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弱者“残忍”(失职)行为的批判(女性、老人)
1、有一次,一位老妇突然从天桥的行人中脱离,坐在台阶上不动了。她显然跟谁赌气,表示不干了。我试着把她扶起来,她象山一样不动。我试着找到她的同伴并求助。有一位看似认识她的女子应我所求,劝她,把她劝扶了起来。细想来,那也是个跟我一样不认识她的人。只不过,那名女子也跟我一样立刻明白了老妇是在怄气中。
这名老妇跟我、那名女子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和那名女子,做了“不必要”的事情。不会得到任何奖赏。
2、日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回忆童年时说,母亲有好几次差点把孩子带死(照顾不周)。如果他死了,甚至残废了,很可能世上就少一位天才作家。不过他并不埋怨。他认为母亲并非故意,只是性格粗忽。
3、在社交平台上,有人说到一位山中村妇,让两个女儿(幼童)爬两座山背负礼物去见外婆,无大人陪同。他认为这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漠视小孩(可能想虐待、遗弃孩子)的行为。
这显然是城里人的角度。想想看,欧美人一向标榜让孩子独立,但实际上一定要有父母接送未成年孩子来回学校,即使孩子长得高壮,还担心孩子遇到坏人或被犯罪什么的。
4、有人讲在交通要道的见闻,有个农村人不会买票,折腾了半天自助系统,所有人等得烦,直到有个人上前去,迅速帮他搞定买票事宜。虽然那名农村人耽误了所有人的时间,但主动帮助农村人的十分少见,他们都冷漠地等着“天使乘客”来做这件事。他们都不想当天使。
回到前头,如果跟那名坐在台阶上阻碍交通的老妇说理,那名老妇可能会把所有让自己“不顺心”的人骂上一遍。
异常行为可能是一种求救信号。尤其是那名把孩子打发去送礼的母亲,她很可能只是想让人关注她那天为什么不开心。而不是如人们所想的,她平时一定把孩子当作泄愤工具。
如果我们把所有有异常行为的人都当作不可纠正的,具有恶意的,那就什么都不用做了,直接放弃那个有异常行为的人。把他们当作坏人。坏人就得象病毒一样“杀死”或监禁。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崩溃(坏掉)的时候。虽然他们的崩溃看起来不怎么优雅、高尚、美丽、无辜。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