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line
Sunline

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sunline.liu@gmail.com

玩了兩天的clubhouse之後……

大概是前幾天看到朋友在Facebook回應了一則公開貼文的留言說要+1,我稍微看了一下是什麼東西就跟著在朋友的留言下說:「你有邀請要給我。」於是我就順利上了clubhouse的車了。(有什麼新玩意都要先註冊再說啊!)

玩了兩天後的一些小心得:

網路太不穩定這點就不用講了。(也太弱了一點啊啊啊!)

一,實在太耗時間了。

每天晚上的九點到凌晨兩點,本來是我寫字、運動、閱讀的時間(不一定每樣都做,不寫小說就運動,不運動就寫小說。其中可能有一個小時在打電動。)如果只是聽,倒是還好,平日除了寫字只能聽音樂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聽」節目,從公視的《有話好說》到政論節目,以及一些中文發音的專題節目外,有時還會聽聽連續劇或講座。

但是如果要主聊,或是聽有主題討論,就很難一心二用。上述那些可以邊聽邊做事的聲音,多半都可以重聽,若真的覺得哪個重點需要重聽就回放一次即可,但clubhouse不行。

由於覺得太耗時間了,便想起那樣會不會瓜分掉「閱讀」的時間?

但後來在matters的朗讀聊天室,聽潔平朗讀《故事如何說再見》後,立馬打開google搜了這本書,好像也是一個「認識書」的模式。便想:這種模式的遠距讀書會好像也不錯!比起「面對面」或是「文字討論」的讀書會更有意思一點。尤其是聽到「真人」的聲音。

二,是個很吃說話功力的玩意兒

當我與未曾見面也沒有用聲音交談過,但平日就多有互動的網友聊天時,滿順暢的也沒有什麼緊張感。但人一多或是有比較陌生的朋友同在時,「說話」變成一種面向大眾時,還是令人緊張了起來。還經常性地岔了原來設定的主題,跟沒有說過話的網友無所不談了起來。

其實人都是很渴望更真實的交流,聽見聲音猶如去了很想參與的演唱會一樣,有著親臨現場的感受。這點大概是原來就彼此有在互動交流的群體比較難感受到的。

但也就是因為那種貼近了其他人的莫名興奮感,說話的節奏、音調都不是那麼好掌控,尤其是看不到別人的表情,很容易有講電話的時候會產生的尷尬:「輪到我說話了嗎?」「你說完了嗎?」在每一個聊天室裡,都有這個狀態,常常會同時有不同人說話,就聽不太清楚了。

另一點有些人說話的時候會爆音(這個人特別大聲),不知道是iPhone不同或是設定不同而有所不同嗎?因為不是在同一個空間用同一個收音設備收音,會呈現一種A的聲音特別大,B的聲音太小,以致於不知道怎麼調到剛好的聲音,這一點戴著耳機聽會特別明顯,忽大忽小的耳朵吃不消。

即時的對話能力,大概是最吃說話功力的部分。寫文章可以花腦袋去思考,錄podcast也可以花時間去企劃,但沒有排過的對談,很容易胡謅XDDD。但也見識到平日有在使用「說話」當吃飯工具的人的表達能力(滿適合老師用來線上教學的,有主題式的那種。不過如果考量到「面對大眾」說話的部分,「用詞」可能可以在夾雜專業詞彙時,稍稍解釋一下。)

另外線上講座可能比現場講座被cue到發言的人還更需要即時的反應思考能力,不然發言五分鐘都沒有重點,會整個不曉得要不要聽下去。(但沒有那麼嚴肅或一定需要有什麼規矩,這只是我的思考。好吧!一定是想太多才會容易人一多就緊張了起來。)

三,社群嘛!閒聊你還是得要有一些朋友。

這挺趣味的,那一群「有什麼新玩意兒一定也要玩一下」的網友們,都早早就上了車,很多老面孔,不少也都加來加去的。若是平時就沒有特別有交集的,開個聊天室也還是得要比較熟識的朋友才聊得起來,如果朋友群互相不是同溫也不同族群還挺不容易一起聊的。(果然沒有一起聊天的天分。)

因為後來太不穩定一直被踢出聊天室,最後竟然直接打電話給平常也不打電話的朋友聊起天來。

偶爾跟人說說話滿好的。尤其是跟從來沒有說話過,或是此生可能不會見到面的網友們,多了一個方式對談也挺不錯的。日後見那人寫的字,就能想像他說話的聲音和節奏,還多了幾分親切。


這是個適合多方對談的玩意兒,也適合拿來說書、講故事。疫情之下這種新玩意兒能讓人稍稍減緩世界的距離變遠的焦慮感,不過實在太耗時間了。

最讓我感到有趣的一件事是:很多人的台語都很好啊!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破,只是很多後來的流行語、現代用詞不知道怎麼說以外,台語講得都挺順的嘛!拿來語言練習挺好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