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hua
suhua

音乐迷

海外(二):美政府改变病毒检测策略、新加坡血清检测和分诊制、信息透明

一、美国

2月初:@野马少女陆小雨

虽然我真的很讨厌“带节奏”这个词,但今天早上看到“#美疾控中心停止公布各州确诊数。

其实,美国CDC官网上一直仍在实时更新全美的确诊人数,而且也明确说了:

只是不公开各州全部做病毒检测的人数和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数。

因为各州有了自己做监测的权限,这个监测数量可能会非常庞大。CDC统计的全部人数可能会不准确。

结果被断章取义成了“#美疾控中心停止公布各州确诊数#”。我也是醉了。

CDC为什么会这么做?

其实从上周29号开始,美国很多媒体就在公开批评CDC和FDA双重的病毒检测审核程序过于复杂,拖慢了各州的检测进度。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联邦政府原本提供的试剂盒更复杂,可以检测识别一系列相似的病毒。

2月第一周开始,美国FDA和CDC发往各州实验室检测的几百个病毒试剂盒,虽然准确识别出来了这次的新冠病毒,但是数量还不够。其次,在少数几个实验室检测中,标注了一些无害样品中的其他病毒。

所以很多媒体担心,这如果FDA和CDC的试剂盒不够多,过于严格的审核程序,出结果可能需要几天时间,可能会耽搁下一步各州应对疫情爆发的进度。比如美国第一例新冠患者,他所在医院2月19号就跟CDC申请检查,23号CDC才做了测试,阳性结果26号才公布。

这不就是一个多月以来我们每天看到的新闻吗?无数人在医院排队,排队等不到检测,无法确诊,没有床位,最后在家活活等死……

只不过人家的媒体实时监督,一周就可以敦促CDC和联邦政府迅速改变策略。

现在美国放开私人实验室、机构和学术中心参与检测。到本周末,预计可以实现百万级的检测。

所以,到时候各州去做检测的人数肯定会暴涨,能帮助各州更快地监测到疫情的真实情况。

这明明是好事啊。怎么到国内媒体口中,就变成了“CDC不作为”、“美国不公开病例数据”了呢?

其实还有个更搞笑的事情。上周CNN报道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美国第一例感染途径不明的新冠患者,结果被翻译成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认第一个新冠病毒起源于美国 ”。

但凡学一点初中英语,都能识别出翻译的错误。

但就是有些人喜欢别有用心地翻译,真的挺没劲儿的。

参考资料:

1.CDC, FDA Move to Expand and Expedite Coronavirus Testing

Coronavirus cases of unknown origin found in California, Washington and Oregon

2.Key Missteps at the CDC Have Set Back Its Ability to Detect the Potential Spread of Coronavirus

3.As Coronavirus Numbers Rise, C.DC. Testing Comes Under Fire

二、意大利

1、意大利65岁以上人口占比20%,中国这个数字是10%,意大利的老龄化非常严重,所以死亡数字很吓人

2、20200308,毯子-SerieA:

#意大利疫情#

在封城封区的消息基本板上钉钉的时候,部分米兰市民已经开始逃离。希望趁着今晚,逃到最近的“安全区”,比如瑞士,西边的诺瓦拉和都灵,开车一小时内即可抵达。

武汉的剧情欧洲版,正式开始上演。

三、新加坡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张玉蛟教授: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提高检测能力,减少未知的恐慌。

隔离期间严格管控,利用法律作后盾。

不惜代价,尽一切努力维持医疗资源的平稳运行。

以循证为基础,追踪每一起病例的流行病学史,并且做到信息透明。

02 提高检测能力。

新加坡研究并发表了全球首个新冠病毒血清检测方法,成功追踪了一起社区感染,在此前一直无法形成闭环的病例之间建立起联系。

目前全球,新冠病毒检测仍然普遍使用核酸PCR检测的方法。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当病毒仍然存在于人体时,才会给出阳性结果。也就是说,核酸检测无法识别那些曾经感染但已经自愈的病人。但病毒抗体会通过血液在体内保留一段时间,这就给了科学家启发。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最先研究出血清检测方法。

该高校的病毒学家安德森说:“这是全世界第一次在病毒溯源的背景下,使用血清来追踪接触者” 。

意大利在一个周末就暴增几百起确诊病例,并且后来的欧洲数国甚至南美洲都出现意大利的输入病例。如果意大利能够使用血清检测方法追踪到最开始的病人,甚至是“零号病人”,对接下来的全球抗疫都具有关键意义。

2月18日,新加坡政府实施居家隔离令(Stay-Home Notice),对于在新加坡工作或读书的外国人,如果在过去14天内曾访问中国内地,对其实施居家隔离令,强制在家隔离14天,违者将受到惩罚。

但偏偏就有一名45岁的中国男子,蓄意违反居家隔离规定,在移民局官员上门检查时逃离家中,甚至想要坐飞机离开新加坡。

根据新加坡《传染病法》,该男子已被剥夺新加坡的永久居留权,且有可能最高被罚款10000新元(约5万人民币),监禁6个月。

非常狠。

该名男子并没有隐瞒自己的行踪,也没有确切证据证明他感染了其他人,仅是因为不呆在家好好隔离,新加坡的大门,就对他关上了。

04 避免挤兑医疗资源。

像新加坡这种几乎没有口罩产能的国家,如果政府呼吁戴口罩,既会造成资源的极端紧缺,又会引发民众在街头排队戴口罩,造成交叉感染,最后反而让最需要口罩和防护设备的医护人员,没有了口罩。

前线要是倒下了,还怎么救治病人?

实际上,这些在日韩都发生了。新加坡政府在1月底就免费向每户家庭发放4只口罩,然后2月初就上线了预约口罩的政府官网。并在官网解答大家对于口罩问题的疑惑。

于是,新加坡政府劝说民众不要人人戴口罩,而是执行如下的政策:

如果你咳嗽和打喷嚏,带普通医用口罩;

N95口罩留给医护人员,普通人不要戴;

健康人不需要带口罩;

保持个人卫生和常洗手,这些都优于戴口罩。

政府付出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保证一线的医疗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到稀缺的防护资源。因为当年的SARS,新加坡也是中国境外最严重的地区,而且一样集中在医院内部感染。维持医疗资源的正常运转,还包括精妙的分诊制。

在新加坡,医疗体系是从低到高逐步上升的,不同级别的医生或者医疗机构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初级保健就是通过家庭全科医生(family GP)和私人诊所提供的。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全国大约有1700个GP诊所,可以满足80%的基本医疗需求,包括门诊、母婴、接种、体检和制药等。

从2020年起,每个居民区还设立了社区医院(CHC),可为难以前往综合性医院就诊的老年人们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从2020年2月17日起,新加坡卫生部还激活了超过800间公共卫生防备诊所(PHPC),类似中国的发热门诊,专门为患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患者提供治疗,并且统一价格为10新元,老人则是5新元。

人口是新加坡两倍的武汉,仅有61间发热门诊。如果一名新加坡人在当下出现发烧和咳嗽等症状,去到发热门诊就可以进行分流,高度怀疑是新冠肺炎的,直接转诊到综合医院,如果只是普通流感,直接开药就是了。

严格的分诊制,既提高了就诊的效率,也扩大了病人获取医疗资源的概率,还在第一步就减轻了大型综合医院的负担。

而因为有家庭医生的存在,也大大降低了居民面对身体不适的恐慌感。要不然跑去三甲医院挤一挤,就交叉感染了。

05 最后一点,是以循证为基础,尽全力追踪每一个病例,并及时发布。

这是每一个政府在疫情当前最应该做到的事情,也是世卫组织最赞赏新加坡的地方。

1月23日,新加坡确诊首起新冠肺炎病例,是一名66岁的武汉游客。

1月27日,新加坡卫生部宣布实施强制休假计划(Leave of Absence),强制要求雇主对从中国来的员工实施14天强制休假,由政府给予企业补贴。

随后确诊数开始逐日上升,直到2月4日出现首起本地病例。这个本地患者是中国保健产品商店永泰行的员工。而这间商店的员工及其家人都被一个中国旅行团中的病人感染。因此,这里成为了新加坡第一个爆发新冠疫情的本地集群。

在新加坡政府的官网上,可以轻松地查到已经确诊病例的基本身体信息,和他们确诊之前的行踪。

当地媒体例如海峡时报,也可以利用公开的资料,制作出一些可视化的图表或者应用,把这些重要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

另外,正因为完全公开的信息,当新加坡君悦酒店因为一场1月份的会议而成为第二个爆发点时,英国政府马上就能确认,一起本地病例来源于此,因为该病人坦白了自己家人参加过这场会议。

正因为新加坡目前对病例流行病学史的密切追踪,政府和民众都清楚,主要病例来源有这么几个,一是来自中国的输入型案例,二是本地的神召会恩典堂、基督生命教会、永泰行、实里达工地、君悦大酒店等集中爆发点。

新冠肺炎和流感最大的区别,是新冠病毒的传播力极强。如果没有任何的防控措施,只要极少的几个爆发点,病毒感染数就足以呈现指数级增长。而流感的威力是建立在多处爆发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只要像新加坡这样,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掌握了新冠病毒的集中爆发点,就能明显地降低感染概率。

相比病毒,未知的恐慌会引发更大的社会冲突,而尽全力的追踪和及时、全面的信息披露,就是解决恐慌情绪的最好办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