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un
chrisun

老師一名、畢業論文仍在寫,寫了兩三年仍在寫 閒時喜愛閱讀、聽音樂、看電影 亦喜愛投資 但說到底還是是宅男一名

綜觀潘能伯格的三一論

 i.       前言

關係,一直是潘能伯格(Pannenberg)三一論的重點所在。三位格間的彼此關係、經世三一與內在三一的關係、上帝本質與屬性的關係及上帝與世界的關係等。均是他研究的課題。他期望藉對這些關係的研究來重新奠定三位一體教義在神學裡的中心地位。


ii.       三一的上帝


上帝三性的重要

對潘能伯格來說,上帝論處於其神學的中心位置,而三位一體教義則位處上帝論的中心。故可以說,上帝的三一模式成為了他系統神學的中心。[1]他認為上帝的三重性(threeness)是討論基督教上帝的基礎。[2]在其三冊的《系統神學》(Systematic Theology)裡,他對上帝論的其中一個重要貢獻,乃將三一論放在討論中心點。惟藉著三一位格,我們才能認識這位獨一的上帝。他指出源自上帝自我啟示的三重性,必先發展於探討祂統一的屬性前。[3]因此,他重新修訂傳統系統神學的論述次序,將上帝的統一性置後,把三重性放在前列。這不表示他否定上帝本質的統一,而是指出上帝是在建基於道成肉身的救恩歷史裡,以三重性作為言說方式,在三位格的中啟示自己。[4]


但因此他亦面對兩個問題:一)西方教會強調上帝的統一先於上帝的三位格,到底如何理解三位格的活動?二)東方教會強調上帝的三性,這又如何不顛覆一神論?[5]


歷史與聖經的材料,就是潘能伯格理解教義發展的討論基礎。故在其《系統神學》第一冊第五章「三一的上帝」(Trinitarian God)裡,他以三個部份來表述他對三一論的觀點:1) 聖經對三一上帝的觀點;2) 歷代三一論點評;3) 潘能伯格的三一論。先從聖經內尋找有關上帝三位格經文開始,然後討論神學發展史裡,對三一論有重要貢獻的觀點作出評論,最後以討論當代神學為背景,闡述他個人的三一論。在對上帝的三性及統一作出總結後,他在結束的部份探討內在三一與經世三一的關係。


當代三一論回顧

在論述聖經裡有關子宣認自己與父有別的經文後,潘能伯格投入歷史的長河裡。歷史就有如一個能讓真理展現出來的場地,從這向度看,上帝在歷史中的啟示是以三位格方式來表達。潘能伯格的系統神學正是從描述三一論如何從上帝的自我啟示中展現出來。他將三位一體放在基督教教義的歷史上來討論,藉整個歷史作為描述教導工具,淬取歷代神學家對三一論討論的優與劣,來發展自己的教義。[6]在對歷代三一論作出簡述,尤其巴特的三一論觀點後,他再對傳統三一論教義術語作出點評。


潘能伯格認為任何對基督教三一上帝教義真理的討論,必須始於對拿撒勒人耶穌的具體啟示。[7]中世紀神學強調教義的啟示性特徵,宗教改革神學則承認惟有聖經是啟示的來源。十九世紀神學家則反對思辨神學(speculative theology),認為三一論應從聖經的見證裡啟示出來。[8]他稱在早期教會,當說及子與聖靈的神聖時,是以父的神聖作為參照而言。希臘教父認為父是子與聖靈的源頭;而西方教會,則循著奧古斯丁的模擬路線,認為子與聖靈是父的一種自我意識及肯定的表現。然而,這只是從不同經文作出的綜合演繹,非聖經本身的展現。更重要的問題是可能會出現他所強調的次位論或將子與聖靈從屬於父的神聖的情況。[9]


至二十世紀,巴特重新將三位一體教義放在教義的重要位置。嘗試對啟示、上帝的本質及屬性的關係、上帝是誰及耶穌基督作為啟示的問題提供答案。[10]他相信自己從啟示出發,已尋找到三一論的出路:「上帝啟示自己就是主」(God reveals Himself as the Lord)。這帶出上帝自我啟示的三個存在形態(modes of being),從語法上說,就是所謂主體(父)、客體(子)及謂詞(聖靈)。這並沒有遠離聖經有關上帝的啟示,但卻與過去神學家不大相同。[11]


但潘能伯格認為,巴特對三位一體的理解,是發展自西方教會傳統,如安瑟倫等的教義而來。他以神聖主觀性來理解三位一體,上帝的自我關係(self-relation of God)乃建基於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而黑格爾將自我意識看作絕對心靈(absolute Spirit)的觀點,也可作為巴特論點的基準。但不論是安瑟倫,抑或黑格爾,我們亦可見到奧古斯丁的心理模擬的影子。最終,巴特將三一教義建基於傳統中,人心靈裡的三位一體形象,而非他期望的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啟示。[12]對潘能伯格來說,巴特所理解的三位格是位處於一體之下,產生出一體的「上帝」成為疑似「第四位格」的關係。


總括而言,三位一體教義是建基於耶穌與父的關係上,是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啟示。作為子的耶穌,雖然與父不同,卻又與父有著關係。而這觀點亦是理解聖靈作為第三位格,與父及子有別,卻又有著關係的前設。故在三位格的關係裡,聖靈是一個特別的角色,祂有別於父,建基於對耶穌作為先存的子,而又有別於子。[13]


三位一體教義術語的不足

在陳述對歷代三一論的初步觀察後,潘能伯格再次回到聖經,開始對描述父、子及聖靈關係的術語作出研究。


他指出東方教義跟從約翰的術語,分別將「生出」(generation)用於子(約1:14, 3:16)及「出於」(procession)用於聖靈(約15:26)。中世紀的西方教義則稱子及聖靈均歸類為「出於」:子是「受生」(begetting);聖靈是「呼出」(breathing)。由此,子及聖靈與父的不同在於關係上,父是主動地「生」,而子與靈則是被動地「受生」及「呼出」。值得留意的是,根據傳統三位一體教義,我們必須仔細區分「出於」與「差遣」(sending)。所謂「差遣」是永恆的上帝與世界在經世救贖的關係,是關乎三一上帝在世上的工作;「生出」是發生於永恆神聖本質,是三一上帝的內在關係。進一步說,「出於」是源於永恆裡的神聖本質,而「差遣」則是關於子與聖靈被差派一事。[14]


然而,「受生」與「呼出」及「差遣」與「賜予」的區分雖可在語言學上證實,但卻難以在詮釋上得到相同的效果。[15]聖經裡關於聖靈的「呼出」及子的「受生」或受浸陳述,只代表二者均是從父而來,但均沒有表示二者在觸及世界:子的降生及聖靈被賜予,包含著永恆「出於」的意思。這並不是要反對子或聖靈的永恆性,而是指出難以引用類似聖經經文來印證此事。[16]至此,子與聖靈跟父的關係仍未能確立。


三一相互關係,三一的本質

從聖經看,上帝超越所有受造物,我們惟有透過子才能認識祂。[17]而認識子,就是認識上帝。[18]同樣,惟獨透過父,耶穌才被知悉為子。[19]耶穌述說父的治權臨近,宣召人從屬於上帝及承認上帝就上帝。[20]祂因上帝的榮耀與建立上帝的治權而順服於父的旨意接受差遺,這就是祂作為子的使命。[21]這一切的前提是子將自己與父區分,而父則作為祂的見證。然而,這也似乎強調了父位置高於子的傳統從屬觀點。[22]


其實耶穌如受造般從屬於父的旨意,接受差遣到世上,宣稱上帝神聖的治權,表明只有在永恆中與子的關係裡祂才能稱為父。在這關係裡,永恆上帝啟示自己為父,而子就是那位與父一起分有神聖的存在。[23]從宣稱上帝為父這點出發,進至對祂乃永恆子的概念,最後轉為父與子在上帝永恆本質之區別的想法,都是依靠父上帝與耶穌的關係,及永恆中與作為子的耶穌的接觸。


由於耶穌同時擁有神性及人性,故祂與上帝永恆神聖的關係,與父跟作為受造物的人類的關係有別。這是神性與人性之別,或耶穌兩性的根基。[24]另一角度看,耶穌宣稱父的君權快將降臨時,一方面祂自己指出父上帝與人的區別;另一方面,則指出自己作為三位格中子的身份與父的分別。子從父的自我區分,是建基於永恆裡子與父的相似。這樣,我們也許可以說,站在父的一方來說,與子的區分乃在於祂從子的自我區分上。或進一步問,靈與父及子的區分會否也是如此。[25]耶穌的自我區分於父,不獨因為父是神聖生活中的一位格,同樣也因為耶穌區分自己與作為上帝的父。準確地說,耶穌是父的永恆子,在自我區分中耶穌從父裡分有神聖,而在父的一方亦同樣發生這情況。[26]


傳統來說,父是無源頭,祂是子及聖靈的起始及源流,這也表示祂為首先的。[27]

如亞他拿修所指,父不會是沒有子的父。從關係上來說,我們的確可以說,「父」是倚靠祂與子的關係才能確認,這亦是三一裡的真實相互關係。[28]


上帝國權的交予及交還,三一的工作

在太28:18、路10:22、太11:27、約5:23、路10:22提及有關父將治權交給子的經文。子不獨是上帝管治的執行代表,祂本身就是執掌治權者。其實子在暗中於地上已經預演著父的治權。如林前15:28所說,當上帝將一切仇敵都放在子的腳下時,祂便服從於父,上帝便在一切之上。[29]


這樣看來,父將管治權交予(handing over)子,與子將管治權交還(handing back)父,好像是差遣的一部份,而不是內在三一父子間的關係。但若父子之間三一內在關係,是從歷史的耶穌與父之間的相互關係推論出來,那麼,差遣的實現就是祂與父及父與祂的關係的表達。父的能力與治權交予子,及子交還予父,可被解釋為祂們之間的內在三一關係。[30]這是潘能伯格對內在三一的創新觀點。管治權的交予及交還,初看似乎是分開的行動。前者是父給予子,後者是子在末世完滿時的歸還。但他們彼此之間並非互相排斥,而是互相滲透。[31]子的治權就是宣告父的治權、榮耀祂及使萬有降服於祂。當子使萬有降服於父的治權及榮耀父為惟一的上帝,子的治權便得以完滿。[32]可以說,父的國及神性,倚靠子在世界的活動。[33]


父將治權交予子,就是將王權倚靠於子是否榮耀祂,及藉執行祂的使命而滿足治權。父的自我區分,不獨是子的受生,更是祂將所有也交予子。因此,祂的國度及祂的神聖也倚靠子。[34]而上帝的管治或國度並非完全外在於祂的神聖,讓祂即或沒有國度也可行。世界作為上帝治權的對象,它被造乃出於上帝的自由。但世界的存在,跟對它沒有治權的上帝是不兼容的。故此,在上帝的內在三一生活裡,治權已經存在於父子間的相互關係—子主動地服從於父的治權;父將治權交予子。[35]其實這更牽涉到世界與上帝的關係,上帝的存有與祂掌管世界一事連結。也可以說,祂的管治決定祂的存有。[36]


惟有在此上帝與世界關係的基礎上,我們才能說三位格關涉到耶穌的十架。耶穌基督的受難,並非只關涉到人類,而對三一上帝沒有任何影響。上帝的兒子是在人類的本質上受苦及死亡,在死亡裡,祂承擔與父區分的終極結局及顯明自己就是上帝的兒子。但若父上帝就是愛,可以說,在十字架的事件上,父同樣面對子的受難。[37]


除父子外,聖經在一些裡也提及聖靈在耶穌受難與復活事件上的參與及受影響。[38]耶穌復活事件可以視為子藉聖靈生命源頭的能力而來的行動。父與子在此與聖靈連結,三位格均參與其中。[39]在約翰福音中我們可以較清楚看到子被聖靈所榮耀,正如子榮耀父一樣。因父只能透過子被認識,聖靈便顯明耶穌是子,藉子來啟示父。而父亦藉差遣聖靈及祂的工作來榮耀子。故此,藉榮耀子,聖靈也同時榮耀了父及這不能分離的團契。如此,便能建構出聖靈為父與子以外,另一有關係的位格身份。耶穌榮耀父,而不是自己,並表明自己乃子的身份;同樣,聖靈榮耀子及父,而非自己,並要為子作見證。祂是真理的聖靈,提醒我們耶穌的教導;祂與父及子有別,卻又一起團契。[40]


奧古斯丁說聖靈是聯合父與子之間的愛,更直接指向子受洗時聖靈的降臨、在耶穌復活一事上的參與、讓馬利亞受孕,及基督徒藉接受聖靈而被算為上帝兒子的事。[41]聖靈在父子的永恆團契中有份,因祂是團契的中介及條件。基督徒藉著祂才能被看為有份於父子團契中。祂亦是那將要來的保衛師。在耶穌看來,聖靈的工作就是在與父的團契中榮耀子,同樣在子裡榮耀父(約16:14)。[42]故此,子的工作,包括承認、榮耀父及將來的國度等,均可視為聖靈在祂裡面所作的工。[43]


奧古斯丁正確指出聖靈是聯合父與子之間的連結。但我們卻不能認同他認為聖靈是出於(proceeds from)父與子的觀點。他認為聖靈在起源的關係(relations of origin)裡,作為父與子關係中相互協作。這可理解為相對於聖靈,內在三一關係乃以父子團契為起源,直接的說,聖靈在地位上似乎次於父與子。但這與聖經所說的不同。[44]這不獨在於約15:26中所說「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更在於子在受洗時接受聖靈。因此應該說,聖靈出於父,又被子所接受。奧古斯丁這觀點引起東西方教會在和子說(filioque)一事上出現三一神學語言的困擾(trinitarian theological language),讓父、子及聖靈的關係被看作為起源關係,而不是相互關係。[45]


上帝的三位格與統一

若父、子及聖靈的三一關係乃相互自我區分,祂們便不可僅被看為巴特所說的神聖主體裡不同的存在形態(modes of being),而是真切體現為數個獨立的行動中心(centers of action)。若意識的統一與神聖生活的統一結合,這樣一個神聖意識維持於三重模式裡,而三位格中每一個是彼此有關係,亦彼此有別。[46]


三位格的關係被描述為相互自我區分,這不能降為傳統的起源關係。父不獨「生出」子,祂也將國度交給祂,並在將來從子收回;子不獨受生於父,祂也順服於父,並榮耀祂為獨一的上帝;聖靈不獨被呼出,祂也充滿子,並因順服父而榮耀子,同時亦榮耀父。[47]若單從聖經看,的確容易將父、子及聖靈的關係看作起源關係。故我們可從亞他拿修的觀點看三一關係。位格間彼此與對方區分,並彼此帶入團契裡。位格並不能退減為各自獨立,而非三位格間彼此的關係。[48]問題在若我們不能更準確地定義相互關係,或表達出神聖生活的統一,則也不能避免加帕多家教父有關子與聖靈源於父的問題。[49]


三位格的自我區分也包括神聖及屬性。而對三位格而言,並沒有絕對一致的自我區分,三位格各自與其餘兩位格在不同的地方互相區別。所謂位格關係,並不能簡單地將三位格相加來表達。祂們的相加,並不會比各自獨立更大。[50]惟藉著子,我們才能分辨那作為祂神聖基礎、為祂所順服與祂不同的父上帝;聖靈同樣在教導我們認識子時,展現祂的神聖。子不是聖靈,同樣聖靈不是子。故聖靈自我區分於子及父的模式,不同於子與父區分的模式。[51]父與子及聖靈區分的模式也是不同,祂將治權交予子,並不讓子成為另一位上帝,而是在子哪裡重新收回治權。然而祂的神聖及治權的啟示,均倚靠子與聖靈的工作。[52]


亞他拿修根據約14:6,看子同樣為父的真理與生命,也認為子是父的能力與智慧。因父不會是一位沒有子的父。但傳統卻不會這樣看,他們認為父的神聖是子與聖靈的神聖的起源。這樣,將表示子與聖靈的神聖是倚靠父而來,而相互自我區分及三一位格是同等神聖的看法,將不能維持。[53]在有關父是泉源這點上,亞他拿修稱父為智慧的泉源,但只有在不能沒有子的情況下稱父為泉源。因若稱父為子與聖靈的神聖的泉源,則表示祂們乃倚靠於父,而父沒有倚靠祂們。這樣,相互自我區分及三位格的平等將不會成立。而加帕多家教父在表達父是神聖的泉源時,則傾向危及神性的平等。因為,他們沒有明確表達只有從子的觀點,才能理解父作為神聖的原則。沒有這前提,則子與聖靈會形上地次等於父。[54]潘能伯格在此強調三位格的平等相互關係,以防形態論或次位論。


但這觀點卻不容於奧古斯丁。他認為若父的存在要由與子的關係來決定,則父本身將成為沒有實質的存在。同樣的看法亦適用於子的身上。[55]但詹遜(Robert Jenson)則認為奧古斯丁遺忘了一點,就是位格間的關係不僅構成祂們之間的分別,也同樣構成了祂們的神聖本質。[56]奧古斯丁認為每一位格是獨立,及直接分有神聖與屬性,而非建基於位格的關係上。他期望這樣能保證分有,以免出現任何次等的神聖,保持各自的獨立。[57]但相互關係不獨指祂們的位格,它同樣指向祂們的神聖,這不表示父的獨一將被破壞。相反,透過子的工作,父的國度建立在造物之裡;透過聖靈,祂榮耀作為父全權代表的子,同時榮耀了父。子與聖靈藉著工作服事獨一的父,而父惟有透過子與聖靈來得著治權。這就是三一上帝的內在生活。[58]子並不是次等於父,而是祂自願從屬於父。父的王權不是預設,而是三位格的共同運作的成果。[59]


從位格間的交流中,我們發現父的王權正是三一上帝的共同運作。耶穌宣講上帝國臨近,並已顯明在祂的工作上,惟有藉著子及聖靈,我們才能認識父。[60]父在祂的王權裡是就是上帝,但不代表我們只能發展出上帝就是父的概念,相反,父只有在聖靈裡藉著子才能被認識。[61]即使在嘗未道成肉身時,子,就是那道,已經參與在創世的工作中。所以這並不構成上帝只能是父的概念。[62]上帝是父首先藉子在人間的工作才被認識,這樣,道成肉身的子就是創造的完成。[63]


子跟父及其君權,並藉聖靈協調的關係,不獨成就了歷史的耶穌,更構成了經世的救恩。我們不能單藉著創世前的內在三一,而不理會從經世三一來理解三一上帝的統一。三一上帝的統一不能與祂的啟示及在世上的經世救贖分開。父的王權不是直接建立,而是透過子與聖靈的協作而來,故後二者從來都不是無關的。[64]


內在三一與經世三一

巴特嘗試以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啟示來建立三一論教義,可惜並不成功。反而,拉納Karl Rahner藉著內在三一與經世三一之間的特點建立起來。[65]這表示三一論教義不可僅開始於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啟示,然後再回頭至永恆本質的上帝裡的三位一體。因啟示不能與祂的神聖無關,故應該持續將三位一體放在永恆本質的上帝裡,與歷史啟示連結。[66]即要將經世三一與內在三一同時討論。


拉納理論的起點是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所以祂的道成肉身並不與其餘的兩位格分開。作為人的耶穌,祂是神聖的道的象徵,在三一上帝的救贖歷史裡,道成肉身是一個特別的事件,即神聖位格介入世界。道成肉身的耶穌是獨立的,但這也在三一上帝於世上的經世救贖工作之內。[67]借此,可以說創造被帶入三一位格及參與其中。但從差遣子與聖靈一事上看,只有二者直接參與創造裡,超越的父只是藉著祂們作工。[68]透過子與聖靈,父有份於經世救贖歷史裡。不論在創世或差遣子與聖靈上,祂也讓自己依賴於歷史進程。這裡出現三一位格間,互相在經世救贖裡將國度交予及交還,及子與聖靈在世界與它的歷史中的倚靠。[69]


若耶穌是父的兒子,那麼耶穌被釘十架的事件,祂的死,將會引致父被牽涉在內。因為於內在三一關係裡,位格間的神聖及存在是彼此倚靠,故彼此間的影響不獨是子及聖靈與父,也包括父與子及聖靈。[70]對拉納來說,父的位格也同樣牽涉入救贖歷史裡,它的進程亦決定了父及子的神聖。[71]由於道成肉身與內在三一沒有分離,至此,內在三一已經成為歷史事件的討論部份。[72]


也許我們會問這會否出現三一上帝受制於歷史,末世終局?潘能伯格的回答是:不會。雖有認為歷史中的三一上帝就是上帝的所有,而惟有在終末,我們才能對祂有所理解。但末世終局只是永恆的三一上帝決定的所在地。上帝並沒有對末世終局有任何倚靠,也不會因此構成任何的影響。而在復活的事件上,不獨展現耶穌就是那位永恆的聖子,也同樣回索祂所宣告的上帝國度的真實。[73]耶穌藉祂的歷史性工作,對世界的末世終局的預期,宣告上帝國來臨,並預期末世的復活,是所有基督徒對父、子及聖靈承認的基礎。[74]永恆神聖的三一上帝在歷史中前進,啟示真理。這是三一論教義在神學歷史中神聖救贖計劃(mysterion)的經世基礎。這樣,教父的三一論教義是正確的。起始於透過聖靈的見證,對父在子裡面的啟示,由此進入認識永恆同質的父子及聖靈的統一的永恆本質的上帝。[75]


潘能伯格認為尼西亞及君士坦丁堡信經只是臨時的結論,永恆的三位一體除了是歷史的基礎,也由於永恆不變的上帝參與歷史裡,而變得不能知悉。[76]內在三一與經世三一就如一個對上帝概念的假設的發展,它能包括超越的神聖存在與在世上的臨在,及上帝的永恆自我身份及歷史中可辯論性的真理。上帝在三一位格的統一,同樣是內在三一及經世三一的分別與統一的基礎。[77]其他的向度均可帶來次位論及撒伯流主義。[78]


父、子及聖靈的統一,決定於祂們的相互自我區分,及在合作上彰顯父在創造裡的王權,並表達在救贖歷史的關係裡。這涉及上帝是否既超越,亦臨在於歷史當中。[79]如何預視神聖生活及工作的統一,彰顯在父、子及聖靈的相互關係裡。統一的本質,只可能從具體生活關係尋找到。三一論教義可預期為整體基督教教義的總和。[80]離開統一,我們並不能對上帝說什麼。



iii       神聖本質的統一性與屬性

有關上帝的統一性

在思考上帝的統一性前,我們也許要問有限的人是否可以理解上帝的問題。必須承認在談論上帝時,哪位難以明狀其大能的上帝是超於我們想像的。祂的大能超越受造物,所有言說上帝的聲明,均未能對其清晰表達。但這不代表我們因此而閉口於談論上帝,或對談論上帝沒有絲毫明確的可能性。[81]


潘能伯格不讚同哲學以抽離宗教經驗與傳統的方式談論上帝;另一方面,他亦不讚同神學預先以聖經及教會教義權威作為真理教導。[82]惟藉著聖子,我們才能認識那位不能理解的上帝。他引述路德所說上帝啟示(deus revelatus)與上帝隱藏(deus absonditus)。[83]上帝在救贖或審判時對罪人隱藏自己;藉聖子,上帝的不能理解卻又被展現,而這過程將會在終末時完成。[84]但在傳統神學裡,乃取用相反的觀點,他們認為獨一上帝的存在與本質的理性知識可透過創造的工作而獲得,但三位格的分別,則只能藉特殊啟示而來。由此,傳統系統神學裡,三位一體的討論惟有安排於獨一上帝及屬性的討論後。[85]


初期教會神學確知獨一的上帝或三位一體的本質是不可理解的。拿撒先及女撒的貴格利都分別強調上帝的不可理解及祂的無限性。但他認為無限的概念是不能描述,而這亦包括統一與三位格的關係在內。這情況亦出現在大馬士革的約翰裡。我們只能說上帝不是什麼,而不能說祂是什麼。亞奎那亦從這點開始,論述上帝不是什麼。[86]


這種方法類近否定神學,從亞奎那來看,這是建基於上帝作為第一因(first cause)概念上。上帝與所有受造物有別,惟祂才是萬有的因,而本身不受任何事物影響。祂就是這世界的第一因及那位不可分割的無限者。[87]說到這裡,我們發現只能從新教傳統來形塑上帝概念裡的一般與區別。一般性是指向屬靈的本質,會加上無限的概念,亦牽涉到存在與本質及本質與屬性的分別。[88]


正如葛倫斯Grenz所指,潘能伯格認為三一上帝的統一性才是三一論教義的中心問題。神聖本質的統一性如何從隱藏於歷史經驗的矛盾中被構想出來。潘能伯格旨在找出一個替代傳統三一上帝的統一性概念,他不依從傳統以上帝乃愛的主體的觀念出發,認為上帝對世界的愛,是三一位格裡永恆呈現的愛的流溢。[89]


有關本質與存在

有關上帝的本質與存在的這部份,它對上帝統一性討論提供了哲學的基本規則。潘能伯格指出,一般處理上帝的本質與存在的問題,會從兩方面入手:1) 作為世界第一因;2) 無限的概念及其作為的基礎。潘能伯格接受第二個說法。簡單地說,他選取無限,而拒絕以上帝乃世界的第一因作為闆述上帝的統一性惖開端。[90]


上帝本質的不可理解性,並不能阻止神學家尋求上帝存在的認知。[91]亞奎那從上帝作為第一因來闡述祂是什麼。他分別從五方面來論證上帝作為第一因的簡單性(simplicity):完美、美善、無限、永恆及統一。基於簡單性,本質與存在同樣在上帝裡,也在上帝論裡不是最重要的。[92]然而,在後期經院哲學裡,上帝的存在與祂的本質的知識越走越遠。


女撒的貴格利及司各脫則提出無限作為上帝的概念的基本特徵,而不是一種屬性。[93]笛卡兒也強調上帝教義與無限概念的關係。他認為無限不是存在,所有有限的都被無限所限制,故有限的物體是由無限的限制所形塑。這點與傳統對上帝的概念相同。[94]他不讚同對傳統哲學神學的論點,因他們倚賴因果裡無限後退不可能這點。無限是所有有限的條件,故完美的概念是存在於無限裡。而絕對超越者與上帝的概念則是必需存在,因他能引申出上帝存在源於上帝本質的概念的本體論證。[95]


潘能伯格認為即使我們並不了解存在為何,事物的本質,其實假設了它的存在。本質的概念能與存在相連,是取決於我們把握一些關於存在的定義。[96]在宗教的光照下,即使我們不曉得上帝,祂已經臨在於所有人當中。[97]故此,基督教教義建基於人類的宗教本質,它保留著上帝作為無限的存在的哲學概念。這宗教本質是從有限的個體經驗無限的那位裡表達出來。[98]這引申兩種對描述經世三一與內在三一的統一給予重要性結論。它牽涉內在與超越的概念及成為屬性的基礎結構,至終會呈現於上帝是愛的概念裡。[99]


第一個結論是知識論。有限的人類經驗著不確定的本質臨在,其一切知識全由上帝的啟示決定。[100]這未能定義的無限,將由我們的原始直觀,作有限度的理解。[101]祂臨在我們的生活及世界,亦理解這世界。[102]上帝的存在不是於這世界之外,而是以實體臨在這世界中。[103]


第二個結論是本體論。無限作為有限的人所運用的詞,並不能全然對上帝作出定義。在時間的長河裡,惟在末後的父、子及聖靈在神聖三位一體裡才能找到這定義。[104]若上帝的本質是各存在時間的總和,那麼他每一臨在於世界及在人間生活獨立的時間,就是世人所知的上帝存在的時間,就是上帝本質展現的時間。[105]


上帝在這世界的展現證明祂是超越這世界。父藉與子的關係,啟示自己的永恆性。父在子裡面,而子啟示父就是那獨一永恆的上帝。子同樣亦啟示父的存在,而父亦在差遣子裡,啟示祂的本質及愛。上帝的本質同時在父與子,及聖靈從父而出並被子所接納的團契裡被啟示出來。這聖靈不獨是父與子所分有的神聖本質,祂同樣是三位格中的一員,與父及子同在。[106]當我們稱三一上帝是在世界裡,並且超越這世界時,我們己給予祂第一個性格定義。三位格的上帝以一個難以名狀的無限形式,既臨在又超越於受造物。祂以其無限定義及制約每一個有限之物,並啟示父藉子及在聖靈裡與一切同在。[107]


上帝的存在、屬性與行動

上帝透過神聖的活動來展現自己,而從活動中顯現的屬性裡,上帝的本質將被認識。潘能伯格所期望的,是展示內在三一與經世三一的連結,貫通於上帝在世界的活動的概念。[108]但這活動只有在終末才能完滿及統一,呈現永恆上帝的內在三一及神聖活動的經世三一的統一。[109]


每事物的本質,是以它們各自的屬性來呈現它獨特的存在。而上帝則以祂在世上的工作所展現的能力,令我們知祂那與別不同的本質。[110]從上帝的工作開始,我們將由對本質的討論將轉為以屬性來描述上帝的工作。問題在我們如何在這眾多的描述與神聖統一牽上關係,一個本質如何存在於眾多的屬性裡。屬性到底是事物以外加上,抑或是事物本身所有的?是否事物的真實一面是潛藏於屬性背後?[111]換一個說法,問題其實是康德所理解的屬性到底是物自身,抑或只是現象。


潘能伯格認為,屬性不是外加之物,而是事物本身,屬於本質。本質藉著屬性顯明自己。當然,因著人的限制,我們是以人的觀點,將不同的屬性歸於事物上。面對著神聖本質時,我們也同樣是以有限的角度來處理。[112]


傳統上,從康德等開始,我們都是從擬人法的角度來將屬性歸於上帝。這其實是無可奈何的事,始終人類是以有限的角度來描述無限的上帝。但這藏著一個危險,如費爾巴哈所指,本質的真實是歸因於屬性;沒有屬性,則本質只是一個空洞的概念。[113]也就是說本質與屬性只存在附從的關係。然而,在傳統以第一因作為上帝概念裡,上帝與這個世界存在著因果關係。該概念源於亞里士多德區分上帝概念的實體(substance)與偶性(accidents),並由亞奎那所承襲。它將神聖關係降為偶性的狀態。上帝就是那實體,而世界就是偶性。[114]上帝讓偶性的世界有自由,使得祂與世界的關係變得疏離,成為完全超越的那位。祂與有限的事物有別,是無限永恆者,二者間存在著否定的關係。簡單來,他們認為神聖本質與世界無關,並且超越於世界。[115]


但當代對關係概念則站於實體之上,因本質被看為擁有關係結構。潘能伯格認為,從此神聖本質不再能看為與世界沒有關係的超越者,而是在內於關係中。如是本質(實體)與屬性(偶性)不可分開。[116]神聖本質不再如傳統般被視為與世界無關之物。從三位格看,父子聖靈是處於相互關係裡,並於神聖本質裡統一。而上帝亦於內在三一與經世三一的統一裡跟世界連上關係。[117]要完成這論點,我們首先要審議上帝的本質與存在,並這存在要在這世界及先於世界。潘能伯格引述神學家Cremer,指惟有透過上帝對我們有目的性的行動,我們才能認識祂。[118]他以神聖活動的概念來理解三位格與一個神聖本質之間的統一性。[119]透過上帝全然地為我們,並與我們一起團契。表明上帝愛的行動就是祂的本質,而所有屬性均啟示在祂的愛裡,因祂在愛裡向我們完全付上。[120]


上帝的精神性、知識及意欲

在討論上帝的概念時,是否要牽涉到神聖意志及行動?本質與行動或意欲,是否同一的事?早期教會並不必然將上帝想為超然、不滅的理性,這只是後來斐羅Philo從中期柏拉圖主義中努斯nous的概念給取來的。[121]

 

a.        上帝的精神性

在論從俄利根指上帝是有形體的第一因,再談到特土良等認為上帝是靈,[122]及新舊約中有關靈是像風或氣,是不可見的力量及出於上帝的能力等後,[123]潘能伯格指出有關靈是理性心靈及意識,是與第三世紀的柏拉圖學派有關。但將奴斯等觀念放進神學裡,其實是與聖經相違。[124]而黑格爾則認為三位一體裡,上帝是靈,三位格間的在相互關係中彼此建構,而世界則是在這三位格間,從神聖的愛裡溢流而成。[125]問題是我與自我意識,這樣的人為概念如何套用於三一上帝身上。現在所能理解的就是三位格間是相互給予,並予以彼此認定。[126]

 

b.        上帝的知識

我們只能以隱喻的方式來描述上帝的知識。這不代表我們對這方面無能為力或這樣的探尋沒有意義,我們仍可以從這些隱喻背後找到亮光。[127]


c.        上帝的意欲

人類的意欲會受具體環境所影響而限制,但上帝卻不受此限。現在我們是以人類有限的語語來談論上帝,上帝是不受我們的語言所限制的。尤其當上帝的意欲能馬上得到滿足,那麼它們之間便沒有分別。[128]


從上帝意欲與聖靈之間的連結,將讓我們找到探討意欲的新方向。潘能伯格認為聖靈乃創造力與生命的賜予,祂是上帝大能臨在的力場(dynamic field)。[129]場的理論(field theory),聖靈,乃神聖本質及三位一體中的第三位格。三位格並不是獨立於聖靈結連的愛,而是永恆展示及構成的一個神聖本質。祂不獨跟父與子共同生活,同時亦是一個活動的位格中心。父與子在神格上跟聖靈有別,但祂們卻又藉聖靈被綁在一起;而聖靈榮耀父與子,跟祂們有別,卻又將父與子結連起來。[130]


換一個角度,場的概念亦打開了對三一位格與神聖本質關係的新一頁。[131]三一位格不是彼此獨立,而是在聖靈的愛裡互相結連.作為父與子共有的本質,聖靈以獨特的方式存在,三一位格的上帝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團契。[132]


神聖行動的概念與屬性教義的結構

現在將要討論上帝作為靈,祂到底是如何行動的問題。一般來說,行動應有一個行動主體。但這卻不能套用於神聖本質上,因三一位格並不是一個主體。只有三位格才是神聖活動的三個主體。[133]


有關三位格行動有如下兩個方向:

1) 在行動裡,三位格的活動進入與本身不同的場境,當中的活動者就是自己與他者的關係。神聖行動結連上帝永恆存在與世界的關係。[134]加帕多加教父認為三位格在統一源頭裡以父為首,並在相互滲透裡共同工作。但這教導並不能完全迴避亞流主義對三神論的指責。[135]我們是以三位格在聖靈裡那統一的關係,來理解三位格作為行動中心的共同行動。在哪裡,三位格互相擁抱及滲透。因此,應先從三位格共同行動的關係,及神聖本質統一上來談論上帝的生命及統一。[136]


2) 行動的目的論結構(teleological structure of activity)。讓潘能伯格可以描述神聖行動是上帝的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上帝在世界的行動指向受造物的完成,同時啟示自己是世界的創造者。[137]經世三一的上帝在救贖歷史裡臨在世界,展現祂的內在生命。但這帶來上帝是否有意欲的問題,另外亦引申到時間完滿,及上帝與受造物之間是否又存在自我實現的情況。[138]神聖行動的目的論概念,這關乎經驗神聖能力對自然與歷史的影響。[139]另外,在方法與終結之間,神聖的救贖計劃,表明上帝掌管整個歷史進程,它始於耶穌基督,但惟獨在終末裡才能看清它的完滿。[140]而行動的進程早已建構,這由它的目的所決定,縱使個別地看,各行動似是偶然的,但實質上它們都是被目的所帶領。[141]


透過三一位格的相互行動,上帝的未來進入現在。如此,屬性不僅屬於三位格,也同時屬於祂們共有的神聖本質。[142]三位格就是神聖行動的主體。上帝國在這世界裡,父有絕對的王權,子則服事其中,為受造物預備,並藉聖靈與受造物一起榮耀父。這都是上帝國在終末完成的亮光下才看見。父、子及聖靈在世的工作,不獨屬於三位格,它同時代表著一位上帝。值得注意,潘能伯格為防出現一神論或次位論情況,他強調這「上帝」不是另一個概念,即不是父、子及聖靈以外的第四位格,而是表達出三位格在世界活動的團契。[143]


至於行動的目標與成功,這都上帝無關。在永恆裡,上帝臨在於所有時間及祂的行動目標中。上帝在臨在世界裡實現自己,祂的神聖本質不會變更,但祂若要展現其神聖及存在時,卻變得倚靠祂們在世的君權何時實現。[144]這行動並不會為上帝加添什麼,只是讓受造物能進入與祂的永恆團契裡。[145]在共同的行動裡,未來的上帝突進這受造物的世界。祂的屬性不獨基於三一位格,也同樣基於神聖的本質。從這些屬性裡,我們可以見到三一上帝在世界的創造、復和及終末完成乃是同一位上帝。[146]


無限的上帝

是否屬性已足夠定義、描述上帝的本質?潘能伯格認為有兩類屬性:一,基於上帝的行動;二,定義祂的主體。若說上帝是慈愛或公義等時,上帝就是主體,這些都是對主體的描述。但「這些」又是什麼意思?「這些」就是對主體的解釋,例如無限或全能等。這樣,我們就能明白上帝在行動裡的啟示,尤如明白上帝的啟示。我們只能從歸屬上帝的質素來定義神聖本質。這三一上帝是獨一的上帝,祂以其存在的屬性表達自己。這裡先從頌榮式的語言,從它的讚美上帝來認識。[147]


無限,並非一個聖經用來描述上帝的詞,但我們卻能從聖經中描述上帝諸如永恆、全能及全在等段落裡找到一些暗示。它需要聖潔作為解釋。永恆、全能及全在,則是上帝的無限在時間、能力及空間上的展現。[148]故此,能從四個屬性中啟示出無限:聖潔、永恆、全能及全在。潘能伯格表示每一個屬性均表現出內在及超越的特性。[149]所謂無限,不是沒有終結或界限,而是有限的對立面。神學來說,就是與一切有限的、過度性質的分別開來。聖潔所以能為無限作出解釋,正因為它表示與一切凡俗的有別。[150]


潘能伯格認為聖潔是與其餘三者不同,它給予無限一個神聖實有的概念,其他的則是上帝的無限在時間、能力及空間下的具體展現。由此無限的概念與聖經結連。上帝的聖潔超越一切,但它也達於世界,帶領世界進入上帝聖潔的團契中。[151]換話句話,聖潔的上帝既拒絕不潔的世界,同時亦擁抱這世界,將它帶進與上帝的團契裡。[152]


若無限只是有限的對立面,是從限制中解放出來,但仍囿於有限。真的正無限,應能超越作為有限的對立面,進入有限裡。依此觀看,上帝的聖潔就是真正的無限,它與不潔有分別,卻又進入不潔的世界中,並使世界成為聖潔。聖潔藉耶穌基督與聖靈被帶進世界。聖靈在這裡的角色同樣也是進入不潔的世界裡,將世界帶進神聖的團契裡。[153]


永恆的上帝

天與地都會廢去,惟上帝永存。時間並不能限制上帝,祂不會改變。包括過去、現在及未來,時間的總體也在上帝的眼前。[154]奧古斯丁認為時間是上帝的產物,與上帝的永恆有別。而時間是理解運動的先決條件,故在創世裡受造物於行動之前並沒有時間這回事。因此,永恆並不屬於時間的一部份。[155]


跟無限相似,永恆不是簡單地與時間相對立,而是與時間建立關係,在總體上擁抱它。[156]在未來,受造物會被更新,並參與於上帝的永恆裡。這是永恆與時間的連結,上帝與世界建立關係的地方。[157]受造物是有限的存在,受制於時間的隊列裡;永恆的上帝則不受制於時間,祂並不是在與當下有別的未來某一點。祂是永恆的,所以對祂來說,過去、將來與現在並沒有區別。在祂以外,並沒有所謂的過去與未來,這些也被祂所擁有,而不是受它所限制。過去仍然在祂面前,未來也已經在祂面前。這就是所謂的絕對未來(absolute future),完美的自由。[158]


上帝的全在與全能

由於過去、現在與未來均在上帝面前,永恆就暗示著祂的全在。不同之處在於全在表示上帝臨在於受造物所在地,祂充滿於天地之間。[159]祂雖然充滿著這世界,但卻不需要一個空間。祂的全在是連帶著祂永恆的能力與神聖臨在,連帶其對萬物的理解,既超越受造物,亦與他們同在。這仍反映著祂的真正無限。[160]


這世界就是上帝創造並讓受造物在此存活、自由發展,而上帝則臨在當中。[161]聖經讓我們看見上帝藉著聖靈臨在於受造物中,祂是生命的賜予者及護佑者。然而,問題在於,超越的上帝臨在受造物中,超越與有限如何可以相容。[162]惟有三位一體的教義才能調解超越與內在之間的統一與張力。超越的父在三位格間的關係,透過子與聖靈,已跟受造物同在。因此,這已足證三一上帝在經世救贖裡的全在是真正的無限。[163]


上帝的全能與全在及永恆關係密切。能力需要對象,故全在是全能的條件。[164]這無界限的能力,連結於上帝的創造活動,讓受造物能參與永恆裡。[165]創造主願意祂的受造物存在,在復活事件裡,祂展現其能將死人復活,顯明自己是那位創造主。復活是創造主最高的意欲制定,就是受造物的存留。[166]


創造活動的目的是讓受造物獨立存在。但這意味著它們獨立於上帝,然而,即使它們獨立遠離上帝,受造物仍未能逃離上帝的全能。當它們試圖遠離上帝,它們即進入虛無。當受造物崩壞了,創造主在創世的意圖同樣失敗。但要不表示上帝失敗了,因為,即使受造物離開上帝,祂亦能拯救它們離開虛無。父藉與祂區別的子道成肉身,進入到受造物的境地,甘受條件限制,克服受造物的獨立自處,讓它們在不影響獨立情況下,而重回關係裡。[167]


讓受造物能參與永恆裡,這是榮耀的概念concept of glorification。這關涉到愛與聖靈。[168]子與父區分,並在三一關係裡甘願臣服於父,讓父得著這王權。這亦成為受造物與創造主關係的法則。上帝全能的愛,亦藉著子成為受造物的源頭,並透過聖靈得以進入上帝關係裡得以成全。[169]如此,永恆全能的上帝,將有限的受造物帶進團契裡,使他們有份於無限。[170]


愛與三位一體

耶穌基督向世界宣告上帝的愛。然而,要討論的是到底這宣告、信息與歷史,跟耶穌本身有什麼關係。[171]值得注意的是,基督並不是在上帝的愛裡,透過祂的工作,我們知道祂本身就是愛的主體。[172]同樣要留意的是,上帝的愛已藉聖靈的工作印在我們心裡,祂本身就是那愛的主體,並與我們同在。[173]


現在的問題仍然是,神聖統一的愛與父、子及聖靈三位一體的關係到底如何。[174]據雲格爾所指,愛是一種力量,有如火一樣除了彼此點燃外,更會漫延開來。位格並不能高於愛,愛已超越位格,並賦予他們自我。這愛的能力遊走於「我」與「你」之間。在愛裡團結,彼此相互給予成為團契。[175]換一句話,愛是讓個體超越自己及建構自己的一種能力。它不獨是神聖的屬性,也是上帝的本質。這神聖的愛的統一與位格的三性之間的關係。[176]


聖經透過上帝是愛及上帝是靈兩節聲明,讓我們知道愛與靈是父、子及聖靈在一位上帝的團契裡的統一本質。聖靈就是力場、愛的力量,祂給予受造物生命,並維繫三位格的關係,也是上帝榮耀的光輝。[177]愛不會與三位格分離,它本身就是上帝的本質,是永恆的力量,穿透於父、子及聖靈的關係,在三位格團契裡建構上帝的統一性。[178]而愛就是聖靈的具體形式。[179]


這永恆的能力及神聖內在於三位格的關係裡,三一位格的團契建立祂們的統一。子與父的關係是神聖的愛的基本行動,惟透過父與子的關係,聖靈創造性的能力才能存在。[180]在父、子及聖靈的永恆相互關係裡,子宣告父的國度來臨,從而表明自己與父的區分,並受父的差遣來到地上;父亦因子的宣認,而確立其與子有別的身份。在差遣子裡,父亦將國權交給子,直待終末時子再將國權交還予父,如此,父與子的關係,亦牽涉終末國度的完成;而聖靈一方面是父與子關係裡所呈現的愛,在這具體的愛裡,亦是父與子不可分割的本質。另一方面,聖靈又是與父及子有別並一起團契的第三位格,祂榮耀子的同時,亦榮耀了父。父、子及聖靈在這我與他的關係在愛裡彼此結連,卻又彼此成為自己。而作為受造物的我們,只能從上帝從耶穌基督裡的啟示才能窺見認識。[181]


經過以上有關上帝三位格及本質與屬性的討論。潘能伯格認為他已能在一定程度上,藉三位格的相互區分及本質與屬性在上帝自身跟世界的結連,已能釐清上帝三位格與統一性之間關係,將內在三一與經世三一放在一起,避免將上帝教義淪為次位論或撒伯流主義的境況。


對潘能伯格三一論的評述

這部份將以葛倫斯對潘能伯格三一論的評語及歷衡(Letham)所提出的疑問作為本文的結束。


葛倫斯指出,潘能伯格在三一論裡最具創意的是他的向度,從三一位格的三性,進至神聖的統一性。[182]

 

從上帝論的結構看,他跟從巴特的方向,教義發展自上帝的自我啟示,而非哲學的摡念。但他則認為巴特仍主重上帝的統一性,將三位格的討論置後,故他先以啟示的終末本質作為討論的基礎,進而討論上帝的三位格。[183]所以強調三位一體中的三位格,源於在歷史中尋得神聖自我啟示。他將三位一體裡的三位格看為上帝的真實生活,[184]以神聖存在的統一性,置於三位格分有的屬性中心位置。其實,他深知這會讓人評為三神論。[185]


在討論三位格的部份,潘能伯格提出的相互自我區分作為三一論的中心點。他讚揚黑格爾重新將三位一體教義放在基督教神學的中心,並將上帝的存在與上帝在歷史裡的活動放在一起。[186]但他更新了自我區分的概念,及強調內在三一與經世三一的相互關係,他發展出對上帝三一位格本質的理解。[187]


有關上帝的本質及屬性問題,潘能伯格認為神學是頌榮式語言,它能述說永恆神聖本質裡的上帝。故上帝不是在抽象概念裡的上帝,乃是與受造物有關的上帝。頌榮式言說與上帝本質知識的結合,是完成於經世三一與內在三一的終末統一。因上帝不可能想像為與世界分離、與祂的屬性跟受造物的關係分離。故上帝在世界的活動,就是上帝在永恆裡的本質。[188]


現在我們來看看歷衡對潘能伯格三一論的題問。[189]

1.        他認為潘能伯格不以父作為原初,三位格是共同工作的。他的社群三一論展示著三神論的危險;

2.        上帝似乎真的需要受造物的存在;

3.        子的神聖有搖擺的地方。


有關第一條問題,其實潘能伯格的首要目的是重建三位格在神學的位置,並竭力避免次位論、撒伯流主義或神格惟一論,及三神論的情況。在三位格的討裡,他為免聖靈出現次位論的情況,更直言和子說的問題。在這情況下,他先以位格間的相互分區,再論述父與子在國度權柄的給予並交還,及聖靈作為力牆的概念,和三位格彼此間分享屬性裡,試圖調解位格間彼此的平衡及將三位格與上帝的統一性結合,實現經世三一與內在三一的一致。


在關於上帝需要受造物的存的第二條問題,與子的神聖有搖擺地方的第三條問題,其實可以放在一起討論。它們都關乎上帝的神聖會否因行動及與受造物相遇而改變的問題。不違言,在討論創世及道成肉身的過程裡,潘能伯格為將內在三一與經世三一結連,曾談及上帝需要這世界及子甘願將自己的神聖放下來進入世界裡。[190]當然,潘能伯格指這並不會影響到上帝或子的神聖本質,而且,他認為歷史上的任何一點,均是由上帝的未來所決定,故在他看來,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難處。但不論如何,這卻有讓上帝失去其獨特性的一面。

參考書目

原典

Pannenberg, Wolfhart.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Trans. Geoffrey W. Bromile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1.


二級資料

Allison, Gregg. Historical The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Doctrine.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11.

Grenz, Stanley J.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5.

Grenz, Stanley J. & Olson, Roger E. 20th-Century Theology:God the World in a Transitional Age. Illinois: IVP Academic, 1992.

Gonzalez, Justo L. A History of Christian Though, Vol.1.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87.

Gunton, Colin E. The Triune Creator: A Historical and Systematic Stud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11.

Karkkainen, Veli-Matti. Christian Understandings of the Trinity: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2017.

Letham, Robert. The Holy Trinity: In Scripture, History, Theology And Worship. rev. and exp. ed. Phillipsburg: P & R Publishing, 2019.

McClean, John. From the Future: Getting to Grips with Pannenberg’s Thought. Milton Keynes: Paternoster, 2013.

O’Collins, Gerald. The Tripersonal God.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4.

Whapham , Theodore James. The Unity of Theology: The Contribution of Wolfhart Pannenberg. Minieapolis: Fortress Press, 2017.

卡維里著。陳永財譯。《上帝論:全球導覽》。香港:基道,2007。



[1] Stanley J. Grenz & Roger E. Olson, 20th-Century Theology:God the World in a Transitional Age (Illinois: IVP Academic, 1992), 192.

[2] Veli-Matti Karkkainen, Christian Understandings of the Trinity: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2017), 196.

[3]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5), 48.

[4] 卡維里著,《上帝論:全球導覽》(香港:基道,2007),頁203。

[5] Theodore James Whapham, The Unity of Theology: The Contribution of Wolfhart Pannenberg (Minieapolis: Fortress Press, 2017), 151.

[6]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49.

[7] Theodore James Whapham, The Unity of Theology: The Contribution of Wolfhart Pannenberg, 151.

[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trans. Geoffrey W. Bromile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1), 300.

[9]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03.

[1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00.

[1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03-4.

[1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04.

[1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05.

[1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05.

[1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05.

[1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06.

[17] 太11:27

[18] 約8:19

[19] 太11:27

[2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08.

[2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09.

[2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09.

[2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0.

[2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1.

[2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1.

[2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1.

[2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1.

[2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2.

[29]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2.

[3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2-313.

[3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3.

[3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3.

[33]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54.

[3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3.

[3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3.

[36]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54.

[3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4.

[38] 如羅1:4、羅8:11、提3:16、林前15:44等

[39]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5.

[4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5.

[4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6.

[4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6.

[4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7.

[4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7.

[4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9.

[4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19-20.

[4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0.

[4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0.

[49]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1.

[5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1.

[5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1.

[5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2.

[5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2.

[5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2-23.

[5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3.

[5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3.

[5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4.

[5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4.

[59]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5.

[6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5.

[6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6.

[6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7.

[6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7.

[6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7.

[6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7-328.

[6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8.

[6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8.

[6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8.

[69]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9.

[7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9.

[7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9.

[7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30.

[7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31.

[7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32.

[7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32.

[7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32.

[7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33.

[7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34.

[79]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34.

[8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35.

[8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38.

[8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39.

[8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39.

[8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40.

[8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41.

[8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43.

[8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44.

[8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46.

[89]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1.

[90]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1.

[9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47.

[9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48.

[9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49.

[9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50.

[9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51.

[9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54.

[9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55-6.

[98]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2.

[99]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3.

[100]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3.

[10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56.

[10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56.

[10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57.

[104]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3.

[10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58.

[10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58.

[10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59.

[108]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3.

[109]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4.

[11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59.

[11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60.

[11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60.

[11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62.

[114]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4.

[11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65.

[116]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4.

[11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67.

[11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68.

[119]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4.

[12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69.

[12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71.

[12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72.

[12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73.

[12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74.

[12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76-7.

[12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77.

[12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79.

[12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0.

[129]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2.

[130]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6.

[13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3.

[13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4.

[13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4.

[134]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7.

[13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5.

[13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5.

[137]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7.

[13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6.

[139]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6.

[14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7.

[14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7.

[142]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8.

[14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9.

[14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90.

[14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89.

[14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91.

[14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91.

[14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97.

[149]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9.

[15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97.

[151]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69.

[15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99.

[15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00.

[15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01.

[15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04.

[15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08.

[15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09.

[15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10.

[159]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11.

[16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11-2.

[16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13.

[16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14-5.

[16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15.

[16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15.

[165]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71.

[166]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17.

[16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20.

[168]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71.

[169]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21.

[17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22.

[17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22.

[172]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23.

[173]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24.

[174]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25.

[175]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26-7.

[176]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72.

[177]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27-8.

[178]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28.

[179]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72.

[180]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72.

[181]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428-303.

[182]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76.

[183]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77.

[184]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78.

[185]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77.

[186]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79.

[187]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80.

[188] Stanley J. Grenz, Reason for Hope: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Wolfhart Pannenberg, 84.

[189] Robert Letham, The Holy Trinity: In Scripture, History, Theology And Worship. rev. and exp. ed. (Phillipsburg: P & R Publishing, 2019), 400.

[190] Wolfhart Pannenberg,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1, 329.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