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line
Sunline

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sunline.liu@gmail.com

《逆女》那時候,我以為我活不過成年!

(编辑过)
再看《逆女》依然惋惜著那些沒有走過的人就停留在人生的某一個片刻,但很慶幸的是,也許人都會溺在某些苦澀的過往中許久許久,需要從不同的戲劇、故事裡找點安慰和認同,好讓自己在「以為沒有人懂」的孤獨裡得到了溫柔,最後終於也能走過那樣苦到以為活不下去的人生!

這幾年線上看劇,總是把國語或台語發音的電視劇當廣播劇聽,偶爾會拿出那些年少曾經將自己完全投射進劇情、想「被懂得」般的尋找的電視劇來看。

走進偶像劇的戀情,幻想著人生能不能有個誰將那般難以下嚥的劇情改寫,而那些叫好不叫座精心製作與現實太相近的劇情,則是不斷地將自己拉近那個名為人生的黑色漩渦裡,有時讓人感覺心像是被懂得似的擁抱著,有時教人直視現實連逃跑都沒有力氣,有時在下一場戲又給人另一個希望轉折,在快溺死的人生深海中,就著海面上的微光伸出了手,大吸了幾口氣⋯⋯

《逆女》原著出版的時候,我還在女校看著那些下課倚在教室走廊上探索彼此身體的同學、學姊、學妹們,有的大膽地親吻,有的隱密小心地從裙底探進;那些大方親吻的,引來下課的人群圍觀、起鬨,女孩們的打鬧、手帕交的情誼,在上課鐘響後,師長驅趕回教室,一切似乎順其自然:告白、被告白、相互擁抱,青春的荷爾蒙被點燃誰也澆不熄。

聽說教室樓下那兩個女學生的石雕是為了紀念一對跳樓的學姊而立。聽說嘛!也沒誰真的去證實,哪個校園沒有一點像是傳家寶的傳聞給學妹、學弟們進到一所學校當作「我來過所以我知道」的證明。

所有的青春校園故事,皆與我的青春不太有關。「那些年我們都喜歡過同一個女孩」、「女生說不喜歡就是喜歡」、抽鑰匙、社團活動、迎新、營隊⋯⋯就連「倒數衝刺聯考」這件事,都不在我的青春裡,我的青春像極了《逆女》裡的丁天使。

放學回家做所有母親沒有空做的家事,以及幫忙賺錢工作;病了母親的焦慮襲來沒有人有空管你今天好不好?自己乖巧地走進診所、買些成藥,在發燒之前、在腳扭傷不能行動之時,火速地讓自己回到正常狀態;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最好不要,沒有人有空去處理你不小心犯的錯,或者你被誰欺負、被老師刁難,通通藏在心裡,不說也許是最好的選擇!誰還管你是不是喜歡上誰該怎麼告白?女生跟女生怎麼愛?為什麼別人都可以出去玩?

我幾乎陷入了《逆女》裡的劇情裡,希望自己也許像清清選擇自己死去,也許像後來的丁天使病死有人覺得惋惜;在死之前回望母親一眼,望她還記得她的人生中有著不吵不鬧的孩子,望她想起孩子的時候能有「值得」的感覺!

二十出頭讀《逆女》書,看《逆女》電視劇,心裡想著怎麼有人可以把人生的苦說得那麼透徹?看熱鬧的人看同性戀情的苦悶,看那年代女孩不能說出口的「我喜歡妳」,看那個社會版偶爾出現的誰因為沒有認同而選擇離開這個連神都不愛的世界⋯⋯只有看門道的人看懂了那個被囚在現實裡的人生,那個母親的人生,也順手囚禁/進了一個家、一個世代!

那是那年代難解的悲哀,本省母親對外省父親的不安,重男輕女的觀念在母親這個女性心裡鄙視著自己,自己賤命、女兒也賤,卻沒有一個足以撐起家的男性,誰都想往外跑,誰都無法將照亮那樣深不見底、安全感始終匱乏的黑洞。

多年後,三十多歲再把《逆女》電視劇拿出來看,依然看不見那個不安的黑洞該怎麼填補,而自己心上那個洞仍然空得像誰隨時都可以穿過自己的身體,好像自己是某種不存在的形體,在這世上飄移,誰都看不見!

最後一次看《逆女》的電視劇應該是先看了《孽子》後,再回頭看一次那個屬於我的青春,以及我母親心上那些黑洞。

我曾經以為我活過成年後,會跟丁天使一樣成為一個因為得不到足夠的母愛/父愛,而在不同的擁抱中渴望溫暖,重複著需索無度的性愛;我也曾經想像母親的人生是不是如戲一般,誰都因為她無底洞的不安離開了她,讓她只能對著雞鴨自言自語,說著那些令人掩耳逃跑的難聽字眼。

年過四十以後再看《逆女》及《孽子》,那些二十多歲內心感到的委屈、苦澀,以及從戲裡得到的那些「有人懂」的「懂得」,都轉換成另一個角度,望向父親或者母親的內在。

如果不認真回想,真的不太記得「青春」到底發生了哪些鳥事?(沒有太多好事可回想)不太記得父親開著車載著他再婚的一家,讓我尷尬的一個人跟他選擇拋家棄子的家庭吃飯時,在心裡忍著想跑走的衝動好好吃完那一餐,替父親圓了場;不太記得母親總是沒有發現我走路一拐一拐的,責斥我什麼事都不做,問我為什麼下課沒有直接回家(自己去找醫生看慣性扭傷的腳)⋯⋯

年輕的時候看戲,看自己的人生,那時人生只有一小段,能理解的、可以體會的就是十多年、二十多歲人生的心情;年紀再往上加二十歲,再看的是成年後到父母親在我二十多歲時的年歲。

這兩部男、女同志的經典,那時看不出劇本說的還有另一個世代的人,他們心裡的缺,再回頭看幾回,看懂了那些除了寫給青年看的年少渴望的被懂得,也看懂了年紀大了以後,更難說出口的苦悶,也不是不能說,也不是說不出口,也許就是那句「這就是人生啊!」多說無益只好認命。

還好的是,戲雖然如人生,但人生不一定如戲,總是有另一齣戲屬於自己的,自己可以決定劇本的走向。

再看《逆女》依然惋惜著那些沒有走過的人就停留在人生的某一個片刻,但很慶幸的是,也許人都會溺在某些苦澀的過往中許久許久,需要從不同的戲劇、故事裡找點安慰和認同,好讓自己在「以為沒有人懂」的孤獨裡得到了溫柔,最後終於也能走過那樣苦到以為活不下去的人生!

後話:

當年很挑剔某些故事節奏或者髮型裝扮,再看時就多了包容,果然年紀大了XDDDDDDD。又,再看《孽子》也有好多不同的心得,改天再寫好了。

圖:《逆女》官方網站截圖(媽呀!官方網站居然還在耶。可惜首頁是flash出不來。)

線上看《逆女》,畫質不怎麼好,但堪看。

買書:逆女【25週年銘刻熾愛紀念版】(特別買了電子書來收,舊版紙本書被我賣掉了。)

《逆女》/2001
導演:柯一正
編劇:吳昭瑩、許肇任、楊雅喆(是許肇任和楊雅喆耶)
原著:杜修蘭
演員:六月、秋乃華、李昆、李豐嘉(是西瓜哥哥耶)、柯宇綸、沈世朋、潘慧如、向麗雯、鍾品淇、范瑞君、丁也恬

來寫個回顧電視劇的系列XDDD,台灣明明有很多很好看的電視劇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