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Sun

写字的人 I write.

读点什么|《不可逆的伤害》Irreversible Damage

Abigail Shrier - Irreversible Damage


在介绍这本引起无数争议的书之前,先聊聊一些关于女权的想法。

以前讲女权课的时候,会先列出一系列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从外貌到性格到社会分工等等等等。


然后,会问同学们,有多少是大家认为女性或男性必然如此的特征,为什么。除了认为这是有效且有趣的导入以外, 这更多是个人信念使然。我相信,这些刻板印象,从外貌到性格到社会分工,都是我们加在人身上的性别规范(gender norms)。所谓社会性别gender,不过是一系列的这些规范,女人就是如此这般的外貌、性格、社会分工等等,意味着女人就应该如此这般的外貌、性格、社会分工。所以,我相信,性别规范是应该打破所谓的“必然”,甚至社会性别本身就应该尽量取消。所以我相信:

       1.   社会性别和性别规范是强加在女性身上的要求。

       2.   大多数这些要求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取消。

我同时相信,女性历史上受到的压迫,其中重要的原因离不开女性的生理性别(biological sex),包括一系列被污名化的生理能力,比如怀孕和月经。许多的性别规范都捆绑在这些生理性别特征之上。所以我相信:

       3.   没有生理性别,我们无法解释女性所受的性别压迫。

       4.   (所以)生理性别存在。

另外,我同时怀疑所谓与生俱来、天生的人格或者性格等等的存在。在我看来,即便我们的心灵在出生时并非完全空白,这些复杂的内容更多是后天习得,或许不断加深,或许持续变化。更何况天生就拥有内在地跟社会性别和性别规范相匹配对应的内在自我认同,这观念在我看来十分可疑。所以我也相信:

       5.   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作为一个天生内在的自我认同是非常可疑的。

再者,通过阅读,我相信性别不一致/性别不安(gender dysphoria)在真实存在在一些人身上的痛苦。有严重性别不安的人,他们会对自己的性别身体感到严重不安,对这个身体具有这个性别感到十分痛苦。承受过严重性别不安的一些人,会选择跨性别(transition/transgender),有人选择社会跨性别(social transition),仅仅以另外的性别生活(新的名字,新的称呼等等);有人选择药物跨性别(medical transition),通过药物和激素来转变成另外的性别而生活;有人选择手术跨性别(surgical transition),通过性别再指派手术转变成另外的性别而生活。作为成年人在承受严重痛苦下,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甚至必要。作为社会一员,他们应该得到社会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我也相信:

       6.   跨性别人士需要获得一系列社会提供的必要支持;他们的权利不该受影响。

在这个议题上出了个柜。因为持有上面的信念,特别是3、4、5,在当下的讨论里常常会被指控为恐跨transphobic,也就是歧视、抗拒或者憎恨跨性别人士。如果自称女权主义者(因为相信1、2、3),那么会被叫做TERF(Trans Exclusive Radical Feminist),排斥跨性别的激进女权主义者。而持有这些信念的,通常叫自己Gender-critical feminist,性别批判女权主义者。我大概属于其中一员?

我写过的文章:性别、身体、跨性别:到底谁才算女人?
我正是这些tutes的tutor


出个柜之后,大家知道我有点terfy了,也引入到这次的书:《不可逆的伤害》Irreversible Damage。作者Abigail Shrier在书中要追问的问题是,在最近的十几年,青春期女生宣布跨性别的比例大大增加,到底为什么?

当然,这可能不过是一个伪问题。Shrier给出了一些数据。在以往关于性别不安的研究里面,绝大部分的患者是青春期男生,并且他们很早就有所表现,然而过去十几年,青春期女生患有性别不安的比例大大上升,成为患者中的多数。而大多数这些女生在更年幼时并没有表现出性别不安的症状,而后她们会很快选择跨性别。借用Lisa Littman医生的说法,这种非典型的性别不安叫做rapid-onset gender dysphoria “ROGD,” 姑且叫做急性性别不安吧,并且急性性别不安的主要通过社交和同辈压力传播。

这样的说法和提问,充满争议。如果性别不安能够“传染”,那意味着至少急性性别不安以及由此而进一步的跨性别,其实并非出于所谓内在的性别认同。这当然充满争议。至于应否相信,就留给大家阅读后给出自己的答案了。

至少,《不可逆的伤害》是一本非常可读的书。Shrier的写作十分流畅而且不失幽默。虽然在不少地方,她的反讽似乎来得有点过分,但是整体而言,她的写作很有趣,也尽可能地保持客观,不过这当然也是争议之一。

在书里面,在介绍过她认为的青春期女生被跨性别舆论所风靡的现象之后,Shrier向我们展示她采访和研究的结果。通过参访一系列青春期女生、她们的家长、社交网络上传播跨性别信息的网红、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心理医生、反对者、以及后悔或不后悔的女跨男,Shrier试图深挖这个充满争议同时又像是禁忌的话题。

在书里面,Shrier有时候会描述在她成长年代中的青春期女生的状况,有时候这些描述会让人觉得,她似乎持有某种对女生的刻板印象:粉红、天真、傻笑、爱美等等等等。在她最后给出对这个所谓的问题的解决建议时,我们也能看出她对性别问题的某些特别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并非所有女权主义者所能能接受。不过,这些未必足以否定这书是值得一读的。

 

如果你是女生,你不喜欢粉红,不喜欢裙子,不喜欢打扮;同时你喜欢女生,这就足以说明你其实内心是个男生吗?这不是反对女同性恋的恐同吗?

留给大家来判定,我该不该因为提出这个问题而值得被取消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