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hua
suhua

音乐迷

“只要会动的,不放过”、日本地震的消息、东史郎、美军方呈上的报告经夸大后促迫投原子弹的议案

1969-1970尼克松密令炸柬埔寨。录音上有他对基辛格下的命令。“只要会动的,不放过”。美国参议院在1973年才查出这事。

  2011年日本地震,我国内某课堂上,学生们为之欢呼。老师诧异,一学生解释说:我家族里的人,在日军轰炸中死了四人。他是武汉某地的学生。对于受害者的家族来说,是活生生的记忆。

  对受害者而言,肯定是希望飞机上的飞行员和下命令的人血偿。但因为个人力量达不到,只能祈祷上天。也只能将仇恨贴在一个庞大的民族标签上。于是当这个民族受灾了,就认为上天在冥冥中回应了自己渺茫的期待。

  这就是仇恨的集体记忆。受害者并不容易遗忘。伤口并不容易修复。

  但即使如此,真正要一个受害家族的后人,对敌人的后人按下报复按钮并不容易。因为忘记盲目的仇恨,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自然的选择。

  我要说的是,如果一个中国人选择要所有侵华的日兵被毁灭,即使自己身背血海深仇,也是不应当的。如果你动手,就不会有东史郎生存的机会。东史郎以自己的赎罪证明了自己的伟大。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日兵也是有良知的。例如有老兵结伴回到中国谢罪。

  对于杀人犯,你要给他改过的机会。一是使他不再杀人,二是使他真心悔过。

  例如,有些连续杀手,如果他将秘密带入坟墓,那么他将受害人埋于何处,其家属永远找不到。或者,有些人没死,只是失踪失忆了,家属就可以心怀希望,继续寻找。

  1、就算一个杀人狂只是畏于法律而停止杀人,这对社会安全也是必要的。

  2、让他丧失攻击力就可以了,不必杀掉他。

  3、有的人在行恶时已埋下了悔罪的伏笔。东史郎的记忆,是因为他当时是有强烈感情和感觉的人,他在行恶时,会有清晰的瞬间印象。如相机拍下来一样。这些感觉令他发觉自己不是机器,不能麻木心灵。因为当时记住了,才能向世人复述。当然有更多的日兵只在乎自己的生死,杀人时只将对方当作一个竞争者或“目标”。

  也有杀人狂是享受行凶快感的,记得清楚,是为了一再回味那种高潮。但杀人狂与悔罪者一定会有清晰的分界线。不能假定所有记得细节的都是杀人狂,而不是那个受良心煎熬的人。举个例子,悔罪者会因战场上的记忆而恶梦连连或无法入睡,而杀人狂可能收集被害者的各种“标志物”,陈列它们(控制感),“自豪”地(甜美地)入睡。

  日兵东史郎记录自己在1937年8月至1939年8月间,随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20联队入侵中国华中地区,写了《东史郎日记》。他应征时25岁。他在一九八七年公布了自己的战时日记,并在日本各地集会上发表揭露战争真相的演讲。2004年4月,已经92岁高龄的东史郎再一次来到南京。

  美国投原子弹时,美军方呈上的报告是美军可能付出40万人死的代价,而总统将其夸大三四倍,得到了“投原子弹”这一议案的赞成票。

  1970年3月18日,亲美的柬埔寨右翼势力朗诺、施里玛达等趁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在华访问期间发动政*,建立高棉共和国,西哈努克被迫流亡中国,结束17年对柬埔寨的统治。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