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贫乳到无乳的审美
奥黛丽.赫本是美女,以前有小说形容她“象男孩一样平的胸部”是魅力之一,当人们赞她气质优雅时,没人提“没有胸部”的缺憾。洋人一度流行做缩胸手术,女人想要有少女刚发育时的胸部,因为男人不再觉得大胸吸引人。反而觉得胸部象雏鸟的女子,代表了单纯与活力。
10年前,有人说贫乳即正义。
贫乳才是正确,值得赞美的。
在跨性别议题中,有人说应该对变性手术开放包容,但世事往往不这么简单,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什么都可以自己承担,做变性手术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有些医生为天朝女做了变性手术后,病人后悔,去看心理医生,原来她们想改变的不是性别,而是身为女性所面对的困境,变性以后,她们的困难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
她们意识到,女人即使是弱者身份,这个身份仍然给她以适当的庇护,而男人这个群体对于“做变性手术的女人混进来”是相当苛刻的,而女人也拒绝接受“不想做女人的人”。
做了变性就能逃避女人标签带来的麻烦?不可以。
有位博主做了去乳手术,并不是有同志倾向。她只是姑且去掉胸部带来的性别标签而已。很多人以为变性必然是一个有实用性的选择,但也可以是一个安慰性的选择。世上的主要性别是男与女,假如都不喜欢,怎么办呢?虽然男人很少生来就厌恶自己“竟然是一个男人”,因为男人知道家里干家务的,往往是女人,至少他们占这一点便宜。
即使不知未来应该努力些什么,但至少可以选择“去掉胸部”。对女人来说去掉胸部有很多好处,例如胸部过大的,会给肩颈带来负担,选购衣服也困难,相应的得花更多钱与时间(男人的审美都是女高中生模特)。
去掉胸部当然也有很多坏处。例如必须要动手术才可去掉胸部。手术可能带来创伤。可是,做人最大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身体的,而是内心的。比起精神伤害,女人所受过的肉体折磨实在不算得啥。
《等待戈多》的作者笔下的主题,往往是穷人不但在物质上贫乏,而且精神上受到强者的各种凌辱。类似的凌辱不但在戏剧中,在现实中也多见。
如果只要去掉胸部,就能感觉好一些,何乐而不为呢。假如做不到男女平权,至少可以在幻想中,否认自己是那个“失败者”(虽然说失败也是不当的修辞,正确来说,应该是“被辜负”、被欺瞒、被强加)。
植物也有拟态,拟态为动物。女人拟为男人,有何不可。但与此同时,男人拟为女人的可能性,也无法避免。世上本来就没有独供你行走的路。也没有一个人解脱的办法。因为性别而带来的困境,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突破的,只能假装突破。
Comment…