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un
chrisun

老師一名、畢業論文仍在寫,寫了兩三年仍在寫 閒時喜愛閱讀、聽音樂、看電影 亦喜愛投資 但說到底還是是宅男一名

Contours of Old Testament Theology書評

作者:Bernhard W. Anderson

研究方法

本書作者從正典舊約出發,藉著神與以色列人三個重要的約為軌道,以共時性的歷史角度,附以歷時性的歷史考慮來展開舊約神學的內容.


作者先對舊約的獨立性及與新約的關係作一討論,並認為應從正典舊約聖經的經卷次序-五經、先知書、聖卷-的歷史性來探究舊約神學。


及後略述近代這學科研究的方向及面對的問題。他介紹了兩個重要的舊約神學理論:1)Eichrodt約的神學;2)Gerhard von Rad說故事的神學。作者指出Eichrodt的理論是共時性的,以約為舊約聖經的中心,認為它遍佈了神與以色列人關係的歷史及舊約之中。但這理論的缺點是,舊約聖經並不只存在有一個主要內容。約並未能完全解釋了舊約聖經的所有經卷(尤指智慧書)。與此同時另一學者von Rad提出了一個歷時性的看法,認為早期以色列人對信仰宣認是不斷地重新演釋,每一個時代便會對神與他們的關係有不同的體會。亦可說von Rad認為舊約中並沒有一個明顯的主題,它是由多個不同的內容所組合成的經典。


此外作者亦表示讚同Brueggemann藉以色列有關神的拯救力量、神對秩序的照管,這些歷時性討論及Childs以現存的聖經最後形式為討論藍本的正典分析進路是研究舊約神學的較佳方法。


及後作者認為在舊約中很多不同的題材被壓縮成為一個單一的主題,而人亦多從自己的角度去看過往的所發生的事。我們應該由舊約自己說話,讓它引領讀者/學者進入舊約的世界裡,認識了解它。


作者以正典舊約中三個約:亞伯拉罕的約、摩西的約、大衛的約,用歷史漸進方式作為組織框架以整合全本聖經的內容。後作者更進一步談及三約之間的關係。


三約的關係

作者認為這些約之間不是相互分離。相反是彼此相關,而且彼此互動。摩西之約是被包括在亞伯拉罕之約內,可以說,亞伯拉罕之約的人的責任之延伸或更詳細的解釋;大衛的約與亞伯拉罕的約均為永約,是神對國度及後代的應許;神與大衛所立無條件的約,被摩西之約中的‘若’所修訂著,這亦可以解釋為何以色列民會破國,但神的應許卻不會被毁。


然而,約並不能完全蓋括舊約中所有內容,順著歷史看,作者發現除了以上三個重要的約以外,舊約內容還有兩個不同的進路:從摩西五經至智慧書;從預言到啟示。


他認為經歷被擄後,以色列人想到為何以神會容讓這事發生,是神離開了嗎?他們一方面依據律法行事時,亦開始從聖經及生活上追尋人生的態度及神人的關係。約伯記/傳道書正是這一類的作品。而智慧文學亦從原初由王室提倡轉而成為以色列人中的一個文學運動。


在預言方面,以色列人在等待中亦似乎看不到神對他們的應許何時實現。在這情況下,先知的預言便漸漸將視角從現況或不久將來中轉至永恒的國度。一個大衛的子孫、末後的審判及永遠永贖的啟示中!第二及第三以賽亞書/約珥書/撒加利亞書/但以理書正是這一類著作。


最後作者認為舊約及新約是連貫著的,它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見証了耶穌基督,表明耶穌正是那位應許到來的王及神與人同在的証明。


作者用希伯來文正典的篇排,利用當中的歷史篇次,以共時的觀點引証三大約為舊約中的重點,將五經、前先知書、大部份後先知書、詩篇及歷代志的內容組織起來;與此同時,他亦附以歷時性的角度,將從五經至智慧書及預言至啟示之間的演變表達出來。這樣,以主題式(約)附以歷史式(五經對智慧書/預言對啟示)的角度,已將絕大多數舊約經卷已經在這架構下被整合在一起,亦可以說,作者嘗試將Eichrodt及vod Rad兩位大師的共時性及歷時性併合起來。


雖然如此,但本書亦有其不足的地方。


在處理智慧書上,作者同樣地面對前輩學者的問題--智慧書在舊約中的地位[1]。本書討論智慧書的篇章約為26頁,只佔全書342頁(除去附錄)的7.6%。與其他部份相比-即或預言至啟示-份量變得相對較少。在短少的篇章裡作者沒有明確的提出証明以色列人在被擄及回歸後五經至智慧書的各階段變化及為何會必然這時出現這情況。尤其約伯記這本被不少人認為是最早之一的經卷,我們是否可以單單將它放在被擄及回歸後的角度看?一直以來學者只能按不同理論和間接的資料對智慧文學作出寫作時間的臆測,它的成書日期不一定能幫助我們肯定經文的真正意義。況且智慧文學中有很多主題也是世上任何國度任何時代也會有人發出的,譬如:生死、富貴、愛情、家庭、苦難、友情、權力、抉擇、工作態度、道德等,這些只是人存於世上,對天地及人生的基本疑問而已。近東的埃及、巴比倫等地均有很多在內容及格式類似的智慧文學作品出垷。智慧書的內容,相信在被擄及回歸的時代前,已經有很多智者甚至平民問及,甚至將來也會題問。後人對智慧書的編輯,是否一定代表了當代歷史的反應?這些需要一定是被擄及回歸後才出現嗎?縱或在太平盛世,人心的空白及迷失,不亦可以在各類文學作品或藝術品中尋著嗎?


另一方面,智慧書中明顯的創造觀,及神主權的問題,也是普遍遇見的事。不一定要在以色列國破滅才被智者提出。可以說在智慧書的問題上,作者仍被困在自己所定下有關約作為組織舊約架構的這一大網裡。


此外,作者一方面避重就輕地淺述智慧書,但另一方面卻用了約42頁、12%的篇章來說及神的神性。這樣未免有喧賓奪主的感覺,況且當中的內容只是一般的陳述,實在沒有多大的重要描述必要。即或這點與神跟以色列人立約關係及表明神是那位守約的神,也用不著如此,因為此書的對像想必對此有一定認知。輕輕帶過這話題,其實會使本書的脈絡更形清晰,讀來更為順暢。


雖然本書有以上不足的地方,但作者在舊約神學研究方面的這一真嘗試,實為日後研究開出多一個方向。瑕不掩瑜,本書實是一本具啟發性的著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