不了些許。

其實,我們寧可相信兩人之間,當相愛的時候都是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地投入,但這背後有多少朋友,是為了怕寂寞而陷入愛情,又有多少朋友,無法習慣兩個人相處的生活模式,就不得而知。

如果又因為「初念淺,轉念深」的主觀判斷,導致相愛容易相處難,那麼即便相愛的當下都是真心,卻也敵不過人性裡,根深蒂固以「自我」為主的立場,還有人類自我保護與喜新厭舊的天性在拉扯,當一方以選擇了離去,另一方的堅持與否,對於一個心早已不在你身上的人而言,其實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分手必然是時間早晚的事而已,差別只在於當雙方都面對感情的低潮時,從最後處理分離的過程中,你才有辦法,真正了解對方到底在愛裡有多成熟,那是兩人在一起的時候,很難看到的部分。

不肯輕易談分手的朋友,常常是在面臨愛情告別的時刻,還一再安慰自己,這樣在愛裡反覆,只是一個邁向幸福必經的過程,雖然期間難免傷心難過,但未嘗不是件好事,就當作人生的歷練吧! 然後再不斷地催眠自己,愛對方就要學會適應他包容他,於是一開始是改變自己,總是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對方、委屈著自己,每天的情緒隨著對方的喜怒哀樂而起伏,只是眼看曾經溫暖自己的心,不曾因此停歇,反而逐步遠離,曾經以為幸福的寄託已不在身邊,卻還是對外上演著假裝我很好的戲碼,只是不管如何咬緊牙關,為了愛對方一路強裝的堅強與安靜,到最後想離開自己的對方,終究是冷漠轉身離去。

也許人的天性裡,都有鴕鳥心態,遇到無法挽回的局面時,都不肯輕易地坦然面對殘酷的事實,尤其是當對方曾經與自己如此相愛過,當戀情不如想像的順利發展時,一般人往往都選擇了逃避,寧可折磨自己、貶低自己,為對方的無情冷漠找盡藉口,就是不肯痛快地去接受,這個再明顯不夠的事實 ---- 對方的心裡已經不再有自己。

而另一個標準的愛情迷思,則是單方面地相信自己的真愛,可以感動對方,讓愛峰迴路轉,於是也不顧周遭朋友的苦勸,總是告訴自己就算明白就算了解,但是那又如何?又或是猛打悲情牌,纏問著對方,是不是非要等到現在的一切都變成回憶,對方才會後悔我們曾共有的悲喜?

一直要到經過了種種作繭自縛、生不如死的自我情感折磨,才肯轉念,慢慢地告訴自己說服自己,或許與其這樣繼續盲目地愛下去,還不如早點放手,各自去過自己想要去過的生活。

畢竟,每個人的生長環境背景不同,造就了不一樣的個性與想法,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相對要思考的現實問題也愈來愈多,因此愛情還是很重要,但不應該也不再是生命的全部,或許對愛漸漸失去了年輕時的勇氣,但在愛情裡,如果你曾經有過從勇往直前走到自討苦吃,刻骨銘心的經驗,相信這一課,你一定學了很多,也許你需要更多的時間慢慢地走出,畢竟你是真的深愛過對方,但是這就是人生的功課,每一個人都不同。

愛情裡的雜念,無非是貪嗔癡,因為種種的付出背後,都是渴望著更大的回報,可是當對方的回報不如預期時,便開始了許多由心而生的煩惱,這都是因為有所求。

「達摩大師悟性論」裡有提到:

「三界者,貪嗔癡是。返貪嗔癡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貪嗔癡亦無實性,但據眾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見貪嗔癡性即是佛性,貪嗔癡外,更無別有佛性。經云:『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貪嗔癡也。空閑處者,即是無貪嗔癡也。貪為欲界,嗔為色界,癡為無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滅、萬法有無,皆由一心。」

我無意宣揚佛道禪學,也不鼓勵你遇到愛情挫敗就想到出家,因為那終究還是一種「有所求」,是一種尋求心靈的庇護所,還是沒有真正面對問題的本身 --- 自己。

人性裡的自我如此存在,那麼與其等到在陷入愛裡面時,用著『你是我的誰』之類的言語像互傷害,那不如在迎接下一段感情之前,大方地跟對方喊話,問問想追求你的對方,究竟『我是你的誰』?

還是不明白嗎?聽了下面的這一首歌,或許你會找到一些答案的。

「我是你的誰」,陳慧琳原唱,影片引用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nVxY2VlCA0

我是你的誰 詞:施人誠 曲:殷文琦 演唱 : 陳慧琳

月光鋪好整條街 勸我要赴約 給彼此一個機會

收下你的玫瑰 靜靜聽你說抱歉 這些日子的疏遠

不要急著閉上眼 想再吻我之前 我要再看你一遍

如果已找不回 那種確定的感覺 最好不要再纏綿

想問你這樣肩並肩 那究竟我是你的誰

一個短暫同路的人或者是一切

就因為愛很難完美 所以才如此的珍貴

不求永遠的人不能給 請想清楚我是你的誰

(註)

一、歌詞轉載來自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版權歸屬作詞者與魔鏡歌詞網 ,影片轉載自 Youtube,音樂版權歸屬唱片製作公司或相關上載者所有。

二、原創文字作品,版權屬SJKen 個人所有,分享轉載引用請註明原文出處與作者,如欲商業用途,請先得到本人書面同意,未告知盜用必究 。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